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这是一个关于法治的传说一个中国青年到德国留学。他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一天,两人上街,遇到一个小问题。他们要过街时,两边没有车,但是行人过街的信号灯是红灯。小伙子在国内已习惯于“过街看车不看灯”,于是就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德国姑娘看得目瞪口呆,等变灯之后才走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中国青年说“拜拜”!其理由是:这个人太危险!他连红灯都敢闯,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  相似文献   

2.
《春秋》2021,(4)
正闻一多从来没有忽略发掘青年诗人,他破格录取了臧克家,培养扶植了陈梦家。这两个学生让闻一多非常得意,两人的照片就放在他的书桌上。他常对客人说:"我左有梦家,右有克家。"因此,臧克家、陈梦家被称为"闻门二家"。闻一多与"闻门二家",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典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21)
<正>虽然对中国和德国鲁尔区这两个差别极大的地方进行比较应该慎之又慎,但是鲁尔区重新"变回蓝天"的经验至少能起到一种警示和推动作用: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协调力,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重回蓝天我是一名德国人。最近,我迁居到挪威,供职于奥斯陆大学。我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空气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研究,它是"中国空气污染和人文行动"的子课题,这是一个大型的跨国和跨学科的研究工程。当我告诉我的父亲我的工作是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4.
5.去德国演讲只有一位听众赵薇在《近观马云》中爆料:"马总还跟我讲过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就是在他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受邀去德国做演讲。他收拾得特别整齐就去了德国,在一个能容纳两三千人的大厅里开始演讲。结果好像连带他在内,大厅里就只有两个人。但马总还是演讲了,这就很大胆。"  相似文献   

5.
<正>"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和先生去参观"改革开放40年展"。来到东街口,刚准备过街,就看到旁边邮电大楼前围着一群人,我们也凑过去看,原来是邮电大楼要拆建的告示。正想转身走开,看到前面有个熟悉身影,这不是农工党党员周教授吗?打过招呼,周教授就不无惆怅地说:"这楼拆掉太可惜了!"并动情地指着大楼叹道:这可是福州改革  相似文献   

6.
40年前,一名德国小镇的姑娘,偶遇来自“红色中国”的翩翩青年,目光交接的一刹那,便注定了这一段跨国姻缘的不凡。和她当时想象中身穿蓝色制服、手拿红宝书的中国人不同,这个年轻人帅气、时尚,爱音乐也懂音乐。匪夷所思的是,当年这位年轻人的身份竟然是“叛逃者”。他们之间的交往跨越了怎样的文化障碍?女主人公海佩春的《德国媳妇中国家》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8)
正1948年,我出生于台湾嘉义的一个小山村,因中国文学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有名的话是:"在我死之前,让我做一个中国人。"在台湾,我是出了名的统派。每当朋友、学生和后辈知道我的成长背景,就会问:你怎么会成为一个统派?我觉得这就是现在台湾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台湾的过去,只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过去,所以才会觉得我是一个"怪人"。我自己则认为,我会成为现在的我,再自  相似文献   

8.
从93年11月初到94年5月中旬,我随“西南艺术团”在德国的不来梅、比勒菲尔德、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等城市进行了半年多的巡回演出。在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里,不仅领略了德国那典雅旖旎的风光,更处处感受到德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谊。 说来挺有意思,在不来梅时,一次演出完以后我正在整理乐器,突然听见背后有人用四川话叫我:“嘿,您好,你们的演出硬是精彩得很哟”。我转过身来一看,大吃一惊,竟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站在我的面前!她见我对她说四川话很惊奇,就笑着对我说:“我叫克丽斯卡·拉芬琳,我的中国名字叫柯安静。我曾在四川大学留学二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因此我特别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听我妈妈说中国有一个西南艺术团来此演出,我想有可能是从四川来的,所以就从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赶到这里来看演出”。听着她那一串“夹生川腔”我也乐了,用四川话对她  相似文献   

9.
周睿睿 《小康》2007,(9):110-110
为自己争取一个"城市公民"是每一位德国市长的目标之一。慕尼黑市是德国这方面的先锋模范。如果问一个在慕尼黑生活了一年的外国人是不是德国人,他会回答:"不,我还是要保持我自己的国籍。",但如果问"您是慕尼黑人吗?",则多数外国人会肯定地说"是"。  相似文献   

10.
“绝招”     
据说有个倒霉的生意人,在一个城市不算偏僻的地方两次被抢劫。头一次遇到两个男青年抢劫,他见周围有来往的人,便放声大喊:救命啊 !不喊倒罢了,一喊,周围的人竟一个个加快脚步跑了。第二次是晚上,他遇上三个男青年抢劫,当时正处于几栋居民楼边,有不少人家还亮着灯,他便大喊:有人抢劫啦 !谁知他一喊,亮着的窗户一家接一家地黑了。更可气的是,三个男青年一边掏他的钱,一边还帮着他喊 "有人抢劫啦 ",完事后嘻嘻哈哈地走了。可怜的生意人到刑警队报案,说了被抢劫的过程,又讲了上次的经历,无奈地问:我喊了半天,没人来帮我,下…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冷笑话,说有个中国小伙子交了个美国女友,有一次两人步行过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小伙子看到两边没车,拉着女友就冲了过去。美国姑娘见状神色大变,厉声对他说:“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不敢干?你这样的人怎么靠得住!”一桩跨国姻缘就这么吹了,小伙子追悔莫及。不久以后,小伙子新交了一个中国女友,又是过马路遇上红灯,小伙子牢记上回的惨痛教训,赶快止步,再不敢造次。谁知这个中国女友怒不可遏地说:“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还能指望你干成什么事呢?!”于是又落个分手的惨局。  相似文献   

