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加强公安机关警察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人文教育是指体现和贯彻于公安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及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于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及对公安教育功能的错误认识 ,公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片面追求了体现职业特性的专业技能教育 ,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传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愈来愈成为公安民警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公安教育领域内加强人文教育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教育氛围营造上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红 《淮海论坛》2011,(3):39-41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 当前,“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医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对所有的病人都应一律平等对待。在西方,一般认为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规范源于《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疗行为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这也体现了古代医德中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28日,国家教委、司法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部署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安排了一定的法制教育内容,课外法制教育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对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lfl要总结法制教育的经验,探索新时期学校法制教育的新思路。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追求人文价值,形成人文导向,既是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基层教育入不敷出、效益不高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文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有关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文学、语言学、艺术以及其他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回答的是“应当怎样”的问题,即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对国家、对社会承担责任,应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理想、信念和道德,等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积聚对人产生的影响的外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人文知识,教育形式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3,(6):92-92
张胥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重塑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可以使社会发展不致因人文精神的坍塌而出现畸形,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得到合理的精神支撑;体现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内在之魂,可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对多元文化予以引领的资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紧紧抓住人文精神重建的根本,可以紧紧抓住人文精神重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通过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修养、气质,它体现为一个人多方面的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8.
王士恒 《传承》2010,(12):36-37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0.
邱仁富 《桂海论丛》2010,26(1):19-24
主导与引领有着本质的不同。引领必须从隐匿在主导的影子中游离出来,才能使主导增强针对性,也为引领性与多样性关系进入正轨提供条件。当代中国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主导、而只能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二是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必须要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的人文特征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注重对耻感的张扬。  相似文献   

11.
王智慧 《传承》2013,(6):48-5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贯穿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文关怀功能为本体,从实质上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才能展示共产主义的伟大远景,体现出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相一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文教育满足受教者精神发展的需要、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在教育理念上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的契合点和会通之处。在新形势下,加强人文教育,引进人文教育内容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鉴人文教育方法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人文精神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充分发展和体现。近代哲学家们将"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在探讨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突出了人的价值、尊严和自主性地位。这种人文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人们对"神本"的拒斥、对理性的信仰、对自由的诉求当中。这种人文意蕴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这种人文精神,对中国各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智慧 《传承》2013,(4):48-5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贯穿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文关怀功能为本体,从实质上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才能展示共产主义的伟大远景,体现出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相一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制度人学价值论批判与反思维度不断凸显的意义上,人文,首先可视之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同时,它更是一种融法律、道德、宗教等基本诉求在内的普遍化的制度精神信念.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则是人文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是人文思想的制度化.在一个抽象伦理教化有余、制度化建构努力严重不足的国度,该民族之人文理性素质和人文精神传统、人文价值信念的确立,实质上是一场艰难而伟大的持续性的制度化实践过程.现代和谐有序的公民社会,不仅需要合理的人文化了的"公共性生存"的理念旨趣,而且需要以"治理"和"善治"为特征的实现此种理念的制度保证--一系列相互制约的优良制度安排的主体性博弈.作为当代人文精神建设之关键和深层内核的人文理性,其内容的现实展开以及多重价值规约功能的现实发挥,离不开有效的制度精神的支撑和新话语表达方式的实践创制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不可能使所有的中学生都成为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数学家。但是,教育可以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中学生喜欢这种教育。实验中学高二一班×××同学说:“我们希望有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政治思想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应是禁锢思想的不尊重我们个性的,而应该是具有民主空气的,与我们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这句话应该给我们启发,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从社会政治需要出发,也应该深入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改革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我们的思路。拆除学校的院墙,让我们到社会实践中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满脸忧愁地对我说:“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社会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7.
●没有对人的尊重,就没有诚信可言。●在法治社会,政府应该是服从于法律的。●中国文化的实用性影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夏日来临,这是一年之中生命最活跃的季节,也是人们最易对生命发出感悟和怀想的季节。生命的活跃体现了人们拥抱生活的激情,而对于生命的思考则将这种激情凝固为一种情结。近日来沪演讲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国平研究员面对沪上的人文气象和时下的商业氛围,抒发了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并对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责任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在周国平研究员的题为《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的演讲结束后,记者就学界关心…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物化或神化,忽视了人的潜能和现实需要。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积极的态度研究人性,重视人的潜能,对人的未来充满希望,并试图探求一种使人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途径,他的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允许学生的自由选择和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胡国 《青年探索》2020,(5):60-69
中学团组织在全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是共青团改革攻坚和基层建设的主战场。自2016年启动中学共青团改革以来,中学团组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组织面貌和工作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也还存在着组织建设不规范、基础团务工作不规范、团支部建设薄弱、中学生团校建设滞后、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团教协作机制不畅通、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学团委书记能力不足、对学生团干部培训指导不够等方面。据此,文章提出应从中学共青团组织建设、市县级教育团工委建设、中学团支部建设、中学生团校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员先进性建设、工作保障机制、中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高中"青马工程"以及融入教育综合改革等十个方面发力,全面增强中学共青团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诸多领域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引起新的人文思考,也预示着越来越明显的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趋向。从科学走向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是人类克服种种社会重大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