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义的商业贿赂是指凡是发生在商业领域的行贿、受贿与介绍贿赂现象,都可以称为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商业贿赂中的谋利益问题、商业贿赂的犯罪对象问题、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而要完善商业贿赂犯罪立法,应该设立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法;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加大商业贿赂犯罪的经济惩处力度;加大对行贿者的惩处力度;减少商业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增加财产刑的适用;在商业贿赂犯罪中增设资格刑;加强对商业贿赂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犯罪大量表现为单位犯罪。我国单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存在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涉公贿赂犯罪界限不清、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涉公贿赂犯罪刑罚不平衡、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自然人贿赂犯罪立法不平衡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立法者对公法益和私法益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单位犯罪的认识不足,应通过刑法修正案完善这方面立法。  相似文献   

3.
冯红 《前沿》2014,(7):79-80
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新型贿赂犯罪,的难度,如何理解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竟成 《湖湘论坛》2006,19(3):76-77
我国单位犯罪立法还不成熟,影响单位犯罪的司法适用与刑罚目的的实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立法模式、主体范围、处罚原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基本要求大致协调,但二者在犯罪主体范围、贿赂范围、利益要件设置、死刑配置、资格刑配置以及行贿罪行为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并且<公约>中若干罪名在<刑法>中尚付阙如.应增设影响力交易罪等新罪名,扩大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对贿赂犯罪配置资格刑和罚金刑等,以期在<公约>框架下完善我国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6.
从《刑法》体系看,虽然我国刑法中未出现“商业贿赂”字眼,但通常认为:我国刑法涉及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是第163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第164条规定的“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相似文献   

7.
对向犯不仅有区分现象差异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法释义学的价值,能够发挥规范的判断作用。德日与我国对行为内涵的不同理解,导致传统理论误解了对向犯的性质和适用空间,进而影响其规范判断作用的发挥。贿赂犯罪的对向犯性质和相对方成罪的认定不在于主观内容的缺失,而在于谋取利益的对向性。对向性的证明需要结合明示或暗示的承诺、影响行贿人资源分配的职权及财物价值等因素综合判断利益性质,而不是不当限缩利益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依据,推动官员受贿犯罪的心理要素及其组合,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腐败官员与行贿方长期消极互动的结果。从动态演变的历时性角度分析,贿赂双方通常要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和服刑六个阶段,虽不是每个贿赂犯罪都会经历完整的过程,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贿赂双方的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进行动态的心理分析,对侦查、预防和矫治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类罪,严重破坏着市场经济秩序,运用刑法手段规制此类犯罪已刻不容缓。由于立法上的疏漏,对商业贿赂相关问题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产生不同的认识,给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和范围、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犯罪对象,以及该罪在认定中的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便于在司法过程中准确认定和打击商业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0.
犯罪停止形态的研究历来是刑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犯罪停止形态的研究侧重于对具体犯罪停止形态的讨论,而在具体的犯罪既遂、预备、未遂、中止等具体形态之上就犯罪停止形态的存在范围、与犯罪阶段的关系、与犯罪成立标准的关系等关于犯罪停止形态本身的探讨并不深入,在刑法学教学中也往往被忽略。而这其实是研究和学习具体犯罪停止形态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辉 《桂海论丛》2012,(4):104-107
文章回顾了我国海洋法律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海洋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海洋法律地位有待提高,海洋法律体系内容不够健全,结构缺乏完整性和协调性,涉海法律操作性较差等;探讨了完善海洋立法的途径:立法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构建层次分明、效力有别、科学合理而运行有效的海洋法体系,改革与完善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关注国际海洋事务立法的发展,加强地方海洋立法工作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
彭丹 《公安学刊》2007,(2):39-43
受益人是《保险法》上地位特殊的权利主体,是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在保险合同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我国人身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几年,因争夺保险受益权而引发的纠纷将会大幅增加。但是,面对发展的保险业,法律调控机制无论是理论准备还是立法司法都突显不足。针对我国《保险法》在受益人制度方面暴露出来的立法缺陷,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相关市场是反垄断立法认定垄断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概念.法学意义上的相关市场主要是从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来加以概括的.我国现有反垄断立法采取了定义式和列举式的双重方法对相关市场给予比较严格的界定,但在如何规制行政权力导致市场主体产生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设计相关市场的内涵等方面,还存在着立法的不足与瑕疵,需要在这两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安全生产领域最常见的犯罪之一,对该罪的立法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至今仍存在缺陷,犯罪主体、刑种设置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再次完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法工作,应考虑把单位列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刑种设置上增加罚金刑,并增设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危险罪。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自1957年创立以来,教育、感化、挽救了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然而,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法等诸方面都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劳动教养立法,使劳动教养有法可依,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市场和政策固有的缺陷,区域规划实施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获得确认和规范。比较各国区域法制建设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调整区域专门化、调整目标多元化、调整对象系统化等特征。我国区域经济立法宜采用分别立法的模式,区域经济立法机关应当定位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内容大致应当包括立法目的、执法机构、区域调控手段、法律责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16,(1)
The property rights of a criminal suspect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rights,but,unfortunately,may be restrained by factors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like judicial stereotypes,legal regulations,and a lack of initiative on the part of the rights holder,which,from time to time,may result in infringements of such rights.Thu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robe into the reasons why such infringements occur and sort out the contents about enhancing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in the amendment to Criminal Procedure Law.To counter the existing disregard for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and its legislative deficiency,judicial reform must be carried out as to three aspects:procedural improvement,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and judicial transformation property rights idea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中国积极进行了反恐立法,从其内容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一、参加国际公约而在国内法中体现的部分2001年10月,遵照《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关于公约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包括适当制定相关的国内法,以使本公约所指的恐怖犯罪行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因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人种、民族、宗族及其它相似性质的原因而被开脱罪责,并使其受到与其性质相符的处罚等要求,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贯彻这一公约的精神,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民事立法中几个概念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民事制裁、债这几组概念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多种声音,由于理 论上的分歧,致使在我国的民事立法实践中混淆了这几组概念。本文着重从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出发,旨在表明 我国民事立法中应注意这几组概念的区别,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