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2.
正"贺敬之"这个名字,与歌曲歌词《翻身道情》《南泥湾》,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颂歌》《雷锋之歌》等名作紧密相连,与歌剧剧本《白毛女》更是密不可分。而熟知中国当代文学的人也必定知道,剧作家、诗人贺敬之的创作虽然说不上浩繁,但他的每一件作品发表出来都有相当的份量。贺敬之的文学创作善于从历史的与思想的高度来提炼文骨,写诗则坚持"诗学和政治学"统一的标准,以政治为纲,吹响时代的号  相似文献   

3.
人生之诗     
"贺敬之"这个名字,是与《南泥湾》、《白毛女》、《回延安》、《雷锋之歌》等许多名作紧密相联的。有人说,他似乎注定就是为文学创作而生,成为时代的歌者。诗芽与思想在流亡路上一同成长1924年,贺敬之出生在山东的一个贫苦农家。这个七口之家只有不到一亩的土地。从贺敬之记事起,家中便过着穷困的生活。幼时的贺敬之要帮助家里干活,拾麦穗、捡棉桃……无力改变命运的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贺敬之身上。贺敬之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读书天分,私塾先生发现他脑子很灵,常给他"开小灶"。后来,贺敬之到一所私立小学上学。这所学校有几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轻教师,他们教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还选学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教学生唱歌。这些对于少年贺敬之影响甚大,他学会了唱《苏武牧羊》、《渔光曲》和《大路歌》。在几位老师的培育下,贺敬之的文学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地方——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  相似文献   

5.
贺敬之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驰骋文坛的“战士”。延安时期的生活滋养了他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情怀,他善于以“大我”的激情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将革命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7.
文坛伉俪     
《新湘评论》2012,(16):63-63
记得《白毛女》,会哼《南泥湾》,能够朗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样两个名字: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8.
文坛伉俪     
《学习导报》2012,(16):63-63
记得《白毛女》,会哼《南泥湾》,能够朗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样两个名字: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9.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一曲悦耳动听的经典名歌《南泥湾》传唱了半个多世纪,鼓舞了几代人。听过这首歌的,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词作者呢? 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后来又写出一部家喻户晓的剧作《白毛女》,为艺术殿堂塑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白毛女——喜儿;共和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的热情,相继写下了《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被誉为中国当  相似文献   

10.
正"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啊,应该这样生!路啊,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雷锋之歌》的爆破力和凝聚力,是贺诗的长诗中首屈一指的……在他创造的长诗中,达到艺术的高峰。"(贾漫《诗人贺敬之》)你可曾知道,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长诗却与开国上将王震将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在他亲自安排关照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11.
他留下一个国家一座丰碑,有百万字的煌煌巨著。他还有诗,不过写得很少,发表更少。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有那么多雄才大略有那么多大喜大悲,借诗来言情言志本在情理之中,但他却惜墨如金。他的诗存世仅五十余首,却连大诗人郭沫若也为之倾倒,说:我是有点目空一切的,但读了毛诗却使我五体投地。理论家胡乔木在诗人去世十年后,意味深长地预言:他的诗词将比他的文章更能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强调兴寄,反对柔靡,指斥时弊,诗风清峻。他的《登幽州台歌》于简言之中折射出无限意境,其“空白”手法的运用使物我之间完美结合,而其对比手法的运用,则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相似文献   

13.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14.
朱德与南泥湾垦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佳 《世纪桥》2009,(14):12-14
这首名叫《南泥湾》的歌,当年不仅唱红了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还唱红了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且至今仍然流传九州东南西北中。此歌之所以如此博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传唱,就是因为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南泥湾的沧桑巨变,给人以鼓舞和力量。那么,这一巨变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与历史伟人朱德军垦屯田南泥湾,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诗人臧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谈到了当年《诗刊》创办时向毛泽东征稿的情形,但对那份致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谁起草的,老人却“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是自己用毛笔抄写到信纸上的。实际上,那封一下子打动了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诗人徐迟起草的。而点燃他起草这封征诗函激情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冯至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6.
诗海潜思     
一、诗者,根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把情视为诗的根。的确,感情,是诗的原动力,是诗的生命之根。诗,要有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深层次的感人形象;诗,是诗人感情的纯真流露,是诗人心弦上弹奏出来的感情之歌。 诗人的感情,是美的火花的迸发,是深处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23):72-72
包治百病 公园里,一对恋人正在甜蜜。女孩撒娇说:“我牙痛!”男孩于是吻了女孩一口,问:“还痛吗?”女孩说:“不痛了!”一会儿,女孩又撒娇说:“老公,我脖子痛!”男孩又吻了吻女孩的脖子,说:“还痛吗?”女孩很开心地说:“不痛了!”  相似文献   

18.
袁小伦 《广东党史》2003,(5):56-56,54
诗歌,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德智美的殿堂。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诗的民族。从屈原到柳亚子,诗人巨匠灿若群星;从《诗经》到《东方红》,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传统像黄河长江从青藏高原到东面出海口一样奔腾万里.浩浩荡荡,源远流长。毛泽东这位被誉为“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家诗人在他的气吞河山的名作《沁园春·雪》中曾豪迈自信地  相似文献   

19.
高子果 《党建》2023,(3):64-66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南泥湾》,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斗争、夺取胜利”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20.
人在江湖走,不能完全不沾染世事。有熟人远兜远转,托我为一名“美女诗人”站台——是一名土豪心仪的女神。我推托再三,最后土豪亲自打电话来,用浓浓乡音连声道:“我们是老乡,她是真的很漂亮,很纯真,很热爱文学……”美女作家的诗,就是几句车轱辘话分了段,诗集却装帧精美得过了分,恨不能如《圣经》般纸缘镀一层金。我倒为土豪的话好奇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女子,可是沙仑的水仙花,谷中的百合花.以其清更加颠倒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