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某高校90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诱发心理危机的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强度,检验心理应激强度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应激事件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及健康。其中受惩罚、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引发的应激强度最大。(2)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强度之间呈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和应对方式均对心理应激强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强度之间起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莫光辉  祝慧 《前沿》2012,(15):118-121
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情感危机呈现出情感孤独、情感空虚、情感焦虑、情感冲动和情感冷漠的特征,情感危机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问题.高校学生情感危机与协同学原理有很强的契合性,以协同学理论维度提出建构高校学生情感危机的社会协同治理体系,以期为当前高校学生情感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社会中,高校面临着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有一定规律可循,而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各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缺失,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学校、个人、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以保障该模型的有效运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张首先 《青年探索》2007,(2):59-61,78
大学生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造成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自我认同产生了危机,这种危机的出现主要源自于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消解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6.
李娟  逄峰 《青年论坛》2008,(4):36-37
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较多是有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个性缺陷,挫折承受能力差等主观方面的特点;同时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大学生活的适应与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都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面对,提高危机干预专业知识,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箭 《前沿》2012,(18):191-192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单元,学校还具有人员聚集度高,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及社会关注度高的“三高”特点,学校的稳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危机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危机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也是提高学校危机管理效率的必经途径.学校危机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组织支持、法律支持和社会支持.在具体系统构件上,包括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处理子系统以及危机善后系统.  相似文献   

8.
社会危机是常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扰乱因子,而干预是对危机中的青少年的一种修复或维护,它既包括来自外部的社会干预,也包括来自自身的自我修复体系。基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危机和干预这两种力量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从危机中防御行为的习得,到对危机和新环境的认知评价的建立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备,到人类集体潜意识对危机的承载,危机下的青少年成长正经历着这一深刻的变化。引导青少年正视危机,在危机中学会生存、适应,建立完备的心理防御体系与社会支持保障系统,是克服危机,促进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的公共安全评估框架在不断发展之中,从单独的脆弱性视角或能力视角进行公共安全评价,到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评价的脆弱性-能力综合视角,大体经历了三个过程。本文阐述了在脆弱性-能力综合视角下的公共安全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该评价框架的范式与应用。脆弱性-能力综合视角的评价框架研究,把质性研究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综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公共安全与公共危机管理动态评价的新思路,构建了一个公共安全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评价和识别框架,为公共安全评价工具和方法提供新的视角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黄帝荣 《传承》2008,(2):62-64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董刚 《人民论坛》2010,(5):186-187
大学生处于"同一危机期",有必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中国后,至今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而国内研究者们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有花 《前沿》2005,(1):164-167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 ,积极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期个体自我同一性危机出现的原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教育者不仅需要在理论层次上思考各种制约因素的复杂性 ,也要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积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朱元利  李靖 《前沿》2010,(6):171-173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发现和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学生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等主要心理危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众多研究数据为基础,对当代中国男孩面临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小学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面落后于女孩;男孩体质持续下降,与日本男孩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男孩有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成瘾行为发生率和常见心理疾病发生率;男孩的责任感欠缺,攻击性更高、问题行为更多,更容易违法犯罪.男孩危机对男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周茂春 《传承》2014,(7):116-117
加强对大学心理危机问题的研究及干预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加重,分析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经济生活、情感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失范危机,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失范的路径对策,这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既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性需要,帮助其圆满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各阶段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社会、促进人格完善,同时又要兼顾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点面"结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徐骏  王才领  王绍让 《公安学刊》2011,(2):47-49,63
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时常出现,且危机类型、形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不仅是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更关系到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本文以浙江省高校为样本,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预防应对能力及高校公共危机教育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就高校做好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提出了重视体制建设——成立组织,设立学分;重视模式构建——立体全面,科学有效;重视应对能力——模拟情景,加强演练;重视教育形式——载体多样,注重效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最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个identity crisis其实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认同危机”。作为中国面临的核心危机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本文以“北大清华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为契机,谈一下消费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源考察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真实存在.它产生的消极情绪及行为絮乱已逼近包括大学生在内现代人群的现实生活.因而,厘清大学生成长的烦恼、交往的困惑、学业的冲击、就业的危机、情感的伤痛等心理危机诱因,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组织机制,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预警工作,对于化解和释怀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