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刑法》没有对军人概念进行界定,理论和实务对军人范围有不同理解。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为例,通过对冒充军人行为法律界定探析,边消警部队人员和军队离退休人员不应列入军人范畴,军队文职人员、军队非现役公勤人员、军队在编职工应纳入军人范畴。  相似文献   

2.
3.
修订刑法规定了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私放的对象也由1979年刑法规定的“罪犯”相应地修改为“在押人员”。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界定刑法第四百条规定的“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以下简称在押人员),认识不一,影响到对该类案件的准确惩处。  对“在押人员”如何界定,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监管说”。即“在押人员”指被法院判处自由刑的罪犯,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管改造场所执行刑罚,接受教育和改造的犯人,包括在押解途中的犯人。否则,就不能认定为“在押人员”。其…  相似文献   

4.
颂词 《法治与社会》2011,(12):29-29
一是依法界定。新修订的选举法规定的“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和“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等法律规定。是界定“基层代表”的最好法律依据。只要是在这些原则下严格按程序进行选举,并确定为选区选民所认可,就可以认定为“基层代表”。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中有关商业秘密概念界定的内容,这种立法调整虽预留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适用空间,却存在保护客体范围模糊的弊端。从结果犯到情节犯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刑法意义上的商业秘密重在强调经营者对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合理期待;美国和日本两国在界定商业秘密时,争议多为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内涵。因此,司法实践中应当基于“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对商业秘密进行主客观统一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以及现实背景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应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时 ,应把握其从事公务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刑法中的精神病人问题包括作为刑事加害人的精神病人和作为刑事被害人的精神病人问题两个重要方面。其中重要的是精神病人作为刑事加害人责任判断问题和作为被害人精神病人的同意问题。刑法中关于精神病的界定、精神病人犯罪预防和保护制度的构建设计,对作为刑事加害人的精神病人责任、被害人的精神病人权利保护,对预防精神病人犯罪、保护精神病人的人身和权利,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的精神病人及其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第18条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关于刑法中精神病的含义、刑法单独规定问歇性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认定。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做法。这种现状无疑直接影响了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正确认定和处理.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杰 《行政与法》2003,(6):48-50
行政执法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就是行政执法人员。理论上对行政执法少有明确、具体解释,对“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法学和刑法理论上均存在不同认识。如何准确界定它的范围,直接影响对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涉及财产性数额可归纳为空白型数额、模糊型数额及确定型数额三种,如此立法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刑法关于财产性数额的立法规定应予完善,并应遵循平等性、比率性、对应性和区域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刑法中黑社会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治罪前提是正确界定黑社会组织。何为黑社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黑社会性质,立法未作规定,理论界也少有探讨,本文就此略作阐析,以求共识。黑社会在中国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并流传很广的概念,在《语言大典》中,其被解释为“有组织地进行犯罪活动的集团,犯罪分子团伙。”该表述在刑事法学意义上缺乏科学性,但它提供了一个基本信息,即黑社会是有组织进行犯罪活动的。各国因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不同,对黑社会的认定各异,称谓也不一。如意大利的“黑手党”,日本的“暴力团”等。黑社会因有组织性,德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概念应当通过一系列原则的限定而达到具体化和明确化。作为刑法上的概念应当脱离国家哲学的影响保持其规范性。社会危害性是基于宪法和法律对行为所进行的负价值评价。基于客观主义的刑法立场,该价值评价的对象原则上限于行为对他人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是对社会危害性之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所产生的因果关系。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指客观要件的危害行为,而危害结果不仅包括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还包括部分对量刑具有重要意义的非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界定问题,由于不同的学者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在刑法理论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因此,本文在查阅和了解大量的论著的基础上就刑法因果关系的界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期加深对因果关系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中罚金刑适用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罚金刑具有主刑和其它附加刑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刑事立法的发展, 罚金刑在刑事制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拟就修订的刑法中罚金刑的适用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刑法谦抑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茂 《犯罪研究》2003,(2):44-47,56
刑法谦抑性,作为现代刑法的三大价值之一,对于制定刑事政策,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刑法谦抑性的思想内涵和法理基础,进而阐述了刑法谦抑性的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康明 《行政与法》2005,(7):120-123
如果仅从根据立法原意和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相关规定来理解,渎职罪主体应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如考虑到刑法总则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以及总则对分则第九章渎职的指导作用,则渎职罪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文试就如何界定渎职罪主体范围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王祖书 《北方法学》2016,10(2):64-74
目的论解释在法律解释中的影响日益突出,与自由法运动思潮的影响密不可分。目的论解释功能的界定,对于控制目的论解释被滥用的危险非常重要。目的论解释的基本功能不是补充刑法漏洞,而是具有承载刑法价值评价的基本功能。对于刑法条文中需要补充价值的不确定概念,诸如模糊性概念、多义性概念、规范性概念以及概括性条款等,只能通过目的论解释才能获得其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柳忠卫 《法学论坛》2006,21(5):12-14
商业贿赂首先是一个经济法上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刑法上的概念,必须区分经济法上的商业贿赂和刑法上的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犯罪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贿赂犯罪的集合称呼,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罪名,而不是仅仅指公司、企业人员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9.
刑法中“人民团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中多次出现的“人民团体”的概念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相当模糊的概念, 它也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 刑法中没有使用这一概念的必要, 建议以“社会团体”的概念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可罚的违法性、客观处罚条件、一身的可罚阻却事由等概念分析了刑法定量因素的界定,并指出刑法定量因素还必须考虑刑法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