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原秘书、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因受贿、贪污罪于2003年10月9日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也许是李真的有所醒悟,也许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缘故,李真倒是讲了一些“真话”。 “错误地认为有了大权就有了一切。”李真对权的作用“认识”可谓深刻。他曾说过,拿1000万元钱,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3年10月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唐山对李真受贿、贪污一案公开宣判,依法裁定驳回李真上诉,维持一审对李真的死刑判决。2002年8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李真在担任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和副主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和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原秘书、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因受贿、贪污罪于2003年10月9日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也许是李真的有所醒悟,也许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缘故,李真倒是讲了一些“真话”。  相似文献   

4.
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被人称为“河北第一秘书”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32岁就走上了正厅领导岗位,并被列为国家税务总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后备干部。然而,这位政坛上耀眼的新星依仗其特殊的背景。大肆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最终被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查处。2003年8月9日.中央纪委以程维高对此负有重要责任等原因,决定开除程维高的党籍,撤销其正省级职级待遇。11月13日。李真在河北省唐山市被执行死刑。“河北第一秘书”李真案的侦破.倾注了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李真案专案组同志们的大量心血。当然作者在完成文章“河北第一秘书”过程中.始终对主要涉案人员和主要办案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也使文章真实、可信。李真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是如何侦查的呢?作者亲历此案,以丰富、详尽的第一手材料,和高级检察官的职业素养在国内独家生动、深刻地记录了这场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决战。本刊编前会经过反复斟酌对这类作品比较选择,最后决定编发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级检察官刘天明同志撰写的该文。这是一篇围绕办案说检察,展示司法新境界的文章例子,相信文章能带给广大检察官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决胜石门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特大经济罪案侦破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鸣 《检察风云》2002,(24):12-16
大案惊天 2000年2月29日深夜,首都北京。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的办公大院里悄然驶出两辆轿车,向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疾速驶去。车上坐着中纪委六室的一位负责人和他的几名助手,几个小时前他们从中纪委领导那里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对河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真执行“双规”。 这是一个秘密进行了近6年之久的艰苦工作的结果。李真原是张家口市油漆厂的一名普通干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工于心计的他从普通干部完成了到正厅级领导的攀升,是河北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  相似文献   

6.
2000年3月6日清晨,薄雾朦朦。这天是星期一,陆陆续续来上班的人们发现,邯郸市国税局办公楼的玻璃门前,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花圈,上挂两条挽联,挽联上写着:“许建恩罪该万死!”“许建恩永垂不朽!”路人惊诧:这些花圈送得奇怪。知情人更是莫名其妙,国税局长许建恩不是还活着吗?一时间议论纷纷,人们疑问:国税局长缘何被群众生葬霸道局长,恶行必有恶报在古城邯郸,许建恩可谓是大名鼎鼎。原因之一,是他有个响当当、硬梆梆的靠山——原省委领导秘书、后任省国税局局长的李真。李真在省国税系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许建恩有李…  相似文献   

7.
近读一则报道很让人气愤。主人公并不新鲜,他就是号称“河北第一秘”的李真,但故事却是新鲜“出炉”,独家披露的。李真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每天往桥东区的省国税局上班时,他乘坐的轿车不管红灯绿灯都“勇往直前”。老警察看见李真的车,谁也不敢拦。一次,有个新警察刚上班,不知闯红灯的车是李真开的,命他停车后上前去收缴他的驾驶本。李真把车窗玻璃摇下后,恼怒地向这个警察吐了一口唾沫,然后扬长而去。这小子,以前只知道他贪,没想到他还这么霸道,这么蛮横!看了这则报道,忍不住为那位“吃口水”的警察鸣不平,明明是按章办事,公正执行公务,却…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就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大肆收受贿赂、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等问题的案件发出通报,要求必须加强对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中央纪委决定给予李真开除党籍处分,国家税务总局决定给予李真开除公职处分,检察机关已将李真依法逮捕。李真,1962年5月出生,1998年4月任河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在担任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副主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868万余元,以及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相似文献   

