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怀柔县尽管不属于中西部地区,但其贫困的特征和中西部地区是一致的,故我们在本文的论证中使用了该县的调查资料,并以此进行比较分析。三、劳动力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的唯一可变资源:对“解释变量”的经济学解释劳动消费比率之所以能够解释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贫困及其水平,主要原因在于贫困地区农户消费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资源禀赋的匾乏,以至农户所拥有的劳动力的数量成为农户经济流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1.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源禀赋贫困地区农户拥有的生产资料很少。在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源禀赋中,耕地基…  相似文献   

2.
张克海 《学习月刊》2010,(20):109-109
今年3月份以来,笔者对沙洋县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走访了财政、民政、信用联社等部门.抽查了140户农户.发现惠农补贴“一折通”发放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项工作存在的利弊做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至11月,宁夏国土开发整治管理局委托宁夏大学对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群众满意度和耕地质量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对象:在项目分布的12县(市、区)及农垦系统6个农场中,选取涵盖整理区中南部海原县、银北平罗县、贺兰县、中部的吴忠市利通区以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垦系统作为调查的区域。调查情况汇总及分析:对宁夏全区4市(县)及农垦系统3个农场的1055家农户进行走访、调查,接受调查的农户中有1037户(占98.3%)愿意支持土地整治工作,由此可见土地整治确为广大农户带来了实惠;调查数据表明: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后,  相似文献   

4.
为了真实了解当前我省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当代贵州杂志社组成的调研组,于11月20日~22日在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南龙乡田坎村进行了逐家逐户的调查。本次调查共走访农户543户,其中有112户农户约1\3的农户家大门紧锁,没有人在家。调查的两天都下着小雨,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户较少,他们往往集中在一家,或看电视、或聊天、或打麻将。实际调查了431户、有596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访谈调查。在样本的选择上,所选择的两个村平均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基本上可以反映我省农村的总体情况。其中,龙广村共有88…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福建省金融机构与农户两个层面的调查,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前,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创新农户信贷担保方式,但是,抵押与质押依然不能成为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主要担保品,农户信贷担保仍以保证与信用贷款为主。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户信贷担保缺失约束农户信贷可得性,农户能提供的有效担保资产较少,弱势农户群体难以获取担保机构与自然人担保。  相似文献   

6.
苑鹏  缪建平  徐仁发 《前线》2011,(4):48-50
密云县委、县政府自2004年以来,举全县之力引导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0年年底,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84家,人社农户占全县农户的78.2%。占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90%以上.遍布全县各个乡村。  相似文献   

7.
一、贞丰县的贫困村的情况 根据贞丰县扶贫办提供的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户属性汇总表统计材料显示:2015年全县贫困户农户总计42726户,总计人数8158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农户为7296户,共计20542人,占到贫困户农户总户数的17.07%:低保贫困户为12750户,共计29219人,占到贫困户农户总户数的29.84%;低保户为22147户,共计31260人,占到贫困户农户总户数的51.83%;五保户为533户,共计567人,  相似文献   

8.
吴艳玲 《奋斗》2006,(4):12-13
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模式.农民脱离了合作社,虽然部分保存了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但改革主要是强调农户自主经营的权利。重新回到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分散经营的个体农业.这种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北票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农民致富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及时组织成立“农户信用联合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农户信用联合体”.就是5—10家农户,按照产业相同、自愿结合、技术互助、贷款互保的原则成立起来的农户合作性经营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温州市为例,选择608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Logistic分析法,对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出意愿与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降低、中青年村民从事第二、三产业比例的增多等体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息息相关;同时,城镇近郊农地流出意愿低于远郊。村平均收入、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有无对参与流转农户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与农户农地流入意愿无显著相关性。而中介组织、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对农地流入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面向市场构筑发达的新型农户家庭经济──农户家庭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杨德农户家庭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户实现小康正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基础所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构筑发达的新型农户家庭经济,对富户裕民,预期实现小康目标具...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2年底,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87.5万亩,涉及农户21.8万户,分别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16.8%和25.4%。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株洲市荷塘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全区绝大多数农民正在由小康向文明富裕目标迈进。但也发现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实力比不上一户农户。据统计,全区43个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万元的村有7个,最少的仅有2000元。城郊村有优越的交通和流通优势,照理,无论是农户经济,还是村级集体经济,都应该发展良好。然而,有些地方为何会出现“民富村穷”的反差现象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政策原因:分得不尽.统得过死。农村改革初期,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操之过急,以…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公路的养护全部由政府“埋单”吗?如何跳出“修了烂、烂了补”的怪圈?南部县的“认树养路”模式给出了答案:村道两旁种果树、经济作物,收益归农户.但该农户也要承担此段路的管护责任。  相似文献   

15.
根据717份有关农户社会资本的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户中血缘社会资本浓厚;合作意愿较强,但合作能力不足;农户中有良好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资本既能激发农民的合作意愿,又能增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对建设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平汉 《党史文苑》2014,(12):32-38
1956年4月29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12月.全国农村96.3%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初级社者占农户总数的8.5%。高级社者占87.8%.意味着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但是在初级社到高级神的转变过程中。南于相当多的初级社还来不及巩固,就匆匆忙忙地转为高级社,甚至还有未经初级社阶段,而直接由互助组进入高级社:再加上经营管理、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引发了1956年底至1957年春部分地区农民闹退社闹粮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农户家庭整体的视角,通过农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提出农业人力资本类型、数量和形成对农户家庭职业农民化水平的多重影响效应,以成都市346户农户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农户家庭职业农民化水平并不是完全性正向作用,农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类型和数量效应的正向作用相对显著,形成效应不显著;家庭农业收入比对农户家庭职业农民化水平呈现正向作用;成都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县域上未呈现出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53年,中共中央在领导组织互助合作时,提出了“从小农经济的生产现状出发”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很快被批评为“言不及义”,“想从小农经济作文章”,在发展初级社的问题上初步反映了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本文试图对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变化作一历史考察。1952年,我国农业互助组发展到802.6万个,参加互助组的户数4536.4万户,入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已经由1951年的19.2%,增加到39.9%。互助组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许多临时件季节性的互助组转变成了常年互助组。1952年共有常年互助组175.6万个,参加农户为114…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劳动者的素质潜能逐步转化成实际生产效率,经营能力的高低和劳动质量的优劣也明显反映到家庭收入水平上。随着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显著增大。以我们所调查的万载县三兴乡为例,1992年到1997年短短几年时间里,大约有20%的农户从年人均收入纯700元猛增至4000元以上,65%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上升到1000元以上,有15%左右农户仍然处于相对贫困之中。为什么在相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农户之间的收入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异?一…  相似文献   

20.
大关县天农蔬菜产销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肉禽蔬菜基地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07年,全县蔬菜产量6.02万吨,产值56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元。全县主要实施冬季农业开发的5个乡镇共19个村160余个村民小组,1.8万农户7.4万人,人均增收7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