12.
卢弼燏 《当代广西》2012,(14):57-57
微电影《灯》讲述一位盲人姑娘,每天进家都要把屋里的灯点亮。面对人们的不解,姑娘说:盲人的世界是有光的,那闪闪发光的是爱和信仰,点亮一盏灯,就点亮了爱.点亮了信仰。  相似文献   

13.
有天晚上在北京参加了一位法国人的家庭派对,整个晚上最惹人注目的要算是一对异国夫妻,丈夫是在北京留学的非洲黑人,妻子则是位北京姑娘。 国内目前嫁给西方白种人的姑娘已不罕见,一些国人会羡慕她们一夜间即可移民到富裕的西方世界定居。然而若是嫁给一位黑人那可就非同小可了,这个姑娘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去面临社会世俗的偏见。这不,眼下我就注意到晚会上很少有中国人与这对夫妇塔讪,他们也是最早离开晚会的,待他们出门后听到一个刺耳的声  相似文献   

14.
2000年至2002年,笔者作为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研”项目负责人之一,在云南省德昂族社区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田野调查,其中关于德昂族婚恋习俗的变迁,比较富有情趣,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德昂族的传统婚恋习俗,说起来极富浪漫色彩。德昂族未婚青年恋爱自由,过去,小姑娘和小伙子在15、16岁以后就可以加入青年组织,集体或单独地进行“串姑娘”活动。“串姑娘”就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串门,在谈话或对歌过程中建立恋爱关系。集体串姑娘是男女青年的集体交友活动,通常在节日或婚礼时举行,一般是在青年头头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青年研究的一个特点是,从各个不同方面分门别类地对青年的不同特征进行研究。但是,青年的这些特征之间是存在某种一致性的,它们构成一个系统,我们有必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把这些研究整合起来。阿奈特的贡献,就在于借助"成人初显期"的研究范式把分散的有关青年的初婚年龄研究、生育研究和就业研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让我们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青年。这个视角就是"成人初显期"。它不但是生理现象,而且是社会-文化现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阿奈特发现,西方社会的青年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生命阶段——成人初显期。这个阶段在过去的历史上是不曾具有的,它是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产物。本文对阿雷特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提出了"准成人期"的概念,并对中国"准成人期"的本土化情境变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人类"一词不仅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在中国及其它国家也广泛流传.人们的初步印象是:"新人类"是日本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一批青年群体,这批青年与老一代的日本人有许多差异,他们的行为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日本社会.在去日本考察访问之前,我就听到看到了不少有关"新人类"的材料,而且大多是持贬意和担忧的态度.然而在到日本之后,听了日方安排的爱知教育大学稻田雅洋教授的讲课,他对日本的"新人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评价,这种见解与原来在中国所接触到的材料完全不一样,由此,引起了我对"新人类"这一已经不新的话题的新兴趣,于是,我借这次随中国青年考察访问团赴日的机会,在日本对"新人类"作了一些实地调查.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座谈、闲聊、听介绍、看材料,对当前日本"新人类"的了解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对于"新人类"的  相似文献   

17.
张大为 《协商论坛》2007,(11):56-56
在德国,让我最感慨的就是德国人的时间观念。他们遵守时间的准确度就好像他们是钟表上的指针一样。在汉诺威参加一家德国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公司总裁的第一句话就说:会议要开一个小时。我出于好奇,计了一下时间,总裁一人就讲了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报》一直想搞一个学术沙龙,对一些青年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这次《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给了我们组稿的任务,正好是一个契机.我想今天的论题还是基础一点好,就定为:当代青年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我感到青年研究存在着两种不足取的模式:一种是经院哲学的思辩模式;另一种是凭感觉、凭日常意识表面描述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对于青年研究是不利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它说明,我们的青年研究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乡巴里坤大草原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它位于新疆的哈密地区。巴里坤大草原上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但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变成了石头,哈萨克青年则扭住山魔同归于尽沉入湖底。姑娘和哈萨克青年用生命为后人换来了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作“蒲类海”。离开故乡巴里坤从事保安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里,我经常“回”到故乡,和儿时的小伙伴嬉戏在美丽的大草原……雄鸡高叫,日出东方,睁开…  相似文献   

20.
“小桔灯以自己微弱而顽强的光照亮了生活的前景,朦胧的橘红的光在浓墨般的黑暗中带来了鼓舞,让人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这是中学课文里冰心写的《小桔灯》,那种温暖让我至今还深深还记得。六十多年过去了,深山中的一位代课老师用她无私的爱再一次点亮了人们心中的小桔灯,用爱温暖了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