9.
阿成  韦娟 《政府法制》2006,(23):46-48
2006年6月22日,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因涉嫌经济受贿、严重失职和生活腐化“三宗罪”而被中纪委“双规”,9月12日被罢免人大代表职务。这位风流贪官招供出他的艳事充满了传奇色彩:风情万种的千万富姐对他慷慨献身后,进而将表妹赠送给高官做二奶,还四处挑选美女“争春”,并引进“洋妞”伺候何大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情场博弈,富姐一系列的大手笔不仅成功地“控股”了副省长,而且用玄奥的“爱情理论”掳走了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案例简报     
本刊讯:8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衡水市等地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吴庆五等经济犯罪案,分别做出一审判决。李真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吴庆五等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法庭经审理查明,李真在担任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副主任、省国税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他人的请托,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接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76万余元、美元16万余元。李真还伙同他人共同侵吞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河北省办事处资金及秦皇岛中兴电子有限公司、尼…  相似文献   

11.
李真作为一个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如果以身说法,倒也不失为一个难得的反面教员。怪的是,这个李真,却还是以年轻有为自许,竟然显出一副忧党忧国的赤子情怀,仿佛是在监狱里还忧思劳心。似乎为了党的健康纯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他是“死而后已”。 不愧是当过“第一秘”的,写文章自是情真意切,我们现在看到的他给专案组的“反腐建议书”,言辞就颇有行云流水般的潇洒和情动于中的恳切。当然,对这个曾经是台上反腐败慷慨激昂,台下搞腐败丧心病狂的“两面人”,对他的“反腐建议”,也必须多留一个心眼,要从他的字里行间,看透其真实意图。 因为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30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重头新闻播发了由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查办的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党组书记李真等人特大经济犯罪案件得到审理的新闻消息。李真32岁时就成了河北省最年轻的厅级领导干部,是河北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李真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是如何得到查办的呢?其主要犯罪内幕是什么?请看——  相似文献   

13.
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进行立案调查.至此,传扬已一年的“秘书五人组”终于真相大白.他们是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的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华林、四川省委原常委郭永祥、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已经失去联系的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定成和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  相似文献   

14.
和许许多多的贪官一样,李真对金钱的追逐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随着职务的升迁,这种欲望越来越加强烈,伴之而来的是不择手段的摄取,从他就任省委办公厅秘书到被双规时的7年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共收取贿赂680余万元,美元17万元、港币1万元,合伙贪污公款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7月23日至8月1日在河北省涿州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公文处理工作座谈会,继而举办了培训班。 祝铭山副院长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这是建国以来人民法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法院公文处理工作会议。公文处理工作是秘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几  相似文献   

16.
特大经济罪犯李真在被捕受审期间,致信专案组,建议用“非常之举”进行反腐斗争,实行“宽严并举”,给交待彻底的腐败官员一次机会。(2003年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17.
综合信息     
查办李真丛福奎等案总结表彰会在石家庄举行本刊讯(记者玄洪云)10月12日,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市召开大会,总结查办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等案件工作,表彰在查办案件中表现突出的33个先进集体和395名先进个人。中央纪委副书记刘丽英、河北省委书记王旭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钮茂生主持。刘丽英指出,李真、丛福奎等案件的查办,是河北省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此案的查办,在河北省和全国税务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得…  相似文献   

18.
高原 《检察风云》2004,(13):8-11
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已于2003年6月13日被判处死缓.河北这地面也算是与贪官有缘.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案,到现在的丛福奎、李真、程维高,可谓一茬接着一茬.特别是在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案发后,舆论界的风头似乎就盖过了丛福奎这个副省长.然而,丛福奎腐败案还是有它的神秘之处.因为,其作案手段之狡猾、对佛教之迷恋、对女"大师"之情深,的确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9日,唐山,秋高气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身陷囹圄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来说,可是非同寻常的一天。2002年8月30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他受贿、贪污一案做出了一审判决,认定他受贿人民币676万元、美元16万余元,伙同他人共同贪污2967万余元,以受贿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为此他提起了上诉。从那时起,他就在等待一个最终的结果。这天上午,结果出来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李真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处其死刑的判决。这意味着,一旦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核准,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年仅41岁而且健康的他听到判决,双腿抖了一抖,开始为自己的生命倒计时……一位32岁升任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35岁晋升为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曾踌躇满志,幻想“成为一任封疆大吏或政府阁员”的年轻人,如何走上这样一条万劫不复的毁灭之路?他又是如何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参与查处此案的办案人员,查阅了有关李真案的大部分案卷,并于2002年7月11日在天津蓟县看守所采访了李真本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走过的一条机遇多于努力,投机多于奋斗,索取多于奉献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不贪为宝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