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碳素墨水-加热法显现胶带粘胶面上潜指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发现,利用碳素墨水加热法对此类指印进行显现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并在多起实案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1理论基础本方法工作原理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作用。人手的乳突纹线与胶带胶面接触后,乳突纹线在粘带走少部分粘合剂的同时,又将部分指印物质(主要因素是蛋白质)遗留在胶面上,形成粘胶减层指印,这种减层指印纹线对碳素墨水中的悬浮微粒吸附力较强,而小犁沟及其余背景胶面对碳素墨水中的悬浮小颗粒吸附力极弱,而且在显现时适当加热,效果更好。所以胶带胶面上潜指印经用碳素墨水加热法处理,即可出现较强反差,从而达到显现…  相似文献   

2.
三面捺印时,由于肌肉的机械运动促成滚动印痕变形和模糊不清使乳突纹线局部特征改变,特征之问的相隔线数产生不正常衔接,局部出现复线,纹线形态变化,形成假性特征。因此在指纹识别系统库存供检索的三面捺印指印查询检索工作中,不能因为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细微的具体形态变化作出否定结论。笔者采用平面捺印与三面捺印指印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破获了案件。  相似文献   

3.
在收集捺印十指指印资料中,无论是使用油墨滚动式捺印采集,还是使用活体指纹采集仪捺印采集十指指印,对于手指干燥粗糙、脱皮、脂质性多汗手指指印的捺印采集一直是指纹捺印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以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指纹中心库为例,为了确保中心库捺印指纹的质量准确无误查破案件,指纹捺印库建设先后聘用50余名临时工作人员,对捺印指纹进行人工干预和清理历年来各地上报较大数量的模糊指印十指卡。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几种手指指纹按常规捺印方法捺印出的指印比较模糊,给指纹的分析归档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手指粗糙、干裂手关节僵硬,用常规方法捺印出的指印在显视屏上往往是成片的空白、断线、点状乳突纹线;  相似文献   

4.
1 手指三角乳突花纹与手掌三角乳突花纹纹线粗细程度不同。 同一人手掌三角的纹线要比手指三角的纹线粗,三角中,各系统的纹线粗细亦有差异,手指三角三个系统的纹线粗细较明显,根基纹线明显粗于另两个系统的纹线。手掌三角的中环指指根三角靠近指根的一组纹线稍比另两组纹线粗大,小指根部的一组纹线稍细于另两组纹线,其它部位三角的三组纹线的粗细接近。 2 手指三角乳突花纹与手掌三角乳突花纹纹线疏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手指乳突纹线的形态结构和细节特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基本上终身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指纹面积会有所增大,但手指花纹的形态结构和细节特征点的总体分布不会有所变化,除非手指真皮乳头层被毁坏、结疤。但即使出现了伤疤,也意味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特征,作为检验鉴定的重要依据。我们曾遇一起故意损坏指纹的案例: 1989年7月23日,内蒙某矿区运输队财会室被盗现金5千余元。勘查中在现场财会室门玻璃上显现提取汗液指印3枚。经检验,认定其中一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公安厅指纹中心在2000年初一起指纹鉴定中发现2枚畸形联指指印(见图1、2)。据调查系同一人的左、右手指中、环联指指印,经查阅大量指纹资料未见报道。笔者以为,在同一人身上同时在双手出现此情况实属罕见,是否与某种遗传病因有关有待考查。图1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2右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1,1枚完整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指印左侧为1右倾箕形纹,在箕头顶部上方纹线汇聚形成1倒三角;右侧为1长形螺旋斗形纹,纹型左侧与右箕相连未出现“三角”点,同时指印左、右两侧最边处各有1三角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高仿真制模伪造指印的识别方法.方法 选取多个印泥指印作为母版,分别采用曝光法制作指模,将母版指印与对应的伪造指印进行整体比较及显微比较.结果 伪造指印较母版指印尺寸存在差异、纹线略变粗、纹线间隔略变小、细节特征易黏连、细小痕迹及细微特征不反映或反映不全、单根纹线的墨迹分布平实且缺少细微漏白等.结论 识别伪造指...  相似文献   

