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容 《传承》2013,(10):72-73
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主要是要加强生活园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以此进一步优化生活园区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戴毅斌 《前沿》2004,(8):127-129
当前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 :面对社会的变革和转型给师生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面对对外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 ,须对校园内存在的多种文化进行梳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面对文化生活渐趋大众化、流行化的形势 ,必须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含量、层次和水准 ,塑造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 ;面对高等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弥漫在校园活动与师生精神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警官院校的文化建设不仅是学生自身的文化需求,对于达到教育与教学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到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并做好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步骤予以施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具有强烈开放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正迅猛地在青年文化行列中崛起,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一股新生力量。如何看待和引导校园文化发展,以促进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青年文化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仅就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艺术、娱乐方面的现象和青年宫在校园文化中引导作用作一些肤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慧 《理论月刊》2006,(2):157-159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为一体的、属于亚文化形态的一种有机复合体。加强对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对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造就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提升办学理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弘扬大学精神、营造科学、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优化文化环境、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能力,健全制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其核心由思维方式、价值趋向、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等所构成,又以校园内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等为特征。21世纪是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互为交融的世纪。优化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成人、成才,是新世纪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艺术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环境艺术设计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上具有和公益性、系统性、创新性的突出特征;环境艺术设计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上有物质、精神和社会三种功能;在具体设计中,要努力营造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平等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敬业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以及公正务实的校园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8.
刘玲 《政策瞭望》2007,(8):44-46
校园文化是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在物质财富、精神氛围以及生活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特点的文化类型。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形成的源泉,是学校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体现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它的职能是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们往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学习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规章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是健康活泼、清新高雅、蓬勃向上的。但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作为社会文化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概括起来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广告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等等,如何…  相似文献   

11.
公安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一支独特的文化形式 ,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搞好公安校园文化建设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对于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 ,提高公安学员文化品位 ,促进公安高等院校教育目的的实现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与和谐校园环境密不可分。和谐的校园需要厚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关键在于建设,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全面的文化内涵与崭新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具有认知的导向引领功能、心理和行为的调适调控功能、文化熏陶精神感染功能、实践的锻炼内化功能、群体意识的凝聚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等育人功能。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仰恩大学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成功探讨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新媒体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了载体、提升了实效,也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多媒体融合、切实提高新媒体素养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公安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 ,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在丰富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同时 ,对其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公安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重建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警察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高校相比有差距,与基层公安机关文化建设相比有压力,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应该在正确理解警察院校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学院物质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加校园警察文化元素,提炼学院的历史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安校园文化,开创具有公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域文化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也对同学问关系的适应发展产生了影响。了解地域文化对同学关系适应影响的发展阶段和规律,可以了解学生在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大学校园文化内含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是这三个层面的协同共进、系统整合,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都将贻误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校园中法制安全事件屡屡发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建构校园法治文化具有应然的价值诉求;建设彰显现代法治理念的制度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创建法治文化活动品牌是当前校园法治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