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1928年之前的文字记载中,还找不到“井冈山”这三个字。1930年出版的《吉安县志》中记载,吉安县有个井冈市,明朝时这里设过井冈巡检司。这是提到“井冈”二字的最早记载。可是,这个“井冈”在现在的井冈山东北300多里外,与我们所说的井冈山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2.
李光伟 《党史博采》2008,(11):27-28
<正>在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中,以井冈山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和写于1965年5月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井冈山,是毛泽东诗人生涯中惟一三次以之为创作主题的一个地方。如果仅仅以毛泽东曾在井冈山领兵作战并于38年后再次登临,借以记录和咏怀来解释这一现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0,(3)
正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来到井冈山。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他指出,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多来这里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9)
正毛泽东在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桂东的沙田一带,三月八月两度分配土地,建设了党的组织,属于以龙溪十二洞为中心的湘南特委管辖。"龙溪十二洞位于湖南省资兴市东南部山区,与桂东、汝城两县接壤,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土地革命时期曾被作为井冈山外围游击区,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中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博览之窗     
在已公开发表的50首毛泽东诗词中,有三首是写井冈山的。而其中最早的一首,便是《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8年秋写下的。 1928年7月,敌军对井冈山发起了第二次“围剿”,前锋逼近永新。为调动敌人回援,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二十八、二十九团抄敌后路,向湖南酃县、茶陵进攻,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二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江西万安县的革命斗争基础较好,活动很有特色,尤其是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的万安暴动震惊中外。万安革命还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斗争有密切关系。毛泽东于1928年11月25日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四处提到了万安:一是在讲到湘赣边界的工作时,提到1928年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是我国罗霄山脉中段的一座群山。就高度而言,它在我国众多的崇山峻岭里头并不突出。如果没有80年前朱毛红军来这里建立根据地,也许它至今是一座并不知名的山。井冈山这个名称的来源也离我们很近。“井冈山”的名字来源于井冈山主峰山麓的一个叫“井岗山村”的村庄。清初,广东兴宁县蓝、黄两姓农户,为避战乱和苛捐杂税,躲避到五指峰山下一块小平地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8.
<正>欧阳倬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交通证这件红色绸布的通行证,呈长方形。正面写有"交通欧阳倬","交通"横书,"欧阳倬"竖书,墨字,楷书。"阳倬"二字上有一蓝色方印"永新四区工农兵政府印",篆体,阳刻,宽边。这是1928年欧阳倬任永新四区苏维埃工农兵政府交通员时的交通证,它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交通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见证。1929年2月,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欧阳倬在家养病时,将这份"交通证"交给他  相似文献   

9.
罗彪  彭松 《党史文苑》2023,(S1):31-33
<正>江西吉安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江西时提出了“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  相似文献   

11.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7):36-38,40
对于毛泽东与贺子珍1928年5月底在井冈山结婚的史实,有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有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是在得知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后,才与贺子珍结婚的。"这个结论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和责难。否定的主要依据是,杨开慧是1930年11月被敌人杀害的,而毛泽东与贺子珍是1928年5月结婚  相似文献   

12.
<正>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朱德语)、"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语)著称于世。历史造就了井冈山精神。2009年1月24日至25日,胡锦涛总书记二上井冈山,同井冈山的干部群众共度春节,随后着意强调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多年前,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来到革命摇篮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一再嘱咐和谆谆告诫"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  相似文献   

14.
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关于会师的时间问题,至今有3种说法:"4月上旬"说因为与历史文献不相符,早已被史学界所否认。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本身并不算高,也不算险,井冈山因革命而高。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光荣的山。我们可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山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井冈山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抵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一块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道路。然而革命的道路历来是复杂曲折的。1928年春,"左"倾盲动错误的寒流悄悄向井冈山袭来由此,毛泽东不得不面对党内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压力,同错误思潮展开了多次较量。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本身并不算高,也不算险,井冈山因革命而高。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光荣的山。我们可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山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井冈山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之源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井冈山精神,才有了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所以可以这样说,井冈山、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名称的由来,与当地百姓的习惯叫法有关,也与客家语音的读法相关。最早提及该名称的党的文献应该是1927年11月30日发布的《中共江西省委通告(第十号)——目前的形势与江西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形》。井冈山之所以到1927年底才为党的文献所提及并在这一时期频繁出现于党的文献,是由于北伐战争后,中共党团员纷纷回乡发展组织以支援战争,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始与党有了交集;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井冈山已有的斗争基础和远离敌人统治中心、易守难攻,回旋余地大等优势,使它的地位渐渐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在这里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历尽艰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参加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20.
王阿寿 《党史文苑》2007,(10):17-19
上世纪二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江西万安县的革命斗争基础较好,活动很有特色,尤其是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的万安暴动震惊中外。万安革命还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斗争有密切关系。毛泽东于1928年11月25日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四处提到了万安:一是在讲到湘赣边界的工作时,提到1928年初“和万安县委发生了关系”;二是在讲到各地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