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为此 ,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合理地转移。  相似文献   

2.
简论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荣 《理论探索》2004,(3):57-58
制度因素、劳动力素质、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 ,制约着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就业风险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且创新性地发现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自身能力、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风险较大,形势不客乐观。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改善城镇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风险,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平稳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关键是要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本文中,从政府选择的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实施扩大就业的思路与对策,重点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何雯 《学理论》2010,(4):69-70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本文分析我国目前劳务经济发展的障碍,提出未来我国劳务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理论简要评价,提炼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就地转移,就地消化;向小城镇转移;向大、中城市转移。本文的结论是:只有通过农村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才是现阶段客观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于其重要性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之重.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潜在并且是十分重要的,如若合理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不仅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对三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转移已作了很大努力,但任务还十分艰难.应从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大力创业等方面,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亟待提高素质实现身份转换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生源不足难以为继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模式,主动适应农民职业教育的新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增强职业教育意识、规范转移制度,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实现市场化运作,职业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必须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才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多方面探讨了实现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机会的压力和我国经济创造就业能力下降的实际, 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是向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就业; 二是培育农村集镇、发展乡镇企业来消化劳动力; 三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和跨国流动; 四是加强青少年教育来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五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作为。  相似文献   

14.
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直接涉及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人口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等问题。而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后可以得知,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湖南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转移。然而,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面临着"量"的巨大性和"质"的偏低性的困难。要实现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转移,必须创新思路,实现从重"转移数量"向重"转移质量"转变,从重"异地转移"向重"本地转移"转变,从重"暂时转移"向重"永久转移"转变。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理论探索》2004,(2):42-4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拆除城乡壁垒 ,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实现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城市化追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以就地转移为立足点,并充分发挥政府在促退就地转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遂 《理论探索》2003,(6):53-5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应当与“二元结构”的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土地规模经营被当今农业经济学界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收益,特别是种粮效益的唯一选择。而实际中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进展缓慢,除制度上的障碍,更为主要的是现实条件的制约,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稳定地、彻底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土地经营不再作为他们的谋生手段。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难有提高,由于乡镇企业近年来经济效益的滑坡,甚至导致部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回流。那么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市场、地方政府、法律甚至道德等因素。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序化,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努力:1、地方政府的有意引导和干预;2、在法律规定和道德许可范围内的群体关系、各种组织的管理功能。显然,地方政府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使转移的劳动力有序化这两方面中居于核心地位。局部地区的管理行为面对大规模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早从具体措施和制度化管理方面做出切实努力的是转入地的地方政府,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