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同时也是柔弱而需要保护的。因此我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规定不得虐待儿童,《刑法》也设定了虐待罪。但是,这对保护儿童免受虐待是远远不够的。认识国外干预虐待儿童行为的方式,有助于思考我国如何针对儿童虐待行为建立和完善儿童权利干预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
余真 《法制与经济》2009,(10):50-52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同时也是柔弱而需要保护的。因此我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规定不得虐待儿童,《刑法》也设定了虐待罪。但是,这对保护儿童免受虐待是远远不够的。认识国外干预虐待儿童行为的方式,有助于思考我国如何针对儿童虐待行为建立和完善儿童权利干预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孙婷 《法制与社会》2014,(13):43-44
在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民事保护令制度是防治家庭暴力的重要法律手段。本文从考察域外民事保护令制度着手,介绍英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民事保护令制度,借鉴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陈苇  赵燕 《法治研究》2010,(9):18-24
联合国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均倡导应当依据"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处理一切与儿童有关的问题。来自澳大利亚家庭法立法会的报告《子女接触令——执行和处罚》,正是基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保障"子女接触令"的实施,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研究和评析这些建议,可汲取其有益的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修改、补充我国的探望权制度,以期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探望权的行使,维护子女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5.
儿童免受性侵害的权利--对我国儿童性法律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合俊 《法学研究》2004,26(6):128-136
在国际法上 ,性越来越与人权联系在一起 ,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 ,性法律逐步从主要维护性秩序转向主要保护个人的性人权。《儿童权利公约》就突出体现了性人权的视角。我国已经批准《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在性人权的视角下 ,我国儿童性法律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儿童性法律的修改 ,应朝着更加人权化的方向进行 ,以便从一个侧面推动我国的人权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法理上讲,民事诉讼中的委托代理是民事代理与诉讼程序的结合,其既具有民事代理所要求的合意性,也具有诉讼程序所要求的司法性.公民可否作为诉讼中的委托代理人,考量的核心因素在于司法性对合意性的规制.从普遍性的合意自由代理到限制性的公民代理,实质上是将代理关系从当事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私法关系上升至国家诉讼程序的司法关系.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公民代理人的规定,纯粹以身份划范围,以专业性等同司法性,与诉讼程序司法性的要求并不契合,应当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给儿童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应有的使命。我国一直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着,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对儿童的保护不到位,各类拐卖儿童的案件也层出不穷。这些被拐卖的孩子所遭受的侵害以及被解救后应该得到的救济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频频被报道的性侵儿童的事件,让我们不禁思考儿童的处境,儿童权利保护的出路。通过多起性侵儿童的事件,关注目前儿童权利保护的弊端,针对受侵害的儿童寻求更好的儿童权利保护,并针对此提出一些具体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钱蘅  赵楠楠 《法制与社会》2011,(31):187-188
乞讨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有非常多的乞讨儿童是跟着父母乞讨或者被父母出租给了职业乞讨者。其中还有一部分乞丐儿童是被拐卖的失踪儿童。解救乞讨儿童不仅解救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而是让所有的乞讨儿童,从乞讨的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当被拐卖的儿童面临失去生存权、生命权的时候,问题的关键是应当确立国家社会福利机构的辅助监护制度和儿童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儿童保护法的完善才是解决儿童乞讨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考察其他国家的社区服务令立法和实践可以发现,要普遍建立该项制度,需要的不仅仅是立法的肯定,同时需要社会的接纳,司法行政部门的执行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完善。因此,我国目前尚不能全面建立和推行社区服务令制度,但可以在未成年犯罪和社区矫正中先行试验,待时机成热再建立社区服务令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实行公开领养制度美国是典型"法制"国家,其儿童保护和收养法规,是以儿童本身的利益(而不是家长的权力)为基础的。因此在美国,领养被严格地限定在"保护被收养者为本"的原则上。美国国内收养实行"公开收养"的模式,即被收养儿童的生身父母不仅全程参与收养抉择和养育过程,还和收养父母共同养育被收养儿童:收养父母和送养父母相互认识、保持联系,也让被收养人知道谁是自己的生养父母和收养父母,孩子常常往来于双方家庭。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收养过程中,涉及儿童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被收养儿童的国籍的丧失与取得。国际收养是否必然导致被收养儿童朝失原住国的国籍和取得收养国的国籍?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还是有先后之分或者互为前提和条件?被收养儿童会不会出现同时拥有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的...  相似文献   

13.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是人类在保护儿童权利方面极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其中所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承认和运用。本文就以“儿童最大利益”为视角,探讨夫妻离婚时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确定中存在子女利益缺失、父母本位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卉  李琦 《中国检察官》2022,(21):69-72
通过对K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被性侵未成年人呈低龄化、熟人关系作案居多、网络性侵案件上升等现象凸显。对此,建议认定对于奸淫幼女型强奸的“明知”要适用相对严格责任,明确强制报告时限及后果、强化网络性侵的监管,以及更加有力督促监护人履职。通过更加有效的法律应对,进一步完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惩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世洲 《法学杂志》2016,(1):92-101
英国作为普通法传统的典型国家,对提高现代欧洲的人权与法治保障水平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英国在反对家庭暴力中独特的法律定义方法,在不规定单独家庭暴力罪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对家庭暴力的压制程度,以“占领令”和“禁止骚扰令”为核心反家暴民事责任紧密地与以逮捕和藐视法庭罪为核心的刑事责任相结合,以及以组建“家庭暴力专家法庭”与“综合性家庭暴力法庭”为标志的反家暴司法体制改革,对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制建设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各国刑事损害赔偿模式大致以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赔偿令+独立的民事诉讼+刑事和解多元模式和大陆法系国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独立的民事诉讼+刑事和解多元模式为代表。对比两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刑事赔偿令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美国联邦有关法律对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损害赔偿的强制性、赔偿范围、损害赔偿令数额的确定及执行等事项作了详细规定,有关司法判决丰富了立法内容。从启动程序、举证责任、保障措施等方面看,刑事赔偿令相较于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的民事诉讼,具有更方便、快捷、直接的特点,更能满足被害人的需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际仲裁中的程序令是仲裁庭行使对仲裁程序的管理职能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程序性文书。对这种文书的有效利用有助于仲裁程序的有效进行并提高程序的透明度。我国商事仲裁囿于体制和经验等诸多原因,仲裁程序往往缺乏仲裁庭的管理,而由仲裁机构代劳。这在实践中造成了程序规则被滥用、程序严重拖延、当事人无法把握程序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并同时损害了我国商事仲裁的声誉。为此,及时学习并引入国际上通行的通过制作程序令管理引导仲裁程序的先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仲裁事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具有必要性和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调查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和我国其他地区立法基础上,结合上海法院实施调查令制度的实践,对调查令制度的含义、特征及其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民事诉讼调查令制度的基本构想,以及在实施调查令制度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配套措施等进行阐述。旨在建立当事人取证保障规则,为民事诉讼证据立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联邦人身保护令制度与其他国家的人身保护令不同,是针对联邦和州法院的定罪和量刑而依被判刑人的申请发出的。这一制度以联邦权力干涉州权,对其向来争议颇多,但由于其在保护人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尽管历经风雨,却至今仍是美国司法体制的重要部分。联邦人身保护令有独特的理论基础、适用前提和运行机制,对我国当前司法体制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应为我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被称作"儿童权利大宪章",其中所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被世界许多国家承认和运用,体现在亲子法上就是"子女本位"。探望权也称探视权,是指未与子女共同生活方有权对子女进行探望、与子女交流并短期共同居住的权利。本文在对探望权的定义和性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视角重点思考探望权主体扩展的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