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我区家猫发生一种以呕吐泄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传播快,流行面广,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初步诊断为猫瘟热。笔者用自拟的中药处方进行了试治,取得较好疗效。 (一)流行情况 据114倒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见,冬季发病78只,占68.42%;次为夏季,发病24只,占21%。  相似文献   

2.
河曲种畜场家畜寄生虫病流行严重,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2年3~4月、1984年4~5月,对该场种畜的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该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的黄河首曲之处,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调查点位于北纬33.6~33.46度,东径102度11分30秒~102度56分30秒。海拔3300~4000米。气候寒冷,日照长,冬季干燥,夏季湿润,年平均温度0.3~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每年6月份在我县农村有大批肥猪发生以红皮和高温稽留为特征的疫病。此病呈暴发性的流行,病程一般3~7天,如无继发症均能自愈。抗菌素药物不能改变病程,但一般退热药如安替比林、安乃近等能使病程缩短。群众称之为“红皮病”。其流行特点,大猪发病多(50~150斤的猪),小猪发病少;社员户养猪发病多,集体猪发病少;育肥猪发病多,种猪发病少。  相似文献   

4.
从80年代中后期,在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季牧场上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和拉稀为特征并引起大批牦牛急性死亡的疑难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肠毒素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小动物实验及疫苗诊断性免疫试验,确诊本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从病死的牦牛病料中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为本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运动会,自1924年开始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23届,每4年一届。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事情。在此之前,北京已经在2008年成功举办过一次夏季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魅力;这次的冬奥会将再次向世界展示发展得更好、更强的中国,也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奧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网尾肺线虫在自然界的活动规律和生态环境,给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4~1985年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地区对网尾肺线虫的生活习性作了调查。 (一)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八美:海拔3400公尺,高原气候,冬季慢长多霜雪,夏季暖和多阵雨,干湿分明,日照丰富,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4.4℃,1月平均气温-5.2℃,7月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28.3℃,极端最低气温-25·6℃。昼夜温差≥10℃。龙灯:海拔4100公尺,地表平坦,排水不良,有大片沼泽发育,水草丰盛。冬季慢长多霜雪,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侵袭牛羊。它不仅能引起家畜的大批死亡,而且还能使患畜消瘦,使役能力降低,牛产奶量减少以及大批罹病肝脏成为废品,因而给畜牧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本病在我省各地区(州)均呈区域性流行,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我们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7月 ,江苏省宝应县猪相继暴发一种以发热、减食、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且病程长 ,呈地方流行之势。据统计 ,全县 16个乡镇存栏猪 2 2 .5万头 ,其中发病猪 10 85 5 2头 ,发病率达 48.2 % ,死亡 45 2 0头 ,致死率达 4.16%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5 0多万元。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本病为猪流行性感冒 ,并及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成功地控制和扑灭了疫情。1 流行情况本病对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在本次疫情的病猪中 ,育肥猪 8164 8头 ,占 75 % ,母猪 110 94头 ,占 10 % ,流产…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病学调查 1.安达市种畜场羊场位于安达市东北角,北部,地势比较低洼,草原与青岗、林甸相连。今年春天该场与毗邻的青岗引嫩管理站羊场以及附近村、屯的绵羊都同期大批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0.
家畜风湿症是我国东北的常见病,赤峰地区每年冬春季节更为多见。对该病的治疗,应用一般疗法效 果不显。我们试用普鲁卡因治疗此病,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应用方法 将普鲁卡因配成1%的溶液,治疗时稀释成应用的浓度,静脉注射。开始应用0.5%、0.75%以后递增至1%的浓度,隔一、二日静脉缓注150~200毫升,7日为一疗程。对病程长的慢性风湿症,也可在用普鲁卡因的间隔期,配以柳酸盐类或抗风湿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笔者曾参加了某鸡场两次传染性鼻炎流行的诊断治疗,现将该病与鸡霉形体混合感染时的流行 特点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本病第一次流行发生在1984年元月中旬,当时在一幢550日龄的产蛋鸡与120日龄的育成鸡合群混养后第4天先发病,经26天全场有10幢鸡群陆续发病(包括产蛋群、育成鸡群和种鸡群),死亡9519只,死亡率为5.6%,病程26~41天,流行期54天;第  相似文献   

