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更是冷漠,看客现象是鲁迅最心痛的一个现象,在很多作品里——小说里、杂文中,他都描写过,而鲁迅这种人他思想永远是超前的.不但一般的群众不能理解他,就是多数知识分子也很难赶上他,跟不上他思想的节奏。我们不能说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说,真理首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这个问题上多数人是落后的,我们可以举一些科学上的例子,比如说目心说、地心说,当人们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转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50年前被美国重型轰炸机B29炸翻了近3尺的上甘岭现在早已被青松和绿叶覆盖。经历过那场世界罕见、残酷无比的战争重创之后的上甘岭,几乎已完全恢复了原样,但人们内心深处却永远无法恢复平静。今年的《亚洲周刊》评论说:“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打击地下目标的能力并不比今日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使用的GBU27/24激光导炸弹弱多少。”面对同样的轰炸.为什么伊拉克军队一听到飞机轰鸣便如鸟兽散,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却无所畏惧,反而让美军胆战心惊?当然结论应该是毛主席战争论的观点: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仅仅是武器。“草莽班子”是不能和我们吃大苦耐大劳、英勇顽强机智无比、视死如归的志愿军英雄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跨入新千年之际,在被人们称为优雅社会的小岛国——新加坡,在新千年一开始,却频频发生了一些让人扫兴而又失望的事情:其中,大约10万人从深夜开始排队竞相争购“吉蒂猫”,甚至演出一场6名“猫迷”因大打出手被警方逮捕的闹剧。“吉蒂猫”事件在新加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实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4.
据说笑的定义是“周身感觉良好,并通过一种动作使之显现的表情。”有一位西方作家说过:“笑口常开益处多。如果一根稻草挠痒能引人发笑,那这根稻草就是获得幸福的工具。”可见对笑的推崇,真个是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步了。 人们喜欢笑。商店提倡“微笑服务”,杂志推出《喜剧世界》、《幽默大师》;书店中,那幅永远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名画,永远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刘光福是典型的“A.B.C”。有人解释“A.B.C”是“澳大利亚出生的中国人”,他则将此定义为“澳华的后代”。他在人间生活的叨个春秋,浓缩了在澳定居华人的历史。刘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历年了,人们却总觉得他仍在为澳中友好和人类的和平事业奔走。7岁那年,他刚懂事的时候,慈祥的英国血统的白人母亲——悉尼华人长老会教堂的钢琴师去世了。父亲把失去母亲的儿子送回广东台山的故乡,在那里他受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启蒙教育。一位远亲阿婆,家境贫寒,对他却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当她卧床不起,他匆匆跑到附近的鱼塘抓了…  相似文献   

6.
蛇年说     
今年是农历辛巳年,俗称蛇年。蛇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一种凶恶可怕的动物,它的形象恐怖,有的蛇还会咬人,因此人们一提起蛇就会毛骨悚然、望而生畏。古人就有“杯弓蛇影”之说。所以,人们把“蛇”字,也变成贬意词了,什么“佛口蛇心”、“蛇蝎之心”、“美女蛇”等等,用来形容阴险、恶毒、狡诈以及一切丑恶现象和行为。   蛇在动物王国里是一个种族繁多的大家族,现在全世界发现的蛇类大约有三千多种,毒蛇约有 650多种。我国已知的蛇类 168种,其中毒蛇 47种。   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地支与十二属相的配合中…  相似文献   

