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梅 《前沿》2005,(2):81-82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破碎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 极易造成他们动机与目标无法实现与满足的挫折情境。挫折情境的产生, 对挫折耐受力较强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一般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心理平衡, 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弱或极差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则会被挫折情境所困扰, 从而使自身人格变态与心理失衡。离异家庭子女得到同伴间的支持越多心理问题就越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婚姻观念的转变和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人数目益增多,离异家庭大学生所经历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大学生更为激烈,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解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大学生进行测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离异家庭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引起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变化 ,包括离异家庭的增多 ,而家庭离异受伤害最大的是子女。本文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关怀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通过深入了解情况 ,启发主体自觉和用集体力量温暖感化等方法帮助父母离异学生重建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自尊心、自我概念、自信心量表考察了父母离异青少年自我心理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父母离异学生自尊心的发展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学生的发展水平 ,父母离异的男生与女生自尊心的发展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在主体自我、镜像自我的发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自信心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文章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家庭因素。与此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而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因素则不容忽视。首先,身心状况欠佳的特殊青少年自杀几率较高,这类青少年在家庭中扮演着特殊牺牲者或家庭替罪羊的角色,其他家庭成员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助推其自杀行为。其次,家庭中的代际病态和隔代抚养现象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正常的代际关系和由第一代抚养第三代的反常家庭氛围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正相关因素。此外,家庭纠纷和人际矛盾也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关,是青少年反常自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消极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消极的家庭特征、不良的家庭教育、贫困的家庭经济、不当的授乳时期、家庭不和睦、家庭结构不完整等,并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炜 《人民论坛》2012,(17):138-139
青少年道德缺失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一些青少年存在信仰危机、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行为失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监护责任的履行、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等家庭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便从家庭层面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0,(11):40-40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享有定期探望子女的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中国离异家庭的增多,探视权的问题被提上了《婚姻法》的修改日程。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最近10年来,中国每年的结婚人数缓慢下降,从1990年的1897万人下降到1998年的1773万人;而离婚率则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0年占总人口的1.4‰提高到1998年的1.9‰,现在的离婚人数比10年前增加了60万。不少离异家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拒绝或不合理限…  相似文献   

10.
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财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熙海 《理论月刊》2005,(5):120-122
目前社会上离异家庭数量呈上升趋势,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庞大、地位特殊,其财产权的保护问题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财产权利保护为主线,分析了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正当性,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保护规则,父母代管未成年人财产的管理权限、责任以及如何加强对管理人的监督等,并针对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拖欠日益严重的事实,提出了未成年人抚养费一次性支付制度,及其对抚养费的支付、使用、管理、监督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并逐渐走向身心成熟的关键时期,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出现身体印象偏差,导致苦恼、焦虑和人生满意度下降,给他们的成长适应造成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自我发展的安全基地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身体印象,使其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原因和目的。具体分析了家庭及其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家庭功能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汪慧 《青年论坛》2009,(1):30-35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下而上地发展壮大。回顾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未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点带面,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模式不断扩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消除对心理健康的误解;加强对外交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不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影响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的家庭模式有 :父母认知水平较低型、父母粗暴争吵型、感情失衡型、单亲家庭型、其他亲属代养型。这些家庭模式易形成溺爱、保护过度、要求过严、放任不管等教养方式 ,从而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 ,必须从“家庭”这一源头着手。家庭心理治疗是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珺 《中国青年研究》2020,(5):114-118,106
当前,全球近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青少年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本现状、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系及青少年心理成长阶段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服务供给等方面来建立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婵 《青年论坛》2005,(1):19-20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有心理障碍者逐年呈上升趋势。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就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科学标准 ,找准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人格建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指向与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从基本性质上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抵御性和发展性的心理服务.而不仅仅是治疗性或矫正性的心理服务。治疗和矫正是消极和被动的。只有抵御和发展才具有积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误区和偏差。走向健康发展道路.首要的是要引入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的定位首先应是面对全体学生,其目标和意义主要在于促进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矫治心理障碍与疾病。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城市化引发家庭问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在许多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的消极因素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极为不利。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人口流动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对未成年人正常的教育功能,而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失误与家庭文化冲突则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不能忽视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