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俄看来,叙利亚、伊朗是其与美国在欧亚大陆角逐的新战场。相对于乌克兰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二恶英中毒毁容案、格鲁吉亚总理日瓦尼哑煤气中毒死亡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2月14日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一案更加扑朔迷离,动人心魄。不仅哈里里的好友法国总统希拉克亲来吊唁,联合国派遣爱尔兰高级警官菲茨杰拉德前来调查,美国召回其驻叙利亚大使进行紧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不少人认为非叙利亚莫属,哈里里遇刺案使巴沙尔政权备受外界指责,2005年3月叙利亚开始从黎巴嫩撤军,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叙利亚内政外交困境的体现,虽然老阿萨德死后,新的继承人宣称要进行改革,但目前来自领导层内部和外界的压力使改革步履维艰,本文为《简式防务周刊》对目前叙利亚安全形势的报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刊并不证实文中内容,还请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3.
因为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案,6 名叙利亚高官已被联合国调查小组异地传讯,其中就包括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那位桀骜不驯的姐夫阿塞夫·舒卡特。眼科医生出身,半途从政的巴沙尔因此陷入了极度的焦灼状态,一度萌生退意。作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东新生代政治家,39岁的巴沙尔一直努力从技术角度重塑叙利亚:上台伊始即着手摘除全国各地的领袖画像;主张删除宪法中关于复兴党统治地位的条款;学习中国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兴刚 《南风窗》2012,(12):82-83
从与亲美势力短暂结盟到与叙当局谋求和解,穆兄会也是在见风使舵。当美国对叙利亚严厉敲打时,穆兄会就表现得反叙情绪高涨,而当美国意兴阑珊时,穆兄会也就偃旗息鼓。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日前致信潘基文,称黎巴嫩的部分地区已成为"基地"和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两个恐怖组织的庇护所"。话音未落,5·25  相似文献   

5.
自二月中旬以来,不平静的中东再起波澜。因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引发的黎政坛危机和叙利亚宣布从黎巴嫩全部撤军,成为继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之后的新热点,备受媒体关注。3月5日,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宣布,叙将分两个阶段从黎撤军,但鉴于技术原因,全部撤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3月17日,叙完成第一阶段撤军。4月3日,叙再次明确承诺,将履行《塔伊夫协议》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559号决议,从4月7日开始第二阶段撤军,最迟于4月30目前全部撤出驻黎部队、军事装备和情报机构, 并允许联合国派核查小组监督撤军情况。  相似文献   

6.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于2005年情人节遇刺一案的“追凶”行动日前大获进展。由德国资深检察官梅利斯领导的独立调查小组,继在贝鲁特询问了哈里里昔日政敌、积极配合国际调查的黎总统拉胡德后,又在维也纳质询了5名叙官员。两次调查报告的结论都直指叙、黎的军情部门策划或卷入了这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下旬,我随中联部工作小组赴黎巴嫩考察.其间,我们有幸拜谒了位于首都贝鲁特市中心一烈士广场的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墓地,所见所闻给我留下深刻而难以忘却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章波 《当代世界》2016,(11):38-41
正2016年9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就叙利亚停火协议达成一致,叙利亚问题似乎赢来了和平解决的曙光。但随着美军"误炸"叙政府军和人道主义救援车队遭袭等事件的发生,美俄两国再度翻脸,甚至有剑拔弩张的风险。不过,这种冲突仍在双方的管控范围之内。2013年9月,美国和叙利亚先后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化学武器换和平倡议,美国放弃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2015年10月20日,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在叙利亚领空相遇的谅解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以色列密切关注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戈兰高地局势以及叙利亚境内重型武器流向等议题。以色列独特的犹太国家地位、对叙利亚反对派的不信任以及叙利亚问题本身的敏感性,使其不愿大规模直接介入叙利亚内战。因此,以色列虽不断动用战机对叙利亚境内的一些军事目标进行空中打击,但没有派地面部队直接介入叙利亚战场。同时,以色列积极游说叙利亚问题相关各方,尤其是俄罗斯和美国,力图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未来,以色列仍需面对戈兰高地问题、与黎巴嫩"真主党"关系以及俄罗斯在叙利亚防空体系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1982年为了清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发动了入侵黎巴嫩的“加利利和平”行动,在战斗中与另一个地区军事强国叙利亚发生直接碰撞。1982年6月,全世界多数国家达成了一致决议,为了劝解交战双方,建立和平有序的秩序,他们将向黎巴嫩派驻军队。依照这一决议,从1982年8月11日起,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开始进驻黎巴嫩  相似文献   

