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治理结构决定了多元主体管理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分配公共利益的方式,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治理的基本主题.公共治理的基本结构是公民、政治领导、公共管理人员三者合作共治的多中心结构,体现了共和主义"公、共、和"的基本原理.其中,公民是治理者,政治领导是协调者,公共管理人员是帮助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的有效建构,关键在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结构;居于"元治理"地位的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担当起扶助者、服务者、引导者、执行者四大角色.  相似文献   

2.
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由此也提出了对以增强行政组织机构快速反应能力为特点的公共治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发生公共危机尤其诱因,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存在缺陷。要应对危机中对于快速应变能力的要求,我国政府治理必须适应新形势,以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再造。  相似文献   

3.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突破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体制性障碍,需要内调结构,外顺关系,内外兼治,走整体治理和共同治理之路.从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创设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特区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对高校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特区"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可取路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分化和重组,社会阶层结构更加多元和复杂,新的阶层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为公域之治模式的转换。解读该社会现象和问题,建立与完善相关制度十分重要。文章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分析向公共治理模式变化的原因,概述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新的阶层的意志表达和利益实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治理能力和现状的重要领域。网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实体制的治理状况。然而,现有研究对网络社会治理的基础—即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和运行规律,还缺乏探索。这就导致现有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基本延续了现实社会治理的策略和手段。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勾勒出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首先从概念角度,辨析了网络社会的三种视角—虚拟社会说,现实社会延伸说,现实-虚拟混合说,提出网络社会的本质是虚拟与现实社会的混合态,从而扬弃了可以沿用现实治理手段有效治理网络的传统路径;其次从三个角度探索了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作为信息网络的特性;作为复杂巨系统的社会特性;作为中国独特政治现象的特性。最后提出了网络社会的若干基础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一个立体化动态运行的系统,以"总体战与平战结合"的思维,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引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政法机关以及其他机构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重构制度功能、完善运行机制、优化作用方式、探寻治理路径,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众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不确定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面对层出不穷、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危害越来越大的公共危机,仅靠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应对.在此背景之下,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公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显得尤为必要并必然成为未来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9.
我们必须从治理的视角来看待地方公共经济的发展问题,多中心治理理论目前已经成为观察并解决地方公共经济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框架。地方公共经济的有效治理有赖于贯彻和实施法治化原则、辅助性原则、财政平衡原则等基本原则。同时,要以积极的制度安排来提升治理质量,这包括公共政策的协调、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原有的基于农业和农民的乡村治理机制已无法适应变迁中的基层社会,探索一种能够有效适应乡村社会变迁的治理机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政治条件。以自治重心下移为核心特征的乡村治理机制变革是适应乡村变迁诉求的有益探索,彰显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念,也是对共和主义以人民的自治能力和获得感提升为圭臬的核心理念的重要实践,开辟了村民参与和社会自治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1.
公共治理转型:整体主义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现代国家建立以来,历经了两次公共治理转型,即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管理模式.两种模式所留下的部门化、碎片化直接刺激了整体性公共治理兴起.整体性公共治理重新强调协调与整合,探索提供一体化、快捷公共服务的流程设计,主张将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合并思考和追求统一的解决方案.整体性公共治理理论是对公共管理时期的个体主义思维的反动,复兴了整体主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研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实践的发展而出现。其发展大致可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2005年至今。本文分别称为兴起、中断、复兴三个时期。论文列举了每个时期代表性论著及其观点,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造成的原因。本文最后就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提出了五条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问题频发的体制性根源在于社会控制型的管理体制。追求社会的静态稳定不仅不可能,而且客观上积压了问题,激化了矛盾,不当的社会控制机制破坏了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错位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导致了与民争利,僵化的职责同构的组织体制严重弱化了应急管理能力,碎片化的社会结构状况从根本上削蚀了社会的理性基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顶层设计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公共治理的社会管理模式,将管理目标重设为动态稳定,将管理理念更新为公共治理,将政府角色转换为公共服务,将央地关系调整为地方治理,将社会建设为组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4.
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形成各种有效的管理与协调机制一直是政府和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必然导致组织的创新。在西方,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普遍使用,已经兴起了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治理新模式,即整体性治理,该模式的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以协同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以结果为导向的组织目标和以整合为核心的运作机制,同时强调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基础。这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安教育是坚持独立设置公安院校还是将公安院校职能转化为岗位培训中心,在从外国法律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公安教育办学实践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之后,可知公安类院校不仅应当加强,而且应该加快向本科方向或更高的层次发展,那种放弃公安院校继续发展,从地方院校大学生中机械仿照发达国家招募警察的观点和做法,不符合公安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高执政绩效是一个由多重结构构成的多维控制系统。正如考察一个事物,不能忽略其物理结构一样,对于执政绩效的考察,必须看到其结构要素对绩效的制约和影响,如体制结构、层级结构、决策结构、制度结构、机制结构等。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某种结构、体制要素,将投入转换为产出。执政组织要将政治投入转化为政治产出,就要对结构关系进行整合,也就是说,提升执政的公共绩效(PublicPerformance),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价值和目标,可以在执政物理结构关系上作检测、调适和优化,在它的层级结构、决策结构、技术结构和机制结构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民生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国历代民生理论的进步思想内容,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之中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科学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根本目标,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警营文化建设是广大民警的热切愿望,是提高广大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警营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与谋划警营文化建设;要构建与健全警营文化建设的运作机制;公安机关领导在警营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决策指挥作用;要强化典型在警营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要积极倡导警察礼仪,提升基层民警的文化品味;要坚持队伍管理与警营文化建设相结合,培育团队精神;要把关注民警心理健康作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基层民警树立“全警公关”的理念,处理好公众关系。  相似文献   

19.
管治、无政府与合作:治理理论的三种图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理作为流行词汇的背后是治理被滥用的现实,因此厘清人们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或使用治理意义重大。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中,通过对治理的核心问题"规则之序何以可能"等的考察发现,作为管治的治理、没有政府的治理与走向合作的治理是研究者理解并使用治理的三种基本图式,而走向合作的治理是"治理"概念和理论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