8.
研究识别现场指印乳突线印痕是进行指印比较检验的基础,通过现场指印检验可以直接认定作案人,还可分析其个体特征,推断其作案过程,判断其对现场情况的熟悉程度等。但由于受到现场环境、犯罪心理、作案过程、手指用力、附着介质、接触客体、提取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现场手指印痕可能是乳突线印痕,可能是犁沟纹印痕,还可能是两者混合印痕,本文就几类常见现场指印,探讨如何正确识别现场指印乳突线印痕。  相似文献   

9.
1994年7月17日夜,某单位财会室被盗。现场勘查时,在保险柜门的黑色八棱塑料手柄上,发现一枚平面加层汗液指印,用“502”冷熏法显出了这枚指印,且纹线较清晰。根据指印的纹线流向及遗留部位分析,该枚指印为作案分子左手环指所留。平面加层汗液指印,用“502”显出的白线应为乳突纹线;与客体相同颜色的黑线应为犁沟,在犁沟内有较多细点线。但在检验中,发现“502”显出的白线是犁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地发掘模糊指印形态特征在司法实践中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我们利用文件上有色指印的阶段性痕迹--墨迹边缘状态、积墨形态分布“、空白”形态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等非纹线特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捺印人以油墨为介质连续捺印的样本指印50组共200枚,结果发现使用非纹线特征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同一手指连续捺印的同组指印。本文还对应用指印非纹线特征的各项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并且列举了该方法用于鉴定实践的三个成功案例。指印非纹线特征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对模糊指印只能出“具不具备鉴定条件”的结论模式,而且使适合使用该方法的被检指印形成相对时间的难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法律文书中所捺指印普遍存在不规范,位置不当、指印不完整、清晰度差,可利用价值低等问题。 1 捺取指印的基本要求 捺取指印的基本要求:完整、清晰。完整有两层意思;(1)法律文书中需要捺印部位均应捺印,(2)手指所捺部位要完整地捺印下来;清晰:就是要求捺取的手印纹线浓淡适中、线条清楚。 2 指印捺印部位 2.1 法律文书中捺取的部位:(1)在被告人、嫌疑人或当事人签名处捺印;(2)在文书(笔录)补充或修改处捺印;(3)多页文书(笔录)的,摊开后在右侧边缘处捺印。  相似文献   

12.
提取尸体指纹的方法通常采用油墨捺印和拉直器提取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提取方法不易操做,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取的指纹模糊不清且不完整,不利于比对检验和上网查询,特别是已僵硬变形、皱缩干瘪的尸体手指用上述方法很难提取。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油墨粘取法,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先用酒精或清水清洗去尸体指纹上的污垢,待尸体指纹干燥后,用小油墨滚将油墨滚匀,直接均匀地滚在尸体十指指纹部位,然后用指纹胶带顺着指纹纹线方向粘取,即可得到纹线清晰不变形的油墨指印。如需当时检验,可将提取的指印粘在透明的物体…  相似文献   

13.
显现汗液指印常用方法之一是“502”熏显法,因某些汗液指印,汗液的成份、数量不同,使汗液纹线粘附502胶不均匀,从而形成部分是汗液纹线,部分是白色502胶纹线的残缺502胶指印。如何将这类残缺502胶指印一次性拍照在同一画面上,并且纹线特征全部清晰,反差完全一致,是刑事照相中的一个难题。1案例2000年1月9日晚,长沙某办公楼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作案时,在盛装文件的黑色塑料盒底部留下一枚汗液指印,经采用OF-1O1A型全自动502熏显柜熏显后,形成了一枚指尖部分仍为汗液纹线,指印中心花纹及指节部…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1月25日,本市某单位汽车配件仓库被盗。现场勘查中,在案犯出入口处窗玻璃上发现两枚无色汗液指印。 现场指印经铝粉显现后未显出。提取留有指印的玻璃,置于放大机上直接将指印放大。由于反差太弱,除1枚指印三角部位出现三、四根纹线外,中心花纹及四周纹线均未反映出来。后采用“哈气法”,将指印加湿后,再将“502”滴在滤纸上  相似文献   

