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应邀于1987年9月对联邦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注意,二千四百余名各国记者前去采访。尽管东西方舆论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各自的评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联邦德国,是两德关系史上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分为二的,两国不仅社会制度不同,而且分属于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国长达1,738公里的边界线是东西欧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斯文·赫定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涯一般了解甚少。在斯文·赫定的探险生涯中,作为瑞典人他努力地在英国、俄国与德国这三个欧洲大国之间周旋。赫定需要英俄两国的帮助以进行中亚探险,但是由于在政治和感情上更同情德国,他最终失去了前者的信任。赫定的探险活动紧密地与德国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他与希特勒和纳粹的密切关系饱受西方同行的批评。赫定的政治选择对他的科学研究和个人声誉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时雨编 《德国研究》2014,(1):117-124
1月7日德国首份华人德文报纸《德中汇报》刊登对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就中德关系等进行的采访,史大使就文化交流和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德友谊等方面谈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欣 《德国研究》2002,17(1):75-77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在德语初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以具体教学实践中语音、单词书写及构词方面的实例 ,指出在德语教学和学习中 ,适当进行德英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泰、德貿易關系可远溯至19世紀的情况,当时汉堡,不來梅和律貝克三个“汉斯”(卽德国人)市鎭在1858年与暹罗王国签訂了第一个商业協定。这一年仅有三艘船从汉堡开往曼谷,但不久貿易有了显著进展。在1860年,开往曼谷港的船只不下40艘。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甚至那个历史上保持内向性、几世紀以来只關心欧洲問題的普魯士  相似文献   

6.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03,18(3):7-12
德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深刻危机。文章试图在跨大西洋关系的框架内探讨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分析德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德俄(苏)关系的发展史中,曾有过"亲密无间"的阶段,也有过"流血拼杀"的时期。围绕着国家与民族利益,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时紧时松,循环往复。从德俄(苏)两国的地理位置、民族传统和历史经验来看,德俄关系不是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而始终是一种影响全欧乃至世界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 1972年以来德中经济关系的发展及现状 ,特别分析了欧盟与中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所取得的结果 ,对德中贸易与投资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董礼胜  胡志芳 《欧洲研究》2006,24(6):119-135
1970年代末,由于面临着国内外的一系列问题,西方各国相继推行政府改革,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高速发展。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欧盟的主要成员国都采用了“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模式,但改革特点又不尽相同。进入新的世纪,这三国又转向了新的改革重点和措施,即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包括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其中,对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改革也贯穿于此轮改革的整个过程。最后,本文归纳总结了三国的实践经验,这对于我国政府改革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朱宇方 《德国研究》2002,17(1):13-17
德国现任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于 2 0 0 1年 10月 31日至 11月 2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中德双方就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法制国家对话、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以及在环保、科技、发展和文化方面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人权问题的淡化以及在经济合作上的巨大收获是施罗德此次访华最令人瞩目之处。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德国的北约战略呈现一种基调未变、自主性增强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德国继续将北约视作本国安全的基本工具,在美国和欧洲大陆盟国间维持一种稍微"亲美"的大体均衡;另一方面,随着安全情势的整体好转,德国基于本国立场,逐步构筑一种相对独立、扩大发言权的同盟战略姿态。在同盟内部,历任德国总理都重视同美国维系总体上的合作关系,但在诸如伊拉克战争等域外行动问题上,德美关系也曾纷争不断,甚至严重恶化,其负面效应尽显。德国的北约战略处于一种本国诉求提升、能力略显不足而又依赖于美国的有限运作空间,德美安全关系继续保持一种美国占据主动权的不均衡态势。  相似文献   

12.
周红 《德国研究》2006,21(4):16-21
本文以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为背景,探讨德①美关系互动的主要特征。两极国际格局下德美关系经历了从依附到被依附、到中间冷淡、再到后来双方共求合作这样一条发展脉络。当然从历史发展的主线来看,战后的德美关系仍然是一种主仆依附关系,随着西德经济实力的提升、外交政策的更新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退,两极国际格局开始发生衰变,由此也导致了两国关系逐步开始发生变化,德国力求完全打破对美国的依附关系,而建立一种相对平等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德国与俄罗斯两个地理上接近的欧洲大国,都曾处于欧洲重大事件的中心,都对欧洲大陆和世界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二战后,虽然德俄在一些问题上始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但德国历届政府总体上力求与俄罗斯和平共处,致力于构建务实友好的伙伴关系。乌克兰危机之后的德俄关系处于新的十字路口,面临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德—汉(—英、—俄、—日)辞典中,专业术语的跨文化问题。指出如何注意德语语种的一些文化特征,如何弄清德文专业术语的确切区分。同时,还强调论述了开展多语种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德国学者谈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及德中关系殷寿征1996年7月和9月,我在德国拜访了科隆大学的林克教授和波恩大学教授、德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凯泽尔先生,他们就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以及德中关系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现介绍如下:一、德国的外交政策:凯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德占胶澳事件这一个案入手,分析了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互相争斗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指出:德占胶澳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不论负面的还是正面的,都应放在近代中外经济的侵略与反侵略这个基本格局下考察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一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得极为三心二意。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第二次连任首相后,确定于2016年6月23日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问题进行全民公投。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因循解释路径对二者关系中的传统与困境因素展开研究。在困境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且具有延续性。在传统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疑欧主义立场,但对于英欧关系中的亲欧逻辑关注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更多地着力于这一视角,如英国的欧洲属性以及发展视野下的英国和欧洲身份内涵的界定等。此外,由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困境还体现在制度的差异上,英欧关系研究还可围绕英国的制度文化以及相应的民族精神特质展开。  相似文献   

18.
19.
圣女贞德     
《法国研究》2006,(1):23-23
让娜·达克也叫“奥尔良少女”(1412-1431).让娜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她从来没有做过牧羊女,1425年,让娜听到“上帝的召唤”,让她去救当时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那时查理七世的王位受到英国侵略者的颠覆。  相似文献   

20.
访民德随感     
一、实现了一个心愿什么时候能到德国去看一看,这是我早已孕育在心头愿望,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德意志民族是勤劳能干的民族。马克思、恩格斯是德意志民族的儿子。德国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优秀人物,如资产阶级改革家路德,农民战争领导人闵采尔;古典文学家歌德、席勒;革命文学家海涅;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卡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台尔曼,等等。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员,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