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多动症是指患儿行为表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并有知觉认识障碍,时常多动多语,浮躁不宁,乖僻莽撞,舛骛不驯,因此常常不守纪律和制约,甚则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等。不仅直接影响患儿的学习成绩,而且导致少年犯罪;有些到成年后影响学业和就业,社会适应性不强,甚则转换其他精神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范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研究监狱这一特定条件下的犯罪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指导管教干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感化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国内比较少见,特别缺乏沿海开放地区的有关研究报告。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对广东省少管所的41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测评,拟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岳阳市郊区在“严打”中处理违法犯罪青少年三百一十六人,占全区青少年总人数的万分之六十一。一九八五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五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65.4%,比一九八四年上升12.9%。一九八六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六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76.8%,比一九八五年上升11.3%。该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增多,低龄比例增大。据统计,在抓获的犯罪成员中,在校学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其特有的社会性、心理性和生理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其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青少年矫正个案为例,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理论阐释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一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实践经验支持、工作理念模糊、社工与司法人员职责模糊进行了深入剖析,建议从倡导社区矫正立法、强化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推动矫正向预防改变入手,来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插班生多为智障儿童,年龄一般在10岁以上,他们由于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学习生活而转学到了培智学校。相对于一开始便就读于培智学校,已基本适应学校生活的智障儿童,这部分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敏感、爱哭,易怒,注意力稳定性极差、多动、自控能力差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挑战在于,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首先要确立青少年有其自我成长发展的权利,成人社会必须依照这种需求而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指保护教养)以使这种权利得以践行。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围绕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去建构各自福利性未成年人年刑事司法,并形成了不同的福利模式,我国福利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立法设计、执法机制以及社会环境都还有较大差距,应荡涤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趋紧的迷思,凝聚以儿童最佳利益为中心的共识,确立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专业化司法等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健全成长的福利教育法模式。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树华 《公安学刊》2000,12(3):15-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界定的有两个方面问题 ,即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围的界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社会学或犯罪学用语。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上限为18岁 ,下限为6岁开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有四方面主要特点。(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  相似文献   

9.
对1984年全国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意识的形成所受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居住条件为1.5296,个人气质为2.7563,学校教育状况为5.4025,个人挫折为8.5626,好友影响为8.9702,社会文化影响为9.2995,工作单位状况为13.7670,本人基本情况为22.7796,家庭影响为23.8804。(北京《犯罪心理学讲座汇编》296页)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它因素的影响。家庭能否起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它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就是本文力图解答的问题。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而且,在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国际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际上有社会学者把它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同样令人忧虑。近些年来的犯罪情况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未成年人(18岁以下)犯罪在我国犯罪成员比例中占较大比重,且有犯罪年龄提前和犯罪数量继续增长的趋势。1988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比  相似文献   

11.
一、残疾青少年个性特征的讨论 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残疾将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能使他们无法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活动。此外,有证据表明:残疾青少年极有可能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因此,不难理解,同那些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残疾青少年将表现出不寻常的个性特征。虽然,我们在这一专题上用的笔墨都趋于证实这样一种假设(即残疾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显得依赖性重、更焦虑不安而且缺乏自尊),但是,人们仍然难以准确地把握下列三方面的问题:(a)残疾青少年表现出哪些个性特征;(b)这些特征具有多大的份量和普遍性;(c)这些特征同他们日常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人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十全十美,而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包括;缺乏足够的客观尺度,无法确定各项研究指标的信度;无法控制受试者的有关人口统计变量;无法对残疾  相似文献   

12.
城市犯罪是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而急剧增长的城市问题。我国城市犯罪的研究虽起点晚,但成果累累。表现在对城市犯罪状况研究方向,分析了90年代城市犯罪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城市犯罪随社会转型而增长,外来人口是城市犯罪的重要人口,青少年是城市犯罪的主要人员,财产是城市犯罪的主要目标,共同犯罪是城市犯罪的重要形式,暴力是城市犯罪的重要手段,认为城市犯罪的一般成因主要有:城市生活的差异性导致心理的不平衡,金钱成为城市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淡漠的市民关系为越轨行为提供条件;在城市犯罪的控制策略方向提出,应加强外来人口、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强化城市居民的被害意识,通过环境设计建设以提高社区威慑防范能力。目前我国在城市犯罪研究不存在一些问题,对犯罪成因和犯罪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粗浅苍白,研究手段比较单一,实地研究手段少,研究不深入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德国刑事犯罪现状与对策措施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刑事犯罪主要表现在 :外国人犯罪大量增加 ;汽车被盗案件突出 ;有组织犯罪存在问题较多 ;移民犯罪增多 ;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其预防犯罪的主要措施有 :政府重视研究机构成果的吸收和运用 ;普遍建立预防犯罪机构 ;重视对欧共体跨国犯罪的处置 ;及时调整法律手段 ,适应犯罪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台湾青少年犯罪概况》(《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一文中,已经概要地介绍了台湾青少年犯罪的严重发展情况,下面再列二表加以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 2 0 0 1年确定为“精神卫生年” ,2 0 0 1年 4月 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 ,口号是“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这个主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有现实意义。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是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 ,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各类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等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 ,世界上约有 1 7%~ 2 2 %的儿童青少年受到发育、情感、行为和学业问题的困扰。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又如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青春期心理危机、性心理障碍、各种神经征、青春期精神…  相似文献   

16.
7月 15日至 2 3日 ,由我校与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组织的儿童安全自护展暨中英青少年犯罪研讨会隆重举行。该项活动旨在通过展览、学术研讨等形式 ,唤起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视 ,帮助孩子们知法懂法 ,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特别是防范未成年人参与犯罪。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沙利文、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张黎群、我校常务副校长李长群及来自中英两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专家、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出席了 7月15日举行的开幕式 ,沙利文参赞、李长群副校长致辞并为开幕式剪彩。展厅设在北京市少年宫的儿童安全自护展主要面向 10…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占很大比重,犯罪人数的增减和案件数量的升降无不伴随青少年犯罪的变化而变化。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和研究,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河南省青少年犯罪概况建国以来,河南省青少年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9年以前,整个社会发案率,青少年犯罪率也低,平均每年300人左右。1955年是青少年犯罪最低年,全省只有46人犯罪,占全部案犯总数的0.81%。1959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浩劫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青少年"涉黑"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近5年来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力图勾勒青少年"涉黑"犯罪的现实图景,意欲探究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香港青少年犯罪趋势及其管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香港的犯罪率较其它地方的为低,但长久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及其社会服务机构还是致力推行预防及阻吓措施,以积极的态度迎向青少年犯罪。措施主要有三:(一)正向成长预防策略、(二)全校总动员策略、(三)刑事司法制度策略。并提倡将复和公义(即恢复性司法)融入于现存系统中,务求使青少年犯罪管控策略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香港,盗窃是最普遍的青少年罪行。若要减低青少年犯罪的数字,我们必须找出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在过去20年里,本地研究就青少年犯罪的背景因素(例如家庭和朋辈的影响)已作出不少的探讨,但鲜有就青少年的犯罪抉择过程作系统性的研究。事实上,只有了解犯罪者在每个犯罪阶段的想法及抉择方式,才能对症下药,以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通过个人面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了30位曾犯盗窃罪行的青少年有关犯罪抉择过程的资料。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盗窃过程可以分成5个阶段和15项犯罪抉择,大部分受访者的抉择方式是理性的,即在犯案的过程中会考虑风险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