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5月20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办,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47位元首级政要或代表与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了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演讲,倡议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认可并写人《亚信峰会上海宣言》。这次峰会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将亚信会议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将亚信建设成为亚洲新型安全合作机制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2月25日,本刊编辑部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了题为"亚信会议与中国周边外交"的研讨会,来自外交部的资深外交官、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与会。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亚信与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系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1992年10月的第47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倡议成立,  相似文献   

3.
"亚信会议"     
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及哈萨克斯坦政府多年锲而不舍地积极推动下,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为“亚信会议”)的各成员国元首级会晤,于今年6月4日在阿拉木图召开。中国、阿富汗、阿塞拜疆、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  相似文献   

4.
2009年初,韩国李明博总统在印尼召开的韩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新亚洲构想",作为指导韩国外交的新原则。从该构想发表的地点选择上看,该构想的重心应在东南亚。通过考察韩国对东盟的战略,尤其是2009年韩国为推动与东盟关系的各种举措,可以发现在"新亚洲构想"的实践中,韩国高度重视东盟。韩国"新亚洲构想"的主要着眼点就是东盟,通过发展与东盟更紧密关系的新举措,最终推动韩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虹 《亚非纵横》2007,(1):30-34
目前,日本活跃在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领域内的各个方面,亚洲货物贸易、货币互换协议以及金融合作中已经实现或提出合作倡议的项目,实际的“原创构想”多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模式,但将欧洲模式转化为亚洲模式的首倡者,往往多为日本,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合作对日本的意义:它是日本实现双重目的的最佳突破口:既有利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又能够争取区域经济合作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日本的出牌顺序:依赖在亚洲的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商圈,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开端,输出在亚洲区域内金融业的比较优势,最终确立区域经济的主…  相似文献   

6.
东盟的政治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政治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曹霞冷战后东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两个部份的东亚政治安全战略:以大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安全战略和大国关系战略。在今年7月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及对话国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东盟表现出强烈的“亚洲意识”,即突...  相似文献   

7.
马骥  陈亚山 《东南亚》2012,(1):49-49
2012年2月18-20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第十次会议在印度加尔各答召开。此次会议由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印度阿萨德亚洲研究所和印度工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主题为“推进多领域次区域合作”。云南省委常委、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辛维光同志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率队出席了此次会议。云南省社科院南亚所所长陈利君、国际交流部主任马骥一同参会。  相似文献   

8.
西亚非洲所主办"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 2 3~ 2 5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商务部共同举办的“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来自 2 0多个非洲国家驻华外交使节、 2 0余家中国涉非企业的企业家 ,以及来自商务部、外交部的官员和本所的学者共 80余人与会。一早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2 0 0 0年部长级会议”举行前夕 ,西亚非洲所就曾主办名为“中国与非洲 :挑战 2 1世纪”的研讨会 ,并就如何全面发展中非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今年12月 ,“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部长级会议”即将召开。 3年来 ,在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 ,…  相似文献   

9.
亚洲兽医师联合会第五次大会,于1986年10月19~2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原计划参加会议 的正式代表159人。因日本在计划外参加人数较多,与会者共250多人。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第九次亚洲兽医师联合会理事会,椿精一会长及各国理事出席了会议。决定第六次亚洲兽医师联合会于1988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 会议共发表论文41篇,其中口头报告30篇(日本16篇),书面张贴11篇(日本7篇)。口头报告在2个会场,4个分科会进行。论文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又不断翻新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构想并采取一系列外交行动,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以推进实现太平洋经济合作。1988年5月大阪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召开前后,日本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人士就太平洋合作提出了各种设想,并把东盟国家置于重要地位。例如,通产省提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设想,外务省提出“亚太地区合作展望与综合战略”,中曾根提出“太平洋经济文化合作论坛”设想。而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2月1 6—1 9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全国2 0多个省市及日、韩等周边国家的1 5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着重就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变迁与复兴等问题展开精彩热烈的研讨。由于本次会议与会者甚众,各自研究的领域和专长不一,彼此的思考路径与方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很难以一篇短文涵盖研讨会的所有精要,只能以述评形式摘其要者以纪之,是为纪要。“东亚文化圈”的概念与地域界定学者们在会议一开始就对本次会议的主题“东亚汉…  相似文献   

12.
东亚合作要受到美国、中日关系、东盟等因素影响;针对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中、日、韩、印等国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最后实现4+10的构想,将是亚洲国家在21世纪上半期势必实现的宏愿。  相似文献   

13.
东亚货币互换机制的进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了 1 997年金融危机之后 ,东亚国家提出了许多金融合作的构想 ,如日本政府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 (AMF)、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货币基金” (EAMF)、韩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亚洲借款安排” (AAB)等。然而 ,这些构想大多脱离实际 ,无法在东亚国家普遍实践。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清迈协议》 (ChiangMaiInitiative,CMI) ,它让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从构想迈进了现实。一、货币互换协议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所谓的货币互换 (currencyswap)原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具体做法是两个独立的借款人在资本市场上从不同的贷款处获取不同…  相似文献   

14.
第七届国际亚洲历史学者会议在泰国政府的支持下,由朱拉隆功大学主办,于1977年8月22日至2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研究东南亚史的学会国际亚洲历史学者会议(英语简称为IAHA,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Historians of Asia)是一个国际学会,该学会自从1960年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第一届  相似文献   

15.
<正> 由韩国国民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和东北亚经济协力民间协会共同主持召开的“东北亚经济协作与非军事区(DMZ)和平利用”国际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6日~7日在汉城举行。韩、中、日、俄、蒙、美六国的学术界、财界、政界人士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和构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0日到11日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主持召开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来自3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7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现代国际关系》总编陆忠伟研究员专程到会,作了国际形势报告。会议以“建构中国理论,创建中国学派”为主题,回顾了建国以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日本亚洲太平洋学术交流协议会(负责人为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经济学者山冈喜久男)联合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讨论会的主题是“展望2000年亚洲西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与国际关系”。出席会议的中国学者共20人,日方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以及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均有研究人员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25篇。下面将选登中国学者的论文三篇,以及综述日本学者对亚太经济和中日合作的看法的一篇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东亚峰会的缘起1990年12月,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破裂,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召开“东亚峰会”,逐步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倡议。当时应者甚少,东亚各国大多保持沉默,并心存质疑。美国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因为美国担心此举会削弱APEC的重要性及其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由于美国反对,1991年该倡议改成非正式的“东亚经济共策会”,但最终未能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痛经历,使东亚各国深切认识到地区合作的必要性。随后出现了“10+3”(东盟10国加中日韩)会议,建立了由领导人会议、部长会…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22~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拉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57人,其中来自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代表22人,中方代表35人。此外还有特邀嘉宾、特邀代表以及拉美、亚洲国家驻...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海内与海外》2009,(11):F0002-F0002
2009年11月2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侨联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中国侨联在北京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这是中国侨联首次以“参政议政”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