12.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是二棘血蜱(长角血蜱)在牛体吸血寄生时,将瑟氏泰勒焦虫病原体传给易感牛体后,导致发病的。 该病最早由Bn、Yhcrmo,3,和H.A.ⅡOXTOpeB于1930年在苏联境内发现,1960年以后在我国贵州、甘肃、陕西、青海、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也陆续见有报道。近年来,该病流行面积逐渐扩大,对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严重。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3~1984年开展了牛瑟氏泰勒焦虫病药物治疗试验,采用人工感染发病的方法、较为系统地观察了药试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磷酸伯氨喹片杀虫效果最好,治愈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马胸疫的流行及治疗效果李宏中王志效王荣华钟彪(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二场734107)马胸疫又称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50年代曾广泛流行于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区。目前该病在我国只有零星散发,但在山丹军马二场却一直没有间断...  相似文献   

14.
在猪已经有过一种水泡病的几次流行,其病原证明是一种肠道病毒。第一次流行在1966年发生于意大利,接着又于1971年在香港发生一次流行。1972至73年冬季在联合王国发生了一次更严重而广泛的流行,同一时期还曾在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波兰报告过其他几次流行。1973年6月又在联合王国发生过一些疫情。从流行病学的观点上来看,重要的是要知道各国的疾病是否由同一毒株所致的。通过用在天竺鼠制备的特异抗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与  相似文献   

15.
在猪已经有过一种水泡病的几次流行,其病原证明是一种肠道病毒。第一次流行在1966年发生于意大利,接着又于1971年在香港发生一次流行。1972至73年冬季在联合王国发生了一次更严重而广泛的流行,同一时期还曾在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波兰报告过其他几次流行。1973年6月又在联合王国发生过一些疫情。从流行病学的观点上来看,重要的是要知道各国的疾病是否由同一毒株所致的。通过用在天竺鼠制备的特异抗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与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2月,辽宁、吉林等省部分地区鸭群发生一种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试验,确诊为鸭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据文献记载,鸭瘟是我国南方鸭群的常发病,北方罕见。辽宁、吉林等省为发展养鸭事业,于1984年12月从长江以南大批引进种鸭,之后鸭群发病,并大批死亡。1985年1~2月为发病死亡高潮。经调查梅河口市某养鸭户原有由哈尔滨引进的康贝尔鸭45只,后与南方新引进的50只康贝尔鸭混群,于混群第6天原群鸭出现死亡,经各种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果,于第13天原群45只全部死光。某乡政府引进一批南方鸭,由厦门装车时为3700只,一路上大批死亡,到梅河口市时只剩2900只,运到单位后死亡继续增加,直到注射鸭瘟疫苗后才逐渐平息,于注苗后10天停止了死亡,死亡率达50%左右。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7.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95年冬季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全国上下均为丹麦二王子龙华京迎娶香港出生的文雅丽王妃而欢腾。 婚礼在哥本哈根的弗德力斯堡大教堂举行,新娘子文雅丽穿戴了一顶镶有八千九百粒珍珠的婚冠,并配以一条四米长拖裙。出席婚礼的贵宾中有挪威国王和王后、瑞典国王和王后,希腊废君康斯坦丁、英国王子爱德华等。  相似文献   

18.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近几年来,在我县及邻近几个县常发现犊牛发生顽固性腹泻,病畜多为2月龄犊牛,治疗棘手。1987年,我们对本县某乡作调查,该病的发病率高达40%左右。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春夏季多见。有时在春季产犊季节,一些村的新生犊几乎全部发病。(二)症状 病犊精神沉郁,体温升高(39.5~41℃),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尤其喜饮冷水。可视粘膜潮红、充血,拉灰白、黄绿色稀粪,后期个别病畜便中带血或灰白色伪膜,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病程10~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某饲养户饲养台湾白肉(白玉)蜗牛43只,其中成螺3只,幼螺40只。成螺长至7月龄时体重约45克左右,有2只发病。当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为了降温而喷洒了许多水,致使垫料过湿,使投入的食料变质腐败,蜗牛吃了变质食料后而发病。症状初期,病螺行动迟缓,头和触角伸出很短,不爱吃食,向外吐粘液。腹足的颜色由白变黄,触之有硬感。随后粪便稀薄,带粘液,混有血丝,以至血便,后期便呈巧克力样。病程约一周。治疗先把发病的蜗牛取出单独喂养,用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