7.
我于 1937年生在红军第十五军团,是党和人民把我哺育成长起来的。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三十三年,他老人家是我第一位老师。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优秀的品德,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我慈母般的爱和严师般的教育,永远记在心中并指导我如何去生活和战斗。因篇幅有限,也很难用文字把所有事情表达出来,下面只回忆几件难忘的事:    一、我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   1942年,我们住在津浦路东的芦店子。房东王大伯的大儿子要成亲,新娘入洞房要有两个属“牛”的金童玉女捧花烛。我的属相是“牛”,又是徐海东的儿子,房东大娘特别希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问题一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有的说。现在的党风是“今不如昔”;有的悦,“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有的则不同意以上说法。争论起来,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群众议论党风,应该说是好事,说明老百姓关心我们的党,爱护我们的党,希望我们的党永远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在议论中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党内确实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党的干部特别是中上层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而且有的还没有被揭露出来。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迫切要求我们党加大…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态,为寻找幸福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遗憾的是诗人没能走出思想的困境,没能实现理想就匆匆离去了。通过徐志摩单纯信仰在其诗作中的体现,以及诗人在思想和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努力、幻灭、失败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只是由一种单纯信仰支撑起来的“沙滩上的一朵鲜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位一体单纯信仰的热切追求,虽然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命运的种子,但却又成为其诗歌创作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国内各大城市,人们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排队现象越来越少,但各大展览中心售票处的队伍却越排越长;一旦举办国际汽车展,展厅内人头攒动,要想挤到车前看个究竟,不付出一身汗的代价根本甭想……  相似文献   

11.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谈到“成功”一词时说:“我看见水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了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制造了一台蒸汽机。”我的不期望自己是目光的焦点,但却期望我们的“成功”从平凡的生活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2.
去春今秋,香港地区唯一不受港英政府管辖的“飞地”——九龙城寨,正式开始清拆。不久,这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城寨将永远从香港的版图上消失,然而,它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近百年来在殖民主义统治的包围下所遭受的创伤,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3.
走过潇洒     
人,也许永远离不开自己生活的世界,因此,人生应该潇洒。 我曾经很羡慕潇洒,也曾幻想过。然而,告别了年轻的年龄,我却渐渐悟出了深沉的含义。 “这家伙真潇洒!”初听同龄女姓对自己的赞美,心里不时泛起甜甜的涟漪,甚至也兴奋得差点飞了一通,于是愈发“潇洒”起来。虽然,潇洒是一种风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全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亚欧大陆也是如此。然而,某些人所预言的“文化全球化”现象却没有出现,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典当业在人们的印象中还与“拮据”、“潦倒”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走进当铺往往是出于生活所迫、万不得已的无奈之举。而今,这样的观念显然已经落伍。事实上,具有悠久历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典当业——这个非主导陛的民间金融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经和过去大相径庭,洗却了旧有的陈腐气息,  相似文献   

17.
迷信是夜空     
宗教迷信在人们脑中是一个夜空 ,充满了神秘感 ,富有魅力 ,对于理智和事实的白天来说 ,它又是一个阴影 ,使人迷惑 ,叫人困扰 ,令人恐怖不已!宗教迷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和歪曲的反映。由于种种原因 ,它长久以来 ,一直是根深蒂固 ,又是盘根错节 ,在人类社会里霸占着一个相当的地盘 ,以后还会盘据一个很长的时期。宇宙的奥秘 ,可以一点一滴不断了解 ,却永远没法子全部一下子揭开 ,把还没有找到答案的谜 ,通通推到鬼神身上 ,是思想偷懒 ,不是实事求是。有一些所谓超自然现象 ,其实是自然现象 ,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鬼…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假货几乎充斥了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至涌现出了一批以王海为代表的打假英雄,“打假专项斗争”、“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全国性的围剿假货的斗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就在“假货家族”蒙受重大打击的同时,另一种更可恶的假货却出现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毒瘤,这,就是假币。1996年2月15日,国务院以(1996)8号文件批转了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假币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反假币工作的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8月18日至24日,为落实…  相似文献   

19.
从一张张“红桃A”、“黑桃K”,到《赌神》、《赌侠》,再到美伊战争中的“通缉令”,无论是生活还是电影,一副小小的扑克总能在人们手中被演绎成精彩纷呈的画面。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种娱乐工具能像扑克一样,被大到耋耄之年,小到垂髫稚子的全球各种肤色、各个民族、各类阶层的人们所广泛接受。这些时常被人们把玩在手的扑克,不但是人们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娱乐游戏,  相似文献   

20.
说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语和西方文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被笼罩在英语文化之中,升学、上大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等等,都要先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地说着“脱口秀”(talk show)、“肥皂剧”(soap opera)、“绿色食品”(green food)、“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之类的,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