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又是秋风送爽了,刚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萍子依然被忧伤的回忆缠绕着。深夜,她打开电脑,上网查寻了近来网友的留言。“萍果虫子,我们相信你的坚强……”“感谢你。萍果虫子。你和工之乔纯洁的爱带给大家的是震撼,让大家的心灵得到了洗礼……”“萍果虫子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工之乔在生命的历程中感受到的是人间的真情与关爱……”萍子回复着留言,泪水又一次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打湿了键盘……“江湖恩怨”中长出爱情“工之乔”叫王欣,2001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专业。“萍果虫子”即萍子,两人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077.牛头尾。日。 尼婆跑过隐蔽在角落的小彭。 小彭钻进一辆等候的“的士”。 小彭:“跟着那尼婆。” 司机:“还没有说好价钱呢,到底去哪里?” 小彭掏出证件:“我是警察,叫你走你就走!”  相似文献   

3.
开心乐园     
一误再误青年:“我的信……你有没有交给你姐姐?”孩子:”我姐姐不在家……我交给爸爸了。”青年:“哇!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孩子:“我爸爸很生气……叫我退还给你。”青年:“那信呢?”孩子:“昨天你不在家……又交给你爸爸了。”我决定去买汽车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里,销售商一定认为不会有顾客上门,我便信心百倍准备大肆杀价。正如我所料,当我进入展厅时,我是惟一的顾客。但销售商一开口,我准备狠狠杀价的希望便立即落空。“小伙子,”他快快活活地说,“你肯定想新车想坏了,这么糟的天气都跑出来买车。”一个盲人在人行横…  相似文献   

4.
“木耳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并要定时通风。”当笔者走进江西宜丰县桥西乡付萍村残疾人蔡应忠的袋栽木耳大棚时,看到他正在给同村5个来学习木耳栽种技术的村民讲解木耳栽种要领。如今蔡应忠已是当地袋栽木耳、香菇的大户了,是当地发展一村一品的代表人物。他对笔者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叫富。……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新治家格言     
木林森 《辽宁人大》2008,(11):46-46
老马是机父里的老“行政”,大家当面喊他“老处长”,背后叫他“老古董”。老马其实不是处长,只是他干于亍政后勤多年了,始终一副老嘀筋,今天唠叨张三水龙头没关严,明天责备李四没随手关上走廊灯,见啥管啥,比个处长还操心,所以大家叫他“老……”。  相似文献   

6.
一 11月30日上午我从外地归来,听到你病情告危的消息,当天下午我赶到医院里去。和往常不同的是,你的病房外面坐着一个护士,见我来了她站起来,让我看她手中的牌子。我匆匆地扫了一眼,上面写着请探视者不要久留之类的话。我感到问题的严重,心情一下子黯淡下来。我走进去,你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在接受输氧和输液。当李蕴昌同志趴在你耳边告诉你我来看你的时候,你睁开了有些失神的眼睛。“我就要告别人世了,也许今天晚上都过不去”,“我还有话跟你说”……  相似文献   

7.
传说中,上帝养了两只可爱的兔子,一个叫“事业”,一个叫“家庭”。一天,上帝问女人:你喜欢哪一个?女人左看看,右看看,任何一个都不忍放弃,于是她请求上帝:我可以都要吗?上帝说:可以,不过,从此你要学会奔跑了……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座 位挂上了钩。家长的地位越高,孩子的座位越靠 前。因此,竟出现了家长乱加“长”、假戴乌纱帽的 现象。 最近。听说有个小学生回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长’?老师要我填表格。”他的爸爸深知自己的地位与教子的座位间的利害关系,为不使孩子在老师面前黯然无光,便对孩子说:“你就填我是公司董事长,你妈妈是工厂人事科长吧!”家长戴此乌纱帽,孩子的座位自然往前靠,不用在角落里远眺黑板了。 岂料,事隔不久,班主任向这个孩子布置了两道“家长作业”:“回去叫你爸爸帮我弄点……叫你妈妈替我把……”孩子的爸爸、  相似文献   

9.
潘国芳朋友: 你好!读了你9月23日和12月4日写给《中国残疾人》编辑部的两封来信,我沉思了许久。北京有句俗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忍受别人的不幸并施以劝解。而我在此特别声明,我是“坐着”说话的。我是个截瘫患者,而且,瘫痪的程度很严重。所以,我认为我可以和你以平等的身份谈谈,但愿能对你多少有点帮助。 我十分理解你想工作想有所作为的心情。因为,这心情我也有过。  相似文献   

10.
梦里情书     
亲爱的营: 你在他乡还好吗?军务繁忙,望你多多保重,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望你学会关照自己。身体第一,有健康才会有一切。健康是“1”,你的事业、成功、财富、爱情、婚姻、家庭……都是“1”后面的若干个“0”。 还记得我们上次见面的日子吗?2月14日情人节,正值你探亲,那天我坐着轮椅与你漫步在街心花园,你送了我一支红玫瑰。我们坐在长椅上,你伸出有力的双手紧  相似文献   

