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忠"与人的修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要求,"忠"又与其他的价值要求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价值文化。在所有的价值规范中,"忠"既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高的精神价值存在,对一些人的敬仰乃至神化的关键一点就是其对"忠"的践行。"忠"是人人都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最高统治者,所以"忠"的主体和客体有时也要发生相互转化,应该说,这是中国"忠"文化的一大特点。而也正是由于"忠"本身的独特,使其构成了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2.
姜文明 《理论月刊》2013,(1):155-158
俭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重要道德价值,节俭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俭作为一种生存理性,是人类永恒的美德。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俭德在继承传统俭德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责任,是现代俭德的出发点;公德,体现了俭德规范领域的扩展;生活方式,是俭德的现代诠释;节俭标准则是俭德不可或缺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条重要德目,是千百年来备受中华民族关注的一项重要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以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为准则进行自律和他律的一种道德法则。不过,在中国古代早期文献中,“诚”、“信”二字最先并未连在一起使用。在《说文》中,许慎把“信”归入“人部”,因为在许慎看来,“人,天地之性最贵  相似文献   

4.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也是世界各国中最不缺伦理道德资源的国家。但中国目前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前中国道德危机主要还不是发生在"私德"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发生在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性道德的"公德"领域。历史上中国最不缺乏、最完备的是"私德",而现时代我们最缺的是"公德",人们广泛议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事实上是"公德"的危机。中国人过去拥有的"德"与当前中国人所缺的"德",事实上不是同一个"德"。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文明国家都将诚信作为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尽管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对诚信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其要义是一致的。"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  相似文献   

7.
谈诚信     
沈壮海 《政策》2002,(5):28-2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说文》以“诚”、“信”互训,谓“诚,信也”、“信,诚也”。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里,诚信作为一种规范,通用于个体、家庭、朋友、国家乃至国与国之间,被赋予修身成人、立民强国的重要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精神之代表的儒学,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哲学,或者说,是一种道德的形上学。因此,探讨儒学的道德精神,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视角。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儒学的道德精神。一、“成德之教”———儒学的理论出发点西方人也讲成德,也有道德学、伦理学,但其入手处,却是一种知识的眼光。比如西方哲学教人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叫“知识即美德”,在对德的理解上,是很具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总要对“善”下一个抽象的定义,论证道德的合法性,也表现了这种思想。孔子…  相似文献   

9.
黄正华 《求索》2023,(4):59-69
信任是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尽管一般认为,信任具有道德意蕴,它是一种美德,但与其他美德不同。首先,一个人的不同信任行为的道德性大致是稳定的,而不同人的信任行为的道德性也难以从信任水平的高低来比较。其次,尽管个人努力对信任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不如它在其他美德养成中的作用大。同时,与其他美德不同,相比于情感因素,信任行为受理性因素的影响更大。正因如此,一些学者主张不把信任看作美德,不把信任行为看作道德行为,而把它看作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0.
“德不责众”是我杜撰的一个新词儿。所谓“德不责众”显然从“法不责众”比附而来.是说这样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个体角度说,明知一种行为背离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却明知故犯、照样去做;从社会角度说.是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不作道德谴责.对其听之任之、麻木不仁。个体的背德行为根源于从众心理和社会的“德不责众”的道德评判现象。  相似文献   

11.
当今,法律可否用以辅助道德实施以再造新的道德风貌,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事实上,在古代社会,运用法律促使道德实施行为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仁义礼乐皆出于法。”(《管子·任法》)不过,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可分为法、律、令三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这样,以“法”辅“德”的方式亦就呈现多样化。一 道德法律化。是指把德目写进法律条文,用法律形式迫使人们去践履。在中国古代,将道德法律化,以强化人们对道德的自觉,这在许多…  相似文献   

12.
喻文德 《桂海论丛》2007,23(5):32-34
美德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美德的崇高性表现为对人的情感欲望和生命的超越.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美德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价值预设.因此,美德是一种精英道德和情境道德,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道德建设应以底线道德为起点,以美德为归宿,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耻”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目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家庭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周艳萍,田振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家庭道德建设的目标,它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有机整...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由整体、美德到个体、功利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生活背景的变化和人的地位、生活目的的转变,并且表现出了"物化"、非道德化和过度的个体功利主义等偏颇性.从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事实和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需要等角度看,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的应然抉择是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在人财物等方面作一定程度的倾斜。不过,这种倾斜不仅仅是一种优惠,也是一种道义要求的利益补偿。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论证这种补偿的伦理依据。  一 德福一致与西部开发中的利益补偿 德福一致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绝大多数道德理论、政治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或追求的价值目标,尽管他们各自阐述问题的具体方式、内容或合理程度不同。在我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思想一直是有德则有福、无德则无福的德福一致论…  相似文献   

17.
潘道津 《群众》2011,(7):83-83
雅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价值取向,属于美德范畴。古代历史上有过不少关于雅量的故事,限于明君贤臣。一个人有没有雅量,重在内心自觉,而非外力强制。长期以来,学者都会把顶尖的政治人物理想化为道德楷模,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领导者职务越高,越是要开阔胸襟气度、加强党性修养、优化思维方式、完善人格修养,也就是要有雅量。  相似文献   

18.
钱伟 《求索》2008,(10):107-109
在存在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既是一种哲学存在,又是一种价值存在和道德存在。作为一种哲学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语境是从斗争哲学向“和”哲学的转变;作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依据是人对人本质的追求;作为一种道德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趋动力是向“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莉莉 《小康》2012,(8):94
"社会道德的提升和发展完全靠灌输式已经没有生命力了,一定要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文化现象,只有通过道德的自觉才能够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信仰和道德操守"《小康》: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清现象"多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您认为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德清而不是其他地方?张晓强:这种现象出现在德清,不仅在于民风淳朴,追溯当地整个历史脉络来看,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态势,首先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作为支撑。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清在物质和精神之间找到了平衡,从而能够协调发展。"德清现象"不是刻意打造出来的,而是源于当地百姓对社会道德问  相似文献   

20.
儒家形而上学的精神宇宙,始终是由道德理性的价值之光所烛照的。这一理趣乃集中表现在《中庸》所谓"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的命题中,而作为儒家形而上学之最高理念的"中"或者"中道"的本体论确证,乃是由自我立法的价值主体来完成的。这一基于价值理性的形而上学,显然同以认知理性为基础的形而上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