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如果用来强调领导和机关干部在风气建设上的作用,无疑极为形象贴切。一些情况下,“下梁歪”是由“上梁不正”所致,但不能借口“上梁不正”就不纠治“下梁歪”,  相似文献   

2.
见不得人     
佚名 《党员文摘》2009,(3):15-15
县电视台记者到某乡就县里实施的一项政绩工程进行采访,硬拉住农民要他说点好话。农民被记者劝得无奈,只好按记者的话说了一遍。说完后农民问:“播出时能否把我的脸用马赛克蒙起来?”记者奇怪地问:“为什么?”农民说:“电视里不都这样吗?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就用马赛克把他的脸遮住。现在我违背良心说了这些话,也见不得人呢!”  相似文献   

3.
论及一个人“爱吹不爱批”,人们往往说:“他只听好话,听不得坏话。”我每每听到这种说法,对那些所谓只听“好话”者,总有些怀疑:他们真的听“好话”吗?“您有水平、有能力,领导有方。要不是您呀,我们连工资也难到手。”这是什么话?“您决策时倾听群众的意见不够,工作失误与您作风官僚有关。”这是什么话?  相似文献   

4.
聪明不可歪用刘绍楹聪明比愚笨好,这是一个不会引起争论的话题。然而,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论。聪明过了头,用歪了,同样不妙。人们都熟悉的《战国策》里讲的画蛇添足的故事,不就告诉人们,聪明劲儿用过了头,反会弄巧成拙吗?至于歪用聪明害人害己,最终落了个“反被聪明...  相似文献   

5.
这年头,谁都知道找工作难,而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等于失业”也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但近年来由一些高校统计出来的高就业率却总能有力地回击这一现实问题。为了创造“辉煌”的就业率数据,一些高校随意注水虚报,有的强迫学生造假,并以“不签就业协议书就别想领到毕业证”相要抉。毕业生莫名其妙“被就业”者也大有人在。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全线凯歌高奏时,应届毕业生却在人才市场挤破脑袋求职不遇。您瞧瞧,“注水”都到这地步了,就业率数据还不断“攀升”,蒙谁呢?!  相似文献   

6.
回家工资     
经常听到一句方言:“少来片儿汤。”意思并非说这人不喜欢喝面片儿做的汤,而是指“少来这一套”或者“你少拿好话糊弄人”。  相似文献   

7.
字说二则     
(一)文甥对姓:谁说生男生女一个样?怵对歪:为啥他们都说咱俩在一起就“心术不正”呢?王对狂:穿个皮大衣你就牛了是不?炎对毯:这么热的天咋还穿着翻毛大衣呢?星对月:别追我了行不,  相似文献   

8.
讽刺微小说村霸“老歪被警察抓走了!”村里人奔走相告,大家都很兴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数落着老歪的种种劣行。张三说:“去年冬天,他带了几个人到我店里喝酒,酒足饭饱一分钱不付,还耍酒疯,把我腿都打折了,到现在也没好利索。”说罢,张三一瘸一拐走了几步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9.
“五官”端正吴秀堂作为党政干部应“五官”端正,即:不歪不豁、眼不斜不瞎、耳不偏不聋、手不长不弯、腿不短不拐。解其意:一、嘴不歪不豁。不歪,就是不做歪嘴和尚,不把党中央的“正经”给念歪了;对人民要说心里话,说真话、实话,说公道话。不豁,就是说话要正风,...  相似文献   

10.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句话在整顿机关工作作风中用得不少,批评得也对。但进一步思考,现实中固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但也不乏“给了好处就办事”的现象。 “不给好处不办事”该批,而“给了好处就办事”且办得巴巴实实,该不该批?答案恐怕就不那么一致了。 在我看来,“给了好处就办事”与“不给好处不办事”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都属腐败行为,都属该批该查之列。不同在于,一个是“不拿钱财不办事,拿了乱办事”,一个是“既收钱财又办事”;前者易使人愤愤然,而  相似文献   

11.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松柏问:“以人为本”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有“‘以人为本’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又对基层工作究竟如何具体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困惑不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正确理解把握“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它的科学标准是什么?我们期盼得到专家的答复。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如何从理论向实践飞跃这样重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听途说”历来不是一句好话。孔先师有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马路上听了无据传言,到公共汽车上随意散布,自然是有德者所不取  相似文献   

13.
应该说当前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最好的时期。虽然我们对权力的行使有许多约束,如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党内监督等,但舆论监督与这些监督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公器。也许,为了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谈论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一些论者都对媒体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提出了许多忠告和要求,以“加强新闻自律”,防止“监督权”的滥用。用意不可谓不善。但是如果我们客观如实地考察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就会发现目前在总体上舆论监督并非太过,而仍然是困难重重。应该说很多新闻单位对舆论监督的现实困难都深有体会:发表一篇批评  相似文献   

14.
昨日听人朗颂一段歌词,反复的两句是:“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欲望;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力量.”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激情和生命的冲动.据说这首歌就叫《投机分子》.哦,“投机分子”……?对,投机分子!啊,真妙,投机分子.我们讲要抓住机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就是要“投机”吗?古人说:“投机之会,间不额穟”(《新唐书》卷八九);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见“投机”原本都是好话嘛!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6,(6):53-53
马涛在4月20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个核心前提假定: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利己主义者,“经济人”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但在西方,“经济人假设”是被严格限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内的。而在西方经济学传人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将这一理论“假设”滥用的现象。一些人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假设出发,公开宣传“人为财死”的“经济人”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驱动下,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推崇私利的社会价值观取向。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已意识到了“经济人假设”将带来的不利后果,从而把注意力转向了经济学研究中应如何去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道德伦理问题。针对中国社会存在着的“经济人”概念被滥用的现象,布坎南就警告说:“在转型期社会里(例如眼下的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有老百姓说,中央的政策都很好,就是让有些干部把政策给念歪了,把好话给讲糟了,把好事给办砸了。为什么老百姓喜欢党的政策,不喜欢党的一些干部呢?究其根本,是干部作风出了毛病。因为作风问题,我们误了不少工作,丢了不少群众,坏了一批干部,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破坏,影响了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说: “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1960年到1962年3年自然灾害期间,一天毛泽东对他的警卫说:“我不吃猪肉和鸡子,猪肉和鸡可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并教育警卫们要和他一起度荒还债,严禁大吃大喝。但是警卫们担心毛泽东的身体,劝他还是吃点肉,毛泽东坚决不同意。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6):65-65
好话 一个孤独的陌生人走进一家空荡荡的餐厅,点了特价早餐。早餐端过来后,他抬头看着服务员,问道:“能说点好话吗?” 服务员靠过来,低声说:“别吃那块肉。”  相似文献   

20.
说“热情”     
人大抵是这样一种动物:在灿烂的笑脸面前,在动听的言词面前,往往什么都好说.热情之为无形的力量,有时真是强大无比的,所谓“一言之褒胜于华衮,一言之贬严于斧钺”是也.然则好话也不是怎么说都不过分,古时一位好发“良言”的人就有过教训,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