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规模化养猪场因具备一定的隔离条件,并有较完整的疫苗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一般不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猪瘟病例,然而温和型猪瘟时有发生,尤其在断奶后7~15d的仔猪群发病较多,常在出现症状后20~40d陆续死亡,死亡率达30%~60%。康复猪生长发育迟缓,对...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 ,其致死率居猪的各种疫病之首。近年来猪瘟的发病和流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给猪瘟的防制增加了很大难度。本文就永昌县近年猪瘟流行情况 ,分析了猪瘟流行的特点和防制对策。1 猪瘟流行情况及特点19981999年 ,我县大坝村发生 2起猪瘟流行。其中 1998年7月大坝村四社 5户养猪户从民乐和四川购进未经检疫的仔猪117头 ,饲养 10d后相继发病 ,并引起附近 2户经猪瘟疫苗免疫猪发病 ,病程 3 0 45d。这 7户共饲养猪 2 61头 ,发病 185头 ,死亡145头 ,治愈 3 7头 ,其发病率为 70 .9%,死亡率为 5 5 .5 %,致死率为 78.…  相似文献   

3.
应用猪瘟强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青海省 4个县的免疫猪场 62 9份猪血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出抗体阳性 42份 ,平均阳性率为 6.68%。提示经猪瘟疫苗免疫猪群感染了猪瘟强毒。  相似文献   

4.
1980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市郊区黎明公社主要在未经猪瘟免疫猪中流行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猪经抗菌素、磺胺类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很高。当时怀疑为猪瘟或弓形体病,但病理解剖未见典型猪瘟病变,最后通过实验室鉴别诊断,判定为非典型猪瘟。现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1990年以来,我们用血凝抑制(IHA)和琼脂扩散(AGP)试验在本省12个县(市),对猪瘟疫苗免疫猪群进行抽样检测血清抗体,结果:IHA法检测的阳性率(达保护抗体滴度)为89.26%(1869/2094);AGP法检测的阳性率(出现沉淀线)为73.84%(1284/1739)。其中黄平、惠水两县分别使用三联苗和猪瘟冻干苗,给田间猪群免疫,均用150个免疫量,免疫后2月检测抗体。两种方法共检测521头(份)血清,均为阳性的有427头(份),其阳性率为81.95%[IHA法的阳性率为86.76%(452/521);  相似文献   

6.
苏联曾用35~40公斤的猪作猪瘟的气雾免疫试验。方法为将兔化猪瘟疫苗1(克):1(毫升)稀释于盐水中,并加入1%的甘油。喷雾免疫在特别安排的房舍中进行。喷出的雾滴大小约18μ,雾滴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每立升空气中含有0.1~0.2mg。使猪吸入雾滴4~7分钟。试验用36头猪,平均吸入的雾滴等于6.6~40.0mg的干燥疫苗。用12头猪行肌肉射疫苗作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张掖地区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了一起以整窝猪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快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1 发病及流行情况该猪场建于1993年,年生产猪3万头。新生仔猪于35日龄断奶,其哺乳期免疫程序为3日龄免疫富铁力疫苗1头份,10日龄免疫猪瘟疫苗2头份,20日龄免疫仔猪副伤寒苗1头份。生产母猪免疫程序为产后21d免疫猪瘟苗4头份,28d和35d分别免疫猪肺疫疫苗、猪丹毒疫苗各1头份。2000年1月6日有1窝6日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3…  相似文献   

8.
猪瘟免疫预防的关键在于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研究表明 ,仔猪接受免疫后 ,一部分疫苗毒被母源抗体中和 ,达不到抗原刺激阈值 ,因而常造成免疫失败。为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目前大多数猪场实行仔猪超前免疫 ,即在仔猪出生到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 ,此方法已被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为解决青海省集约化养猪场免疫猪发生免疫失败的问题 ,笔者采用Dot ELISA对新生仔猪猪瘟疫苗免疫后于不同时间吮乳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 青海省大通种猪场和青海省畜牧科学院种猪场新生仔猪。1.2 猪瘟弱毒疫苗 中牧…  相似文献   

9.
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750~1000个免疫量与乳兔苗4头剂(600个免疫量)进行免疫的猪只,接种后10个月攻猪瘟石门系强毒1ml均获得100%保护,试验表明两者是相关平行的。且在什邡全县19个乡使用9个批号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000个免疫量,免疫558487头猪,观察6~13个月肥育出栏,没有1头发生猪瘟。随机抽取免疫猪血清作IHA与SN,其抗体水平均达抵抗猪瘟强毒的滴度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免疫效力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种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猪群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比接种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猪群抗体水平高1~2个稀释度,而且高效价的抗体持续期较长。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一种和古典猪瘟病毒不同的一病毒所引起的和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急性型的特征是发热出血性症候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达到100%。病猪不产生中和抗体,尚无有效的免疫接种方式。家猪因和病猪直接接触或受污染物或受感染的argasid扁虱所叮咬,而散布非洲猪瘟。 (一)易感动物 病毒可以存在于非洲的一种疣猪体内(一种野猪,脸部有肉疣),而它  相似文献   

