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军在金化西边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战士邱少云,为了保全整体,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壮烈地牺牲了自己。邱少云是志愿军伟大的战士,是祖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子弟。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敌人阵地附近去埋伏,等第二天晚上发起战斗的时候,好突然去消灭敌人。他们埋伏的地方,在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离山顶上的敌人只有六十公尺。要在这里埋伏二十多个钟头,实在是不容易的。昨天,从这里飞出一只野鸡,敌人还连格夹炮地打了半天。邱少云等趁着天黑,摸到了这里,他们分成小组,散布开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茅草,凉风…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牺牲已半个多世纪了。尽管人们对烈士的事迹已是耳熟能详,但邱少云的战友、曾亲眼目睹邱少云牺牲经过的安徽省水利厅水安总公司退休干部丁培贤的讲述,仍让人觉得惨烈、悲壮、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3.
1952年7月,朝鲜战场,敌人开始了秋季攻势,占据了三九一高地。三九一高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军攻占它,可以保证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志愿军指挥部决定以邱少云所在的九连为主,组成500人的加强连,完成夺取三九一高地的潜伏作战任务。 10月11日晚7点,潜伏部队从离三九一高地500米的地方出发,运动到距敌60米远的地点潜伏下来,邱少云和战友李士虎、李元兴三人  相似文献   

4.
正在重庆市铜梁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前的悼念广场上,一尊手持钢枪、神情坚毅的年轻战士塑像引人注目,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邱少云烈士。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少云镇少云村)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中,邱少云作战勇敢。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带病参战,  相似文献   

5.
我是安徽省阜阳县插花人,是喝着淮河水长大的农村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的炸弹已扔到了我国土地上,人民刚刚获得解放,过上好日子,又被破坏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积极要求参军参战.1951年我与邱少云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三营九连,不同的是,他是一排三班的爆破手,我是三排五班的机枪手.3月25日,我与邱少云一起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跨过了鸭绿江,从我国安东(今丹东)入朝参战.记忆中,邱少云个头不高,体态微胖,是个来自四川的兵.平日里,他话语不多,却很爱学习,且非常刻苦.他要求自己每天学写一个"班"的字(12个),没有纸笔,就拿树枝在地上划,在雪地里写,很快便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三个月后他就能够书写简单的家书了.  相似文献   

6.
丁瑜  春梅  大军 《党史文汇》2011,(12):43-45
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叫李国平,是目前河南省健在的16名老红军之一,也是全程走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之一。老人原籍四川达县,现家住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硕,对半个世纪前的往事永远难以忘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战友的相救,他早已牺牲在大雪山上了。  相似文献   

7.
政治部干事刨根问底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时年26岁的邱少云随所在的三营500多人,奉命潜入上甘岭右翼阵地"三九一"高地前的开阔地里。在潜伏过程中,邱少云被美军盲目发射的燃烧弹烧着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8.
政治部干事刨根问底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从川军里解放过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邱少云,随所在的三营500多人,奉命于11日晚潜入上甘岭右翼阵地"三九一"高地前的开阔地里。在潜伏过程中,邱少云被  相似文献   

9.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2):58-59
经历过抗日战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当过造反派,见过毛主席,粟远奎一生跌跌撞撞,精力旺盛。他拿着一把扇子,一边使劲扇风,一边对周围的一帮老人“战友”说:“生命不息,索赔不止.”这是他余生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提起黄涛编辑家.首先想到的是由他主持编辑的《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朱德的扁担》等收入中小学课本且脍炙人口的知名作品,近日从媒体上了解他的事迹后,这位老人身上那种荡气回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本文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英雄事迹中彰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分析,重点探究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蒋颖 《支部生活》2014,(3):39-40
他的经历.像一本厚重的史书;他的步履.记录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他的生命,已深深融入百年岁月中。几个月前,谭碧波老人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寿辰。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身体依然硬朗,每天坚持上下4层楼到翠湖边散步。讲起当年的故事,老人充满感情,声音洪亮,思维相当清晰:逃离封建家庭的青葱少年,为追寻真理不畏艰险的勇敢青年,投身革命救国救民的热  相似文献   

13.
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在回忆他的过去时感慨万千:和他一同入朝作战的战友如今已所剩无几了,他的很多战友  相似文献   

14.
杨荣是中国工商银行金昌分行工会办公室主任,他个子不高,瘦小的身板略显单薄却又十分精干,一双弯弯的眼睛嵌在小麦色的国字脸上,显得格外有神,年逾半百,却依然满头乌发,步伐轻盈…… 在杨荣眼中,他与张永忠之间是再平常不过的战友情,“我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我只是在战友遭遇人生厄运,进退维谷之时,尽自己所能,搀扶他走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路,因为我说过,我是他的眼!”  相似文献   

15.
浩荡亲情     
北原 《新长征》2006,(8):60-61
朱国明,今年79岁了,身体十分硬朗。老人这辈子也没离开过家乡——锦州市古塔区五姓屯,因为这里埋葬着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自己生死相交的战友。58年来,他和他的一家人守护着坟墓,为它树碑,为它填土,为它除草,为它奔走,还因为这坟与烈士的亲人成为了亲人。  相似文献   

16.
记得征集抗美援朝文物时,在陈光钟烈士生前战友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烈士的遗孀黄嫩妹。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十分瘦小、脊柱弯曲几乎成90度的七旬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人从里屋捧出了一个军用水壶。这是一个在战场上摔瘪了、外层已经磨的发白但依然十分坚固的水壶。老人轻轻地摩娑着水壶,手微微地颤抖着。50年了,为了那一夜的夫妻恩情,  相似文献   

17.
凡是看过<董存瑞>电影的,都不会忘记那高潮的一幕……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响导火索,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用身体做支架,用血肉之躯为战友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董存瑞精神一直成为鼓舞中华儿女几代人的精神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董存瑞精神,已成为当前交给我们的重任.在河北省隆化县董存瑞牺牲地,有一位已经75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地奋斗在弘扬存瑞精神的阵地上,他就是原董存瑞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吕小山同志.  相似文献   

18.
我叫徐萌,来自东直门街道。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位上过电视、登过报纸、感动过东城,影响了北京的指路大王,他的名字叫谢亮。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用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个信念,在3000多个日子里,为他人义务指路,提供帮助。如今,年过八旬的谢亮依然天天拎着书包、拿着水壶,走到街头义务指路,不同的是在他的身边多了许多和他一样的人,谢亮义务指路队的队员们。  相似文献   

19.
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为了祖国、为了世界和平,英勇牺牲在朝鲜的土地上。50年后,一位老人含泪讲述《我护送英雄遗体回祖国》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刘永生  步平 《湘潮》2012,(5):17-20
提起勇猛善战的钟伟,苏北淮安、涟水一带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活灵活现地讲述当年他和他带领的部队沉重打击日本鬼子和伪军的故事。战友们说:"在苏北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