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慑世军 《廉政瞭望》2012,(19):45-45
作为下属,都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希望多立功、立大功,以此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任,从而提升自身的地位、得到令人羡慕的奖赏、获得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才能的职位和权力。但是,从历史上看,功高者很少能善始善终,许多功臣最后变成了罪臣,留下了历史和个人的悲剧,令人唏嘘扼腕。  相似文献   

2.
路杰 《当代贵州》2004,(14):46-47
领导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权力和权力运作.但是,在能够进行权力运作之前,先需要把权力"制造"出来、争取到手和维持下去.权力运作,不是就权力运作权力,而是就权力的渊源和基础来运作.在此之后,才是从较小的权力到较大的权力、从较低职位到较高职位的权力本身的运作.领导权威是得到服从与认同的创造性影响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干部群众客观上的服从和主观上的认同,以及领导的创造性.服从是领导权威的第一个要素.赢得领导权威,首先要赢得服从.  相似文献   

3.
温立勤 《党课》2008,(11):57-59
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是魅力。决定领导者亲和力的因素,既有非权力的,又有权力的。非权力因素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的水平状况;权力因素则取决于领导者的资历、职位、级别等与领导者实施职权的过程、行为、背景等有关的因素。要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就要提高领导者的亲和力。这既要从权力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4.
对腐败成因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泽平 《唯实》2001,(1):42-46
腐败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历史上对腐败成因的探索大致有三种类型,虽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都未能很好地揭示腐败行为是如何由可能变成现实的.本文试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公职人员选择腐败行为与公众选择反腐败行为都是一个成本-收益的分析、比较过程,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并就此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会从一个想在城里混顿饱饭吃的农民娃,变成了直辖市的‘打工名人’——获得重庆市‘直辖10年建设功臣’和首届‘十佳农民工’荣誉称号,得到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受到了市委书记、市长接见……”重庆富丽大酒店员工食堂厨师长谭红兵喜滋滋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看,有两段反腐败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即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下面就这两段反腐败的性质、手段、原则、实质等问题作一比较,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腐败产生的时间均是处在重大社会变革时期。一些人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开始追求享乐安逸,私欲膨胀,利令智昏,由功臣变成罪人,被历史所淘汰。 五十年代反腐败处于建国伊始,民主革  相似文献   

7.
穿越,一个很文邹邹但是对绝大多数懂中文的人都不用解释的词汇,从去年开始,变成了最火的一类电视剧的名称,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有人定义:"穿越剧"就是主人公穿越时间和空间,变成另一个理想的自己,参与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并与自己的理想中人相恋的电视剧,而且里面穿插年轻人喜欢的悬疑、搞笑和偶像剧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4,(14)
<正>首先,美国国内政治面临的挑战显得更加突出。一是政治极化依旧、两党斗争激烈。从深层次看,不管是政府关门还是奥巴马陷入弱势,都反映了美国"否决政体"的弊端。所谓"否决政体",用美国著名评论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话说,就是"从一种旨在防止当政者集中过多权力的制度变成一个谁也无法集中足够权力作出重要决定的制度"。国会制衡权力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很多权力大家都已经知道,但美国总统享有的以下"特权"你了解多少?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很显然,美国总统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里根喜欢在大白天小睡几觉,克林顿"工作"到凌晨3时是家常便饭。乔  相似文献   

10.
历史已进入 21世纪,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遗毒的影响,目无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换取钱财,最终沦为可耻的腐败分子。纵览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变异,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一、权力与权力变异   权力作为现代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为广泛的概念。权力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会、国家管理的权力,也可称为统治权、领导权、政治权,是职位的体现和象征,是一种公共权;一类是个人享有的权力,如财产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等,也可称人…  相似文献   