15.
印取死者指印的方法不尽相同,对于死亡时间短的,指印提取比较简单。死亡时间长的手指强直或腐败,捺取指印就比较困难。以往提取尸体指印的方法是:将油墨涂于死者的手指上,将待印的指纹卡放入匙内,然后将涂了油墨的手指放在指纹卡上滚动即可。此法容易给尸体手指抹上油垢,指印捺印后还需将手指上的油垢用肥皂清洗干净。用油墨提取还可造成着墨不均,导致指印纹型捺印不全甚至模糊。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指印显现方法虽简便易行,却存在灵敏度及分辨率不够高、对现场勘查人员的身体有害等问题,为检验鉴定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显现方法,以克服上述困难。本文介绍了针对吸烟者汗潜指印中存在的尼古丁代谢产物-可替宁,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指印显现的技术,经过处理的指印在特定波长紫外线的激发后即可显现出指印纹线,同时还能确认指印遗留者个人生活信息,不失为一种指印显现领域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利用指纹胶带提取曲皱面或粗糙物体上的潜在指印效果较差,因为指纹胶带纸不能同时适应没有形成间隙的曲皱物体表面。如遇这些物体用胶带纸提取指印,就会造成提取纹线不全或折褶痕将纹线破坏,难以和嫌疑人油墨指印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8.
在尸体指纹的提取利用中,除了正常的尸体指纹外,随着尸体的腐败,常常导致了表皮与皮下组织剥离,使尸体手指表皮脱落,手指部位只留下了真皮层,真皮层皮质柔软的性质及腐败的影响决定了指纹乳突纹线不明显,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有时留有被烧过的纸张,其上留有案犯的指印。这类指印的拍照提取能使案件有可能侦破。在普通光下,一般很难发现这类指印的存在。笔者经多次拍照试验,发现红外线照相方法可使烧焦后变黑的纸张还原其白色,而纸张上留有的被烧后的汗液指印纹线呈黑色调。 1 原理在红外光的照射下,被焚烧后的纸张强烈反射红外光,用红外胶片纪录后呈现为黑色调;而有指印纹线的部位,由于在焚烧过程中,汗液与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静电压痕仪检验光敏印章伪造指印的可行性,探究光敏印章伪造指印与手指遗留指印的静电压痕检验结果差异。以同一枚指纹为模板,分别制作8种不同光敏印油的盖、捺印指印样本及8种不同印台印油的捺印样本,用静电压痕仪对遗留5 d样本的正反面进行检验,并初步考察不同遗留时间(最长30 d)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敏印油捺印样本正面经静电压痕检验后,形成的痕迹对指印纹线的表现能力强于光敏印章盖印样本,但弱于印台印油捺印样本;2)静电压痕仪检验后的部分印台印油捺印指印,形成了超出红色印油范围的黑色补充纹线;3)光敏印油盖、捺印样本经静电压痕仪检验后,印痕周围均出现光晕状痕迹;4)静电压痕仪检验后,少数光敏印章盖印指印周围出现不完整章面印痕;5)对样本背面进行静电压痕检验,光敏印油盖、捺印样本均可显现出明显指印印痕,且边缘出现明显光晕状痕迹,印台印油捺印样本背面痕迹不明显;6)样本遗留30 d时,仍然能够依据上述5条实验现象对三类样本进行区分。静电压痕检验一定程度上能作为纸张上光敏印章伪造指印的有效检验方法之一,但还需就遗留时间、印油种类、盖印/捺印力度、章体新旧程度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