11.
寰球眼     
《南风窗》2008,(23):11-11
空袭事件激怒叙利亚10月28日,叙利亚指控驻伊美军4架武装直升机于两天前袭击了叙境内靠近伊拉克的一座农场建筑,造成平民8死1伤的惨剧。为示抗议,叙内阁决定关闭设在大马士革的一所美国学校和美国文化中心,并致函联合国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国主导的阿斯塔纳和谈有效促成了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继续遵守停火承诺和之前达成的和谈共识。阿斯塔纳和谈或将超越日内瓦和谈,成为当前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的主要轨道。同时,这也折射出了叙利亚问题有关各方的具体考量和深度博弈。9月14—15日,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国主导,叙利亚政府、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代表,联合国、美国、约旦等观察员国共同参与的第六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和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和谈气氛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叙利亚一方的观点描述了1974年至1985年间在南黎巴嫩上空发生的空战,重点是叙利亚的苏制米格-23在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中扮演的角色。文中有很多观点和例证存在争议,这主要是由于以色列方面矢口否认叙利亚空军的击落记录,尽管这些记录多少有些夸大,但本文作者相信叙利亚人确实在空中取得了一些胜利。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下旬以来,自2011年3月中旬爆发的叙利亚危机迅速恶化.正如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安南所说,如果形势得不到扭转,叙利亚可能陷入一场"全面内战".这个极具重要战略影响的中东国家局势的急剧恶化,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相似文献   

15.
杨俊 《南风窗》2016,(4):69-70
正由于俄罗斯的虚弱愈发表面化,巴沙尔政府愿意参加名为联合国、实为美国主导的和平进程。但要想解决谁能合法代表叙利亚的问题,需时可能远不止18个月。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政治解决"一直是曝光率颇高的词汇。根据2015年11月叙利亚问题第二次外长会的共识,叙政府和反对派应在6个月内通过谈判组建过渡政府,18个月内举行大选。当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通过决议,要  相似文献   

16.
8月14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开始执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1701号决议案,历时一个多月的黎以冲突终于告一段落.表面上看,这场地区战争的主体是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实际上参与战争的远不止这两个国家.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为"代理人战争",以色列是美国的代理人,真主党游击队是伊朗、叙利亚的代理人,这种说法尽管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黎巴嫩、以色列之外的国家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人帮助英国人抗击土耳其人——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当时控制中东的广大地区。但战后阿拉伯世界没有得到列强应有的尊重。黎巴嫩和叙利亚被划为法国领地。中国当时也是同病相怜,虽是战胜国,却要割让青岛。巴黎和会上为中国慷慨陈词的是顾维均,美  相似文献   

18.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7)
安理会声明谴责叙利亚据联合国电台报道,安理会8月3日一致通过主席声明,对叙利亚日益恶化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对数百人死亡深表遗憾。安理会谴责叙利亚当局大规模地侵犯人权和对平民使用武力。安理会呼吁立即停止所有暴力行为,并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报复,包括对国家机构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7):14-14
安理会声明谴责叙利亚据联合国电台报道,安理会8月3日一致通过主席声明,对叙利亚日益恶化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对数百人死亡深表遗憾。安理会谴责叙利亚当局大规模地侵犯人权和对平民使用武力。安理会呼吁立即停止所有暴力行为,并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报复,包括对国家机构的攻击。  相似文献   

20.
黄蕊 《当代世界》2013,(11):83-84
一、叙配合销毁化武,民求安宁乱难止9月29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销毁化学武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月7日致信联合国安理会,建议组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联合国联合代表团,落实禁化武组织9月28日决议和安理会决议,以尽可能安全的方式按时消除叙化武。美国国务卿克里10月7日表示"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并对叙利亚政府的服从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