11.
胡重明 《求实》2020,(1):49-61,M0004,M0005
社会治理历史变迁的宏观结构研究往往难以确切澄清观察的对象和层次,且在重视权力等关键参数的同时较少关注历史故事中那些未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从"技术-权力"分析出发,以典型组织模式的两次重要转型为切入点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研究可见:改革开放前后从"枫桥经验"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转型,不仅表明了"国家管控"向着"社会管理"的跃迁,也意味着以权力结构的调整为组织技术核心的革新不断拓展空间。这种权力对技术的"解制"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又转向技术对权力的"赋能",在"平台驱动的全科网格"中推动了权力结构的矩阵化、扁平化,提升了政社合作的水平,呈现了地方行动者如何在特殊历史场域中突破理念和资源的限制,不断创造治理变革的可能性。当然,为进一步改善对历史的理论研究并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实践提供价值,审慎爬梳史实,将宏观结构分析与中微观分析相结合,完善对不同阶段社会治理的组织属性的认知,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彭一三 《当代贵州》2010,(14):30-3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遵义市川剧团曾有辉煌的历史,也有阵痛的昨天。但是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今天的川剧团,喜上眉梢,初尝改革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蔡晓铭 《广东党史》2011,(7):39-42,44
粟裕,共和国的第一大将。他从一名普通班长一步步走到华东野战军统帅高位,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功高如日月。反"围剿"中,他用兵如神,活捉张辉瓒;解放战争时期,他勇当先锋,七战七捷;血战孟良崮,他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军"王牌军第七十四师;淮南战役,他是第一大功臣。  相似文献   

14.
若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算不上一流的,而若论耍弄权术,宋太祖却堪称“一流高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功臣的关系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大凡功臣,往往总会恃功自傲,恃宠而骄,一旦发展到触犯皇帝尊严尤其是危及皇帝权力时,杀戮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一规律,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应了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其发展到极致——他几乎将开国功臣铲除殆尽,而  相似文献   

15.
一、“公权”何以私用  权力腐败是有条件的,只能发生在具有支配社会公共权力的“公权”所有者身上。公款支出、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很多事要经过政府决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理、厂长及部门领导们也是一种“政府官员”,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的人,都在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具有相应的权力。这些人中谁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谁就有可能私欲膨胀,搞权力腐败。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腐败带来的损害就越大。  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商品化。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把党和人…  相似文献   

16.
法治原理要求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国家公务员受纳税人的委托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公务员的规范也是必然的.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公务员的定义和范围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公务员权力的公共性质要求英职位的设置必须是公共事业所需要的,其职数是受到法律的控制和制约的,通过对我国公务员定义的分析,明确公务员的范围,以便建立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降低公共成本.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4,(28):10-10
正河北要把传统产业"大"的优势变成"强"的优势,把"不干净"的产业变成干净的产业,把比较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比较强的支柱产业,把低效益的传统农业转变成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把落后的服务业提升为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都非常需要各位院士把河北作为科技创新的实践基地,组织和推介科研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和推广,创造出更多的新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领导人民一百年伟大奋斗的历史经验,一共十条,每一条都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就"坚持中国道路"而言,这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并需要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抑或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一百年来,我们走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而现实中却存在"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问题。观察我国基层治理实践,由于基础性权力的"嵌入"视角整合了社区发展轨迹和治理现代化转向,因而其成为探讨城市社区如何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分析范式。研究发现,以行政权力为表征的基础性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双向嵌入、沟通对话及二元互构,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参与、决策制定和集体行动的有效性。但是,基础性权力的"振荡"变化也可能导致行政过度干预或治理失序无效。因此,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应坚持"让民作主"的治理理念,适时调整基础性权力的强弱运行,并注重对社会权力的培育和推动,以使两者在彼此互动中走向共生互强。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学告诉我们,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威和良好形象主要有两个构成因素:一个是"权力性因素",另一个是"非权力性因素".而非权力性因素的核心,在于干部良好的形象魅力.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只有重塑与领导职位相符的、为西部大众所公认的公仆形象,干部才能担当起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成为建设中国西部伟大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政治家.因此,中国西部干部注重自我形象的重塑,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