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柯琳 《学理论》2012,(8):29-30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进行信仰重建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探寻"信仰"本身入手,分析"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重新审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在提出重建信仰的几点突破,以求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
王一博 《学理论》2012,(28):60-61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命和灵魂,对人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体系正处于矛盾和迷茫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社会处于信仰危机当中。通过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进行哲学剖析和审视,探究其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以期能为中国信仰危机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1,(1):44-44
施惠玲、荆学民在2010年第3期《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撰文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形成有一个历时过程,这一历时过程包括:(1)“五四”运动以降传统信仰危机。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错位、颠倒、紊乱,使中国人的传统信仰陷入危机。(2)“文化大革命”信仰宗教化造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3)苏东剧变引发的共产主义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主要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对信仰的冲击,即资本逻辑对信仰的冲击、科学技术对信仰的冲击以及价值观念对信仰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共产主义信仰,仍然是应对当代人类信仰危机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永琼 《学理论》2010,(7):28-30
道德信仰是信仰的基本形式,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道德体系中的最高价值理想或最高人格境界,凝聚或整合着各种道德诉求和规范。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由于旧的道德信仰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尚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了普遍的道德信仰危机现象。在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道德信仰危机的现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与之相对的却是作为社会主导意识的马克思主义遭到来自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想的挑战。社会主义探索中的错误实践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基础,而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弊病更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因此,基于我国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客观实际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全民信仰的长期性,改变传统权力主导的信仰结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段时期对法轮功的思想清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法轮大法的荒谬性、欺骗性及其险恶用心。在清除法轮功恶劣影响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李洪志那套歪理邪说为何能迅速传播?通过认认真真的反思,人们注意到信仰危机的普遍存在,是法轮功有机可乘的重要原因之一。信仰危机的出现与存在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而道德风尚的衰退可能是导致信仰危机的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为此,应当重视培育与优化社会道德风范,为信仰回归提供坚实的基础。一、优化“官德”,是培育公民信仰的必要前提信仰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同时又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信仰,植根于现代性的世俗信仰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信仰危机的世界历史图景之中。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的社会、理论资源,使之区别和超越于现代的西方宗教信仰。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法律信仰危机的表现、成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广大农村,作为法律信仰主体的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法律信仰危机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因此,现阶段我国要通过多渠道培育农村的法律信仰,推进农村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的极大解放,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加剧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严重信仰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最后重点分析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