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为了确保被告人行使其辩护权,对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可为其指定辩护人,以维护被告的合法权利。 但是,有的审判人员在审判实践中错误地认为,凡是大型的公开审判,有公诉人就应有辩护人,否则  相似文献   

2.
从一九七八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各地人民法院认真执行宪法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的规定。特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布以后,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公开审判了一百起刑事案件。其中正副院长亲自公开审理的二十件,有辩护人为被告辩护的三十九件。通过公开审判,使审判人员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法警,经常为刑庭公开审判提押被告人。我认为在庭审中,审判长传唤被告人到庭受审应有一个统一的、合法的传令。现在传令不一,如有的唤“法警,将被告人×××押解到庭”;有的唤“将被告  相似文献   

4.
因为工作关系,最近我在一些地方旁听了几次公开审判。现就自己的感触,提出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审判工作的准备工作不扎实,在开庭审判时造成被动。公开审判搞的好不好,与庭审前的准备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扎实,不仅影响庭审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容易把问题搞错,出现被动。如有的审判人员在庭审中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有的把不应公开审判的案件(主要案情是阴私性质)公开审判了;有的把被告人的籍贯和住址搞错,甚至把关系到能不能进行公开审判的  相似文献   

5.
李兵 《人民司法》2023,(32):23-25
<正>【裁判要旨】既存在不公开审理情形,也存在公开审理情形的,对符合不公开审理规定的犯罪事实部分,不公开审理,其他犯罪事实部分公开审理。因部分犯罪事实符合不公开审理规定而全案不公开审理的,违反公开审判原则,审判程序违法,原则上应当发回重审。大要案件、敏感案件、涉黑恶案件、死刑案件,以及轻罪符合不公开审判规定、重罪符合公开审判规定的案件,从犯犯罪事实符合不公开审判规定、主犯犯罪事实符合公开审判规定的案件,公开审判原则均应严格执行、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施“两法”的需要,去年十月我县建立了法律顾问处,已配备干部二名。一个多月来已出庭九次为刑事被告辩护,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正确、合法的判处案件起了应有的作用,对参加旁听的群众也是实际的法纪教育。群众对公开审判反映良好。说:“通过公开审判犯罪事实越辩越清,情节越辩越明,这样可以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7.
死刑案件公开审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死刑案件审判的是最严重的刑事犯罪,公开审判是司法公正最重要的保证,死刑案件的公开审判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解读联合国有关机构对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的要求,提出了公开审判在权利和义务层面的性质,分析了死刑案件公开审判要求的特殊性,介绍了国外在死刑案件公开审判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和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是否享有调查、取证权,对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目前的看法不尽一致,关键是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规定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认为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不享有调查、取证权;二、认为可以补证,即律师可以通过调查,补充一些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材料;三、认为被告的代理律师能否取证要看具体情况,主要证据不足的不得取证,一般的问题可以调查和取证;四、认为行政诉讼法中被告代理律师享  相似文献   

9.
去年,一些基层人民法院在实施刑事诉讼法的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在开庭前对案件进行了实体审理,搞了“预演”,然后再拿到法庭上公开审判。这种作法,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至今仍有些同志继续沿用这种作法,认为开庭前不审一遍“不放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露和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震慑坏人,教育群众,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公开审判了两起拐卖人口案。这两起拐卖人口案件共有六名被告。他们共拐卖儿童十名,妇女二名,搞得人心惶惶,给受害者家庭造成无限的痛苦,严重破坏了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1.
1999年4月25日早9时,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里坐无虚席.这里正在对辽宁省抚顺县委书记李显英被杀案进行公开审判.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开庭审理,五名被告犯罪事实完全清楚,犯罪证据确凿如山,雇佣杀手谋杀县委书记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2.
民俗习惯的理性解读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原、被告系邻居,原告以被告家在建的屋顶高于自家的屋顶而认为被告家会占尽风水,并可能对自家带来不吉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拆低被告家的屋梁。对此,有人认为被告完全有权自由决定自家房屋的建造,被告的行为没有侵害原告的一草一木,没有  相似文献   

13.
山东、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据青岛市公安局报告,该市北区人民法院于三月二十八日公开审判甄勇聚众斗殴一案时,发生了被告同伙李志诚等十几人大闹法庭的严重事件。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委极为重视,当晚召开会议,决定将参加闹事的全部抓起来。已逮捕了李志诚等十二人。又据陕西省洋县人民法院审判员王天柱同志反映,该县法院于四月三日公开审判强志恒伤害一案时,发生了草坝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志刚等人聚众冲砸法庭、殴打审判人员和原告的严重事件。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曾于四月二十一日函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抓紧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 刑事被告有无举证责任,目前在我国诉讼法学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刑事被告应无举证责任。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保护被告合法利  相似文献   

15.
去年正式实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来,我省各级法院对大多数依法应该实行公开审判的案件,进行了公开审判。在公开审判中,执行了辩护制度。实践证明,辩护制度有助于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而又慎密地审判案件;有助于被告人认罪服判,接受应得的惩处;有助于对群众进行法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实践也证明,在公开审判的一些案件中,存在“你辩你的,我判我的”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对这个问题,旁听群众有意见,辩护人有看法,审判员和陪审员也认为不对,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违心地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公开审判的刑事案件,在开庭前,法院内部实际存在的院长、庭长审批案件的制度已经起了作用,案件的判决已经由院长、庭长事先作出了决定。因此,公开审理中,无论被告人或者他的辩护人按照事实和法律所作的辩护多么有理、有力,法庭仍然只能按照开庭前院长、庭长审批的决定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16.
《人民司法》编辑部:《人民司法》八○年第九期刊登的《旁听公开审判中所感到的》一文中所反映的问题,有不实之处,如说:“海军军事法院在今年四月公审的薛增立行凶杀人一案,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中被告认罪态度时,将有证在案,本人亦供认不讳(hui)念成了‘供认不违(讳)’。辩护人在辩护时,也念了个‘供认不违’。审判长当庭宣告判决时,又再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与公开审判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新闻媒体对公开审判活动的传播,提高了国民的法律意识,促进了公开审判原则的贯彻,促进了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司法体制的改革。但是新闻媒体有的传播也对审判独立和司法公正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公开审判与新闻舆论的关系,是摆在我们...  相似文献   

18.
公开审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法院审判活动的重心。但据调查,目前有些基层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民事案件,大约只占审结案件的8%。最近,最高人民法院任建新院长在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审判制度,指出:“相当一部分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公开审理的,没有公开审理,有些案件虽然公开审理了,也常常流于形式。”本文试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对执行民事案件公开审判原则(以下简称公开审判原则),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公开审判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公开审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程序操作上的误区,致使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仍处在缓慢的摸索阶段,影响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正确理解公开审判原则理论,切实纠正影响公开审  相似文献   

20.
知难而进     
从今年元旦起,全国施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四月十六日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批准公、检、法三家在今年内分期分拙全面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规划。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要以公开审判为重心,积极开展刑事审判活动。一些同志,特别是那些正在为搞好公开审判,怀抱满腔热情,不辞日夜辛劳的同志,不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