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蒲城县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注重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统筹推进富民安民惠民各项工作。优先战略保民生。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蒲城县每年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时,  相似文献   

2.
《江苏政协》2012,(12):30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而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十二五"时期,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将日益紧迫,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惠民将越来越重要。为此建议:一、实施一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围绕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2,(2):34-35
越贴近,就越温暖。2011年,最温暖人心的无疑就是那些最贴近百姓的民生决策。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改善民生之路走得铿锵有力。一连串浓墨重彩书写的社会保障举措,实实在在改善着群众的衣食住行,成为人们2011年最温暖的记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民生热词,一项项民生举措,勾画出未来更加温暖的民生画卷,更是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唐钧 《北京观察》2007,(12):7-9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提出了"民生六大任务"。这与社会政策理论中主张的公民的六项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大》2012,(7):48
城市因建设而美丽,因宜居而乐活近年来,湖州市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为战略目标,立足"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定位,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自"十一五"以来,湖州市更加注重民生为本、民享为先,自觉更新建设理念,坚持做到旧城有机更新与新区加快建设并举、提升城市品位与加快民生改善并举、城市功能完善与城市特色营造并举、历史文  相似文献   

6.
王国生 《政策》2012,(2):4-13
一、关于2011年经济工作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旱涝急转等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主动作为,统筹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新特点。初步  相似文献   

7.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0,(2):52-52
福建今年着重建设"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工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基层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医改。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基础,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狠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勤俭办一切事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注重满足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9月28日,在省政协常委会举办学习讲座上,受邀来豫的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向春玲为大家作了主题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玉龙县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各族民众着想,一切向产业带动发展聚焦,倡行民生为本的工作导向和发展方式,用为民务实的作风和亲民爱民利民的实绩,坚决维护全县和谐稳定大局,全县22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心系群众落实惠民实事玉龙县始终坚持心系群众谋发展、惠民生。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慧军向人民代表郑重承诺了县政府2012年的十件实事,玉龙县积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13.
杜黎明 《思想战线》2012,38(5):110-114
发展民生经济,重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将民生改善诉求融入投资和政府购买决策,民生改善的价值追求就会在社会消费中得以体现,民生经济也就得以持续发展。民生经济促进"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是要在民生改善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是要以民生改善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构筑"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省经贸部门的中心任务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认真实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好字优先、又好又快这一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和提  相似文献   

15.
致力于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一词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把执政目标、工作重点指向民生,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李沧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工作新目标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贯彻实施监督法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民生热点问题评价机制,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撑起了又一道"保护伞"。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民众改革"获得感"钝化是民生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相对不公平、相对不协调造成的。只有把民生持续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把民生公平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把民生协调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树立"共享发展"的"民生政府"理念、建立"科学法治"的"民生政府"体制、强化"公共服务"的"民生政府"职能,建设"民生政府",才能让民众对改革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正>省委、省政府承诺的"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兑现,群众普遍反映不错。小财政办大民生,看来行。从2008年以来,海南就在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发力,将新增财力的六成用于改善民生。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只加不减"。从2011年始,省委、省政府又以"承诺"方式给自己上"紧箍咒":"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每件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让老百姓监督。"问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已成为我省各级党  相似文献   

19.
李强 《今日浙江》2014,(2):10-12
正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爬坡过坎,不进则退。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动把重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上,勇于改革,勇于担当,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促民生改善。在工作中,要坚持以改革为统领,突出一条主线,守住三条"底线"。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守住三条"底线",就是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首往事,日月如梭。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涟水经济不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安东大地政通人和。决定这一切变化的深刻原因之一,是全县各界的高度团结。涟水,是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