12.
用攻毒试验对猪瘟ELISA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0倍稀释血清ELISA OD值>0.3的疫苗注射猪,攻毒100%保护;0.30≥OD值>0.20的疫苗注射猪,攻毒75%保护;OD值≤0.20时,若为非疫苗注射猪(母源抗体),则攻毒不保护;若为疫苗注射猪,则仍有少数可以保护。从而进一步证实,应用HRP-SPA-ELISA不仅可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而且可以监测群体免疫水平,估测群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严密监视和检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各地也十分重视猪瘟的防制 ,有些地区采取加大疫苗免疫剂量 ,增加免疫次数等措施进行预防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地区仍时有猪瘟暴发流行。其原因除免疫剂量偏小、免疫覆盖率偏低以外 ,免疫程序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寻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 ,笔者以本场实施不同免疫程序的仔猪为对象 ,进行了对比试验。1 材料猪瘟疫苗 ,为广东省生物药厂产品 ;间接血凝诊断液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  相似文献   

14.
猪瘟一次免疫程序在我县从试点到推广实施,已为期5年。实践证明新的免疫程序与过去的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免疫和夏季补针的旧免疫程序相比,有许多优点,现总结如下。 (一)新免疫程序 ①每年春季(3月中旬)不论大小猪全部进行一次普遍注射。②在5、7、9、11月份,对新生仔猪和外购猪进行一次补针。③种公猪、种母猪和育肥猪每年注射一次。④仔猪断乳前后(约生后55~65天)注射疫苗。⑤注射毕猪瘟疫苗的猪打耳号。  相似文献   

15.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简称猪三联苗)系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等七个单位组成的科研协作组,以猪瘟兔化弱毒54-Ⅲ毒株、猪丹毒GC42及猪肺疫Eob30弱毒菌株研制而成的细菌和病毒联合的弱毒苗。这是我国首创的疫菌苗之一。经按每头剂含猪瘟150个免疫量,即兔化毒的毒价为10~(-4),实有组织量0.015克、猪丹毒菌5亿、猪肺疫菌3亿计算,以20%铝胶水稀释为每头剂1ml,注射断奶仔猪免疫后,分别攻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强毒,均能达  相似文献   

16.
1985年4月间,我们应用已用猪瘟疫苗免疫过的健康成年猪脾脏中提取的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er,简称TF)治疗23例猪瘟病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 1.特异性猪TF,系由金湖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和金湖县畜牧兽医站从用猪瘟疫苗免疫的健康成年猪脾脏中提取的转移因子。批号:兽TF-840514,制备工艺从略。 2.病猪:来源某农场1985年4月流行猪瘟的架子猪,体重15~25公斤。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猪瘟酶标记法试验等诊断,为猪瘟病猪23头,供本试验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6月,我们对中和抗体监测做了改进,采用混合血清测定猪瘟抗体,既省时省力,又扩大了监测面。 (一)材料 1.试验猪:选群众自养的免疫过2次的猪15头(分成3组),免疫过1次的猪5头为1组;另选群众自养的未免疫猪2头,作为对照组。试验猪均为50~80日龄的仔猪。 2.试验兔:为1.5~2公斤体温恒定的健康家兔。 3.猪瘟兔化弱毒:系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提供的猪瘟兔化弱毒单价苗,1984年6月5日出厂,批号为110-2,经兔传代复壮而得。使用前用敏感家兔测定其最小感染量(MID)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多年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兽医业务部门一直把猪瘟的免疫作为全区畜禽疫病防制的重点 ,使该地区猪瘟的暴发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零星发生的猪瘟特别是免疫种猪的隐性感染带毒现象仍然存在 ,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摸清广西种猪场猪瘟免疫的确切效果 ,笔者在 1999~ 2 0 0 0年对全区内部分种猪场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品 为采自全区 2 8个种猪场猪瘟免疫期内的猪血清 ,共 10 65份 ,其中种母猪 482份、后备母猪 2 0 6份、种公猪 84份、断奶仔猪 2 93份。1.2 诊断…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4年以来,改进了猪瘟免疫程序,在专业养猪场全面试行,育肥猪于51~59日龄一次性加大量(1.5头剂)免疫注射,母猪于每次怀孕后40天进行一次加大量(2头剂)免疫注射。近年来,按此法共免疫注射育肥猪万余头、母猪千余头,经临床观察,未发现猪瘟病猪。  相似文献   

20.
猪瘟兔化弱毒珠的细胞培养物浓缩纯化后,致敏戊二醛鞣酸处理 的健康绵羊红细胞,制成冻干猪瘟间接血凝诊断液,用以检测血清中的抗猪 瘟抗体效价。经室内外376份免疫猪、45份非免疫猪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符合 率高达98%。检测猪瘟抗体消长动态的结果证明,接种冻干猪瘟弱毒疫苗后第3~4天出现特异抗体,第15天抗体效价进入高峰期并维持到接种后的第3个月,然后缓慢地下降,于接种后的第11个月消失。该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特异性强不与其他传染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快速,2小时内可判定检测结果;重复性好,不同批次诊断液检测同一血清样品结果一致;保存期长,冻干的诊断液4℃贮存一年半有效。液体诊断液4℃贮存6个月效价不降,37℃存放14天对诊断液质量无影响。适合广大基层现地进行猪瘟弱毒冻干苗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监测,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充分发挥疫苗的预防效果,确保养猪业的安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