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泽红  刘顺 《前沿》2012,(5):54-56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内在本源"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内在品性"科学"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内在特色"批判"的常态性、马克思主义内在属性"开放"的彻底性无不决定着任何发展阶段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所处时代相契合;后危机时代大变革大调整的"大环境"、我国改革攻坚阶段的"小环境"、世界共产党和共人党人的自身使命也必然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特别是"三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薛金慧 《理论月刊》2012,(10):16-19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在理论上不断丰富的命题。它之所以发生,是理论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探索其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基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它的理论前提,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中心是它的基本目的,坚持世界眼光科学判断世界形势是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弘扬中华文化相辅相成和互动互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人民群众的观点,与中华文化求真务实及经世致用、变法应时及与时俱化、重民贵民及以民为本等思想传统相融共通.这些共通性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厚土壤和内在动力,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源头活水和实践基础.深入探究二者的共通性、实现路径和相互作用,对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宝贵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国宏 《今日浙江》2011,(11):82-8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回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郑自立  李桂梅 《求索》2010,(5):69-70,111
党中央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历史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联: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须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千回百转仍生机勃勃的动力、穿越层峦叠嶂仍清醒的明灯,历尽艰难险阻仍能顽强向前的密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这一理论的真理本性使然、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时代与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这是我们百年大党守正创新、勇于突破的光辉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新突破,内在要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持续深入推进“两个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既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彰显了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性提升。从路径选择的辩证法视角来看,在理论教育中坚持认知与认同的统一,在回归生活世界中坚持融入与引领的统一,在教育功能实现中彰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载体运用上坚持显性灌输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形态转换上实现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统一,有助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执政、改革的实践历程,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着眼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不脱离人民群众和注重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有效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邓建华 《求索》2011,(1):63-6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驱动力,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进程的理论精髓,其理论内涵、实践基础及其方法论特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1.
聂启元  张建 《前沿》2012,(7):4-7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任。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时代化的形态特征基础上,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世界意义,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艳君 《前沿》2013,(12):68-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统一的、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三化”之间是制约互动的关系,即三者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键,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的和归宿.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邹谨  冯泽明 《长江论坛》2010,(4):9-13,46
胡锦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性;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人学意蕴体现在其两种时态上:从历时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共时态上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宗旨。可以说,人的解放和发展状况的进步与否是评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成败的标准,研究和发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人学价值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须臾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整体性逻辑可以从历史逻辑与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两方面来考察。从其历史逻辑来看,自党成立以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其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来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维"说。"一体"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是统领一切的总问题、总原则和总要求,它逻辑地蕴涵着时代化和大众化两个方面;时代化、大众化为"一体"之"两翼",它们导源于"一体",服从于"一体",服务于"一体";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成同一事物之"三维",它们分别从空间、时间、受众三个维度表征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图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逻辑,根本目的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做到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其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更高层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李玉华  郭玉亮 《前进》2009,(11):34-3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出,面对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的局面,一定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当前深刻认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建 《桂海论丛》2011,27(4):31-35
面向新世纪,我们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体现,也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从与时俱进到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导,形成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全面做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工作,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便于广大群众理解及运用。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现实性与实践性,只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才能为社会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动力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关系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