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12天的不休争论之后,于2009年12月18日午夜前后终于形成协议文本。协议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没有提及,只在附件中有一份表格,涵盖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文件中标明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提供的援助资金计划,以及气温控制目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然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举世关注的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中国总理温家宝、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超过1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最后两天的峰会。会议冠盖云集,政要纷至,共同商讨制定新的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以拯救世界,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去年12月19日下午闭幕,其间数度几近“崩盘”。各方代表最后经过马拉松式辩论终于取得广泛共识,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哥本哈根曾是世界瞩目的地方。如今,当幕落人去后,人们对它的议论仍未停息,可见环境对人类影响的巨大。协议达成具有积极意义怎样评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会议结束后的热门话题。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里?图的巨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0,(2):4-6
气候变化,这个词对于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也许意味着一部分人的阴谋、另一部分人的呼呈,还有更大一部分人的冷眼旁观。但对于人类和其他千千万万的生灵来说,气候变化则是一道催命符。2009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也由此被赋予了承担未来命运的大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0,(3):4-6
气候变化,这个词对于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也许意味着一部分人的阴谋、另一部分人的呼呈,还有更大一部分人的冷眼旁观。但对于人类和其他千千万万的生灵来说,气候变化则是一道催命符。2009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也由此被赋予了承担未来命运的大任,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召开一次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国家的元首将共同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期满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2009年12月7日注定是一个被载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注定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历程。此次会议能否达成共识和取得圆满成功取决于各种因素,而科学、社会,政治和伦理等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分歧和争论已经让人们难以适从,甚至有了不太乐观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2月22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哥本哈根会议的规模及各方面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并向世界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2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哥本哈根会议的规模及各方面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并向世界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于2009年12月19日闭幕。尽管谈判时间漫长,但还是没有达成发达国家原先期望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为保持谈判的可持续性和东道国的面子,会议还是形成了并不为所有与会国认可的《哥本哈根协议》,把谈判中形成的共同目标——发展低碳经济和一些国家提出的资金援助承诺纳入进去了。  相似文献   

13.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及分配原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翊  唐俊 《求索》2014,(2):4-9
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及可能的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对减排问题进行了长期广泛的研究,中心问题是排放权的分配。但由于大气共有资源的性质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一直难以达成广泛接受的减排方案。主要原因是基于规范公平的减排分配,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减排分配研究需要放宽人类行为假设,将人类行为异质性、多样性特征包含进去。为此,互惠分配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过长达两周的激烈争吵并延长了一天的会议后谢幕了。会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但并没有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作为中国谈判组的成员,我自始至终参与了这次会议,有三点印象特别深刻,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而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其基本含义是:作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缔  相似文献   

16.
IN December 2009, after hard negotiations,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finally .issued the decisions in the form of the Copenhagen Accord. This document adheres to the dual-track negotiation system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and the Kyoto Protocol (Protocol). It furth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相似文献   

17.
富有的生活应当包括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不考虑世界如何,但却得考虑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如何。减排既是挑战,何尝不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8-39
2007年12月3日-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激烈交锋,争论和妥协成为贯穿大会的显著特征。12月15日,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谈判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次大会规模空前.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博弈和较量。哥本哈根会议背景错综复杂,交锋惊心动魄。过程跌宕起伏,成果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被喻为“人类的最后一次救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启幕。随着来自192个国家的1.5万名代表讨论的不断深化,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低碳。牵动着全世界的眼球,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带到发展低碳经济上。尽管最终草拟的《哥本哈根协议》未获通过,但专家指出,不管风吹雨打,低碳经济潮流都不可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