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品的出厂价格是受到严格限定的,但一到市场上就疯涨起来,出现了"产药的不如卖药的,卖药的不如开药的。卖药的、开药的又一起剥夺吃药的"的怪现象。药价流动的链条上,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齐二药"案在从一审到终审的两年多时间里,庭审的争议焦点一直围绕着"医院是否药品的销售者"展开.一审和终审的判决书都认为,中山三院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将假药卖给了患者.与患者之间形成了买卖关系.属于假药的销售者,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由于"齐二药"已经失去了偿付能力,金蘅源和广东医保公司和患者并无直接联系,患者恐怕只会向中山三院索赔.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5,(12):65
"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求发展"这是定边镇医院的立院宗旨.就是本着这种精神,定边镇医院从一个仅有五间土房、六个医务人员,不足三千元资产的小诊所发展成为现在占地面积2230平方米、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新型医院.  相似文献   

4.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药价虚高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向中央领导揭密了药价上涨“路线图”,他说:“一瓶20毫升的氟康唑出厂价只有4元,在卫生系统招标中能涨到25元,卖到病人手里却一路狂涨到76元。”他认为,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增高,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往往以牺牲患者的利益为代价,在流通过程中大做文章,层层加价,以相当于成本数十倍的价格向医院售药,进而导致相当一部分药品的中标价和零售价居高不厂。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医保目录之外的药品均由企业自主定价,不少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蒙骗…  相似文献   

5.
沈栖 《检察风云》2013,(13):32-32
说我国药监领域是近年来腐败的"重灾区",也许言不过实。自郑筱萸落马后,这一系统相继曝出大要案,日前,又闻湖南药监惊现腐败"窝案"——现年58岁的省药监局原副局长刘桂生在药品监督管理和参与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方面,为请托人谋利,非法收受贿赂50笔共计82万元。涉案的另外四名主要官员阳军(药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6.
收购秘密     
小刘的店开张了,店外的墙上贴了一张告示:本人高价收购秘密。特等秘密1万元,一等秘密5000元,二等秘密3000元,三等秘密1000元。来往的行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小店开张第一天,张三就登门出售秘密了。他对小  相似文献   

7.
由于医生开单提成有医院的红头文件撑腰,在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多不该收住的病人住进了医院,本该用便宜药的用了价格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昂贵药。即使不做任何检查,不用任何药,每位住院病人平均一天的费用也不低于100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0]16号)对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一、县及县以上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执行本办法.农村卫生院、民办非营利医院和只经销由省级卫生、药品监管部门审定的常用和急救用药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诊所以及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在30%以下的医院不执行本办法.二、医院要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对医疗收支、药品收支进行分开核算.医院要在严格界定各项业务收入性质基础上,分别将各项业务收入计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科目中。医疗服务和药品经销的各项直接费用,要分别列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医院的管理费用,要按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地方的医院有一种怪现象,医院里本来有这种药,医院的医生却要去外面的药店买药。这是为什么?医生们说:“没办法,医院的药价太高。”同一种药,外面店子的价格只有医院药价的7080%,有的甚至只有2030%。医生尚且消费不起,老百姓又该如何?医院里的药价为什么居高不下?通过分析一些医院工作人员受贿案,笔者发现其中的“猫腻”:一是各种回扣依然存在。回扣有明扣和暗扣两种。所谓明扣,即药材公司从药厂进药后以批发价卖给医院,医院只以扣率价格付钱给药材公司,扣率以外的利润归医院。如某药材公司以单价60元从…  相似文献   

10.
沈阳精品超市卖的是什么如果有1700元,您是愿意买一头牛犊,还是一块牛肉?在沈阳市华府天地商场的某精品超市里,商家给出的答案是后一种。这种来自澳洲的冷冻和牛雪花西冷牛肉,价格为每公斤1700元。  相似文献   

11.
面对急救车送来的"无名无钱"的病人,医院如何面对?不救,医德良心何在?救,谁为医院埋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近日出台新规,医院见死不救者最高可罚款5万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健药品,有些药品被冠以"类"、"准L"、"L"字样的批准文号。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自今年9月30日起,凡标有"类"、"准L"、"L"字样批准文号的药品,一律停止生产,并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撤销其原批准文号和该药的宣传批准文号。卫生部重申,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省简称加卫药准字(或卫药健字)再加年号及批准号,凡与规定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不符的,要在年底前更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药品,应使用统一的批准文号格式,擅自更改或增加代用数字、字母的按假药查处。卫生部要求,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已批准的保健药  相似文献   