11.
王晓琳:39岁.北京木真了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设计师.杨卫:34岁.北京犀锐文化艺术中心艺术策划和文化论坛主持人,最早的北漂一族。杨卫说:“认识了一个不平凡的你,我感觉自己也不平凡起来。”王晓琳道:“我不是姐弟恋的拥趸者.但当缘分到来的时候.其实就发现年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12.
小芸半个月前就对妈妈说好,要在这个星期天把男朋友阿毛带回家。可是,昨天晚上,小芸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她,爸爸今年48岁了;医生说他得了什么“综合症”,总爱发脾气,哥又出差去了广州,这个星期天是不是……听到这里,小芸立刻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对着话筒大声道:“妈妈,我理解。”星期天,小芸和阿毛高高兴兴地上现在家门口,他们的手上提着糕点,水果,还有一只大母鸡和时鲜蔬菜。“爸爸,这是我的同学阿毛。”“伯……还没待阿毛一声“伯父”叫出口,独自坐在沙发上开牌的爸爸头也不抬“你的‘同学’,我认不得。”一对年轻人手…  相似文献   

13.
蓝色情愫     
清晨 ,繁华的综合集贸市场。各家摊点都在上货、清扫、擦拭。各色车辆进进出出 ,讨价还价 ,鸡吵鹅叫不绝于耳……突然 ,一处肉床前传出吵闹声。一男人手拿一杆大称 ,冲着位手把编织袋的中年男人叫道 :“怎么?涮我?讲好了价 ,称也称了 ,你说不卖就不卖?”握口袋的人不甘示弱 :“怎么?不卖就是不卖 ,你的称不准 ,我这头猪在家都称过 ,再掉称也不能掉了好几十斤。”买肉的 :“嗬 ,你反恶我一口 ,折腾我一大早晨 ,末了埋汰我一顿 ,你是活腻了!”卖肉的 :“活腻了?我是宰猪的 ,见红见惯了。”买肉的把称往地上一摔 :“好!正好灌肠子没血”…  相似文献   

14.
开心乐园     
报童在广场上大声叫卖报纸“:惊人的诈骗巨案,受骗者已达82人……”一个人连忙走过去买了一份报纸,但是看来看去也没有发现那条“巨案”的消息。这时报童又在大声叫卖:“卖报,卖报,惊人的诈骗巨案,受骗者已达83人!”病人:“医生,你叫我把舌头伸出来,怎么你又不看呢?”医生:“我不是要看你的舌头,我叫你把舌头伸出来,只是要你在我开药方的时候安静些。”阿肥由于嗜食,以致身宽体胖。每次上下电梯,别人只要见他在内,必定要等下一班。有一次,他向大伙抱怨:“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呢?跟我乘电梯有什么不好呢?只不过上来时慢一些,下去时快一点罢了…  相似文献   

15.
章健  王跃 《两岸关系》2003,(3):65-67
一位上海小伙东吃一小碗、西吃一小碟,他的朋友又在叫他,“小朱,快到这里来尝这种没吃过的……”,“我都快吃饱了……”。后来,小伙子对我说,“因为还不能到台湾去旅游,所以,就想在这个展会上把台湾的小吃尝个遍……”  相似文献   

16.
一个教师每接替一个新班,面对全新的教学对象,如何给学生一个新颖感、抓好首映效应,是至关重要的。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是进行思想武装。我给同学们讲,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了,为此,我希望大家做到“四有”。一、做有远大理想的人。理想是奋斗目标,理想是指路明灯,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朗诵流沙河的诗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我通过这些诗句、名言、故事扬起同…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打电话到某乡,找某书记谈点事,接电话的文书回话说:某大爷到市里开会去了。听后,我弄了半天才明白,自己想找的那位书记,被乡机关职工“尊称”为大爷。大概是文书感觉到笔者纳闷,便又说,乡机关按领导排序,对一把手叫大爷,二把手叫二爷……联想到时下有些地方部门单位党内盛行的“老板”、“小姐”、“先生”及官衔之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8.
我是患儿麻、父亲又过早去世的残疾青年。1989年中学毕业,为了就业到处奔走,得到的都是一句话:“好人都不好找工作,你这个残疾人……”那时,我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我总想,残疾人失去了太多的“天赋人权”,要是国家有一个部门专为残疾人办实事那该多好啊! 后来,我到一个福利企业工作了几年,可好景不长,这个企业倒闭了,我的生活又没有了保障,就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相似文献   

19.
幽默天地     
唠叨 约翰的妻子很爱唠叨。一次他对朋友说:“我的妻子去海边度假,你猜结果怎么样?” 朋友问:“怎么样?”约翰说:“结果舌头被晒黑了!”省电 丈夫临睡前在看书,可是每隔几分钟关一次灯,一两秒后又开灯。 妻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突然间,台湾就像泄了气的球,经济持续萧条,股市“跌跌不休”,每天有540家工厂无奈地关闭了它的大门,台湾老百姓的消费激情已经熄灭。“趋近幸福”的本能,使台湾老百姓作出选择:哪里日子好过,就去哪里……于是,在台北桃园机场,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航空公司听到的最多声音便是:给我个座位,我要去上海。一个叫夏怡的上海女子,因在台湾电视上教台湾人学上海话而迅速窜红,成为台湾演艺圈里的明星。人们在学习她那甜美的上海话时,也渐渐地认识了上海,了解了上海。还有的因喜欢她而喜欢上了上海。上海台商陈彬的《我的上海经验》一书,畅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