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经济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毛泽东的经济法思想如同他的其他思想一样,有一个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紧密相关,是实践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至于他的经济法思想的具体发展过程,参照拉姆教授的划分,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917—1927年,是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形成时期。《毛泽东选集》中仅收入这一时期的两篇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显示出毛泽东当时就已认识到经济法律手段如清算、罚款、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反倾向斗争中主要是防"左"反"左",根据实践的需要,在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作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共同关于革命法制建设的远见卓识的高度概括。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内容极为丰富,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吴昱 《法制与社会》2012,(17):126-12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政治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进行的政治观教育,中心内容即进行邓小平政治观教育。本文从邓小平政治观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等方面对邓小平政治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结合中国的现实实践 ,提出了关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邓小平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以相信、依靠、服务人民为基础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民利益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更加现实具体地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他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理论。1 .解放思想 ,发挥人民主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汪淑娟 《法制与社会》2012,(20):130-131
对于革命和改革,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做抽象的价值评判。革命和改革的手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方式,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起过积极作用,不能用一个否定一个,关键看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胜利,毛泽东思想也取得了良好的大众化效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古代民法的性质和规模,独特的经济制度、政治结构加上立法传统、礼制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民法特有的面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之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得不然的历史合理性,也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和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略论英国法治发达之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生成的条件亦是复杂多样的。英国法向来以其特有的面貌傲立于世,这与它生成的社会土壤紧密相关。英国法治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模式;二是独特的政治体制;三是尊重传统的文化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造就和决定了英国法治的发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经济相适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我们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视其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  相似文献   

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根本,治国的法宝,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中国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革命成果,既是夺取政权、建  相似文献   

13.
董必武同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律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性质,提出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主张一切法制工作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思想,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思想、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14.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应把握理论、历史与实践的三者统一。首先,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实践,其研究范围理应从传统新闻业扩展至更广阔的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其次,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理论构建,应接续20世纪中国革命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中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最后,从中国革命在地实践出发,可以让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落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统筹好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对缙云革命宣传史的挖掘正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构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也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刘晓 《法制与社会》2010,(15):280-281
民主是西方文明特有的产物,是在西方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中叶,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开始了在中国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尝试。本文通过探讨使民主运转起来所必须的要素,来透析中国早期的议会民主制在缺乏民主生根发芽所需的养分——民主所需的前提、条件、手段,走向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中,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验相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政权——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仍在继续指导我们前进。在如何同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的问题上,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创造和总结,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的一份闪耀着灿烂光辉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的功能尤其是基础功能的研究对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经济法的基础功能是调节资源配置方式,它是由经济法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并通过经济法成长历程和创新发展得以充分彰显。然而对经济法的功能预设是一种应然状态的预期,要真正实现其积极作用还需要为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研究实现经济法功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应当成为经济法创新的方向之一。经济法调节资源配置方式这一基础功能应当对调整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指明 了方向。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关键是把"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府法制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政府 法制工作水平,开创政府法制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