13.
梅传强 《当代法学》2021,35(5):3-14
为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完善药品安全刑法规范体系,《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和增设了部分涉药条款.整体来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药条款的修订,不仅完善了涉药犯罪规制体系、实现了行刑有序衔接,而且整体提升了刑法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规制效果.《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药条款的修订,旨在严厉打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这一立法目的 的实现,还有赖于司法层面准确理解适用相关条款.具体而言,认定《刑法》第141条和第142条中的"假药"和"劣药",既要参考《药品管理法》的前置规定,也要符合刑法自身价值目的 的实质标准;应当基于类型化和实质化的要求,对涉药条款中的"提供使用"行为、妨害药品管理行为,以及药品监管渎职行为作出妥当的理解;对于妨害药品管理罪中"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果和药品监管渎职罪中"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结果的判断,应从具体犯罪的保护法益展开.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06,(2):1
新闻背景2005年6月1日,离休教师翁文辉因病住进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费主要由经商的大儿子承担。8月6日,老人因抢救无效病逝。翁文辉住院共67天,各项费用合计139.7万元,平均每天花2万多元。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合计耗资540余万元。仅7月31日一天时间里,医院就给病人用了106瓶盐水、20瓶葡萄糖,血则输了1万毫升。更让人惊奇的是,医药单上居然有患者对此严重过敏的药物,而在患者去世两天后,医院竟然还陆续开出了两张化验单。翁家曾经就医药费问题向医院正式提出过交涉,院方坚持认为,他们还少…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上半年,某药厂采取不正当推销药品的方法,将药价提高,随药附送一定数量的日用品(已计算在药价中),这些日用品美其名曰所谓“包装品”,藉以扩大药品的销路。某医院药品采购员兼药库保管员崔某得悉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舍近求远,弃廉寻贵,先后三次向该药厂购进感冒丸五箱、四环素六十三袋、干酵母三百五十八袋、眼药水三百余支,价值人民币三千零六十八元,随药运到的包装品计有气压热水瓶五个、暖水瓶二个、搪瓷面盆四只、铝制炒勺二个、人造手提包四个,价值人民币三百余元。崔某将这些药品记帐入库,将包装品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日齐二药事件受害患者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要求经济赔偿事件,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8月10日表示:"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在齐二药事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时上报药品反应,是负责任的","一个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如果要承担一个不负责任的医药企  相似文献   

17.
诉求互动     
贩卖戒毒药品为何也构成贩毒罪编辑同志:四个月前,王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某种药可以戒毒,便突然萌发了发财的欲望:何不利用它赚钱?于是她通过各方面的关系,骗购了一批该药,然后卖给戒毒人员。期间有人告诉过王某,此药是国家专控药品,只能由医院或戒毒机构作为治疗药物使用,个人不得买卖。但王某照样不理,使一些戒毒人员对此药产生了依赖性,渐渐地以此替代了海洛因  相似文献   

18.
阿碧 《检察风云》2007,(21):32-34
病人在医院里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可是,第二天医院就通知家属说,这位病人已经不幸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9.
据《现代快报》报道,为杜绝医药代表到医院搞药品临床促销、给医生回扣,河南省郑州市第一医院专门成立了"反腐便衣"小组,并在医院日夜巡逻,以严查药品"临床促销"和医生吃回扣行为。如发现给医生回扣的医药促销代表,"便衣"们会将其扭送到检察机关,接受回扣的当事人也会受到严肃处理。如此"便衣反腐",效果如何暂且不论,单单就这种"反腐"运作方式,就很令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文摘     
我国将取消"健字"号药品在我国已有11年历史的保健药品不日将被取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世臣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已有三千多种保健药品,由于在审批过程中,各地药破部门对申报、审批标准掌握不一致,出现了诸如有些地方受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对审批要求把握不严,甚至出现国家规定中只允许中药享受的"健字"权利,在生物制剂和西药中也得以享用等现象,这不仅违背了国家规定,也扰乱了市场,使保健药品市场出现混乱状况。为了清理整顿保健药品市场,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