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晚年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对社会主义矛盾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所提出的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矛盾的性质与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等一系列正确理论观点,丰富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刚刚由社会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由阶级斗争转向自然界斗争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1957年发表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他的名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部著作既是一部政治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一部社会主义时期的矛盾论。在这部著作中,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作了当时所能做出的透彻分析,有些至今仍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今天纪念《正处》,一方面要重温其中的科学论述,一方面应当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作出我们今天的探索。一、社会主义矛盾的类型社会主义社会中交织着各种矛盾。对这些矛盾,我们可以统称为“社会主义时期的  相似文献   

4.
简述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少奇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指出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致,没有矛盾”的观点,“把社会主义定型化,无冲突论,有形而上学味道”。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常“注意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改革”,以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他着眼于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各个环节的矛盾,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也颇有新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和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最早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他在八大前后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年,被毛泽东称为"多事之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波匈事件的发生,促使党和毛泽东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并实行了许多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原则和方针政策。这一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式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毛泽东运用矛盾学说来作出解释。他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说:"世界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他把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这一类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官僚主义。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宣布,我们准备在明年开展以整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相似文献   

7.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状况及其表现做出了较为全面地揭示和描述,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总题目"。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具体方针和政策。这篇重要讲话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起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元阳 《党史文苑》2014,(8):39-41,63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他对于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为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为实现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琳娜 《世纪桥》2011,(11):41-4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的一篇代表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对当时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分析,明确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论断,创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54年之后再读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感触颇深。《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价值是奠定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基础;时代价值在于正确处理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特别是基本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38年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的论断,进而认为苏联人民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社会无矛盾的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盛行起来,以致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点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主导的意义。邓小平开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他的贡献主要是:更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题内涵,开创了以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题的阶段;推进了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新思想;变换了矛盾辩证法的重点,把寻求矛盾诸方面的协调性统一和建立社会主义模式的新统一体作为主要课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矛盾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使之在实践论框架内达到真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新中国建国初期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并在以后的实践中 ,留下了一系列认识、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正确地解决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终于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推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邓小平改革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高建 《新视野》2001,2(1):7-9
邓小平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原有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次上看,他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以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他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的分析,把体制改革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一 应该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即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包括否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否认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08,(12)
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为我国新时期探索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从矛盾的哲学本义考量,邓小平处理矛盾的艺术可以简单概括为"和而不同"。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涵盖邓小平理论的诸多领域,是邓小平治国安邦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他诚恳的包容性、坚定的原则性,科学地正视社会矛盾;借鉴他鲜明的务实性、创新性的灵活应对新矛盾;借鉴他"不搞争论"的工作方法,努力化解现实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认识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即是由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①。就此而言,认识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从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上,来把握它所特有的矛盾运动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则不过是依据这些规律,来具体地、历史地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一个极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他…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为我国新时期探索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毛泽东的贡献在于他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且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在理论上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并把它运用于实践,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一邓小平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20.
仝玉生 《世纪桥》2008,(8):17-18
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为我国新时期探索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