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格局,即结构。世界格局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基本力量(表现为世界强国或国家集团)的空间布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的基本结构。简言之,世界格局就是由世界强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足以左右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二战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格局,就是美苏两极结构,它是影响这四十多年来世界局势所有重大变化的核心因素。秩序,即事物按一定规则排列和运行的状况和体制。国际秩序是指世界各国按一定  相似文献   

2.
相伟 《南风窗》2013,(9):70-71
从一些先行研究看,世界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北京当前只处于第三层级,建设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是"北京梦"。建设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是"北京梦"。从一些先行研究看,世界城市分为三个等级:伦敦、纽约和东京是最高层级的世界城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第二层级的世界城市具有洲际性,第三等级的世界城市具有区域性;北京当前正处于第三层级,这基本符合北京发展实际和人们的普遍认识。北京要迈向世界城市,显然是指"3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高度。但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看,世界多种不同声音同时出现,再次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推到前台。"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选择。以"软实力"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世界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和合意识"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及理论资源;"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本质,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政治秩序范式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八月二日至今年二月二十八日持续达七个月之久的海湾危机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建立世界新秩序中的一段插曲。从这场国际性危机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促使未来世界新秩序形成的矛盾、利益差别与力量组合。未来世界新秩序已内在于海湾危机之中。奥地利人说,伊拉克是世界新秩序的试金石。布什说,海湾危机是世界新秩序的第一次考验。海湾危机是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革命"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世界革命"理论有所创造和发展:一是认为世界革命包括一国革命,以一国革命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二是认为十月革命后进入了革命的第三时期,也就是世界革命时期,因此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开端;三是世界革命的中心和策源地已经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欧洲主要发达国家转移到了苏联。其逻辑起点是"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开端和前提","保卫苏联"则成了其世界革命观的逻辑结果。以此为基础的世界革命理论既有扶持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因将苏联利益与世界革命整体利益等同起来而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损失。  相似文献   

6.
四点假设 第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世界经济体系,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这个世界极端不平等,而且自从十月革命以来,这个世界包含着两种相互  相似文献   

7.
世界工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F—TU)简称“世界工联”,是三大国际性工会组织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1945年2月6日在伦敦召开了世界工会代表会议,决定建立世界工会组织。同年9月25日至10月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工会第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5期刊发了《世界基本矛盾与国际政治格局》的专访。世界经济格局对国际政治格局有重大影响,不少读者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有关情况。比如是否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相比较,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具有哪些新的基本特征?在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赵春明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9.
从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出现。我们认为,同国际政治旧秩序相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坚持民主政治,实行竞争共处。这就是说,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下,必须变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变强权政治的世界为民主政治的世界,变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世界为竞争共处的世界。应该承认,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要求人们改变旧观念,从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大国之间的竞争正在让位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出现欧、美、亚洲三大自由贸易区三强鼎立的局面。三足鼎立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关键在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将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变及世界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意味着战后的世界格局的瓦解,新的世界格局至今仍未成形。旧的世界格局瓦解的真正原因何在,未来新的世界格局可能形式如何,本期“热点观察”的三篇文章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熊培云 《南风窗》2008,(1):80-81
如萨科奇所说,法国看清了过去的世界,但是将来的世界还没有显现。事实上,法国今日的实用主义政治,亦不过是世界政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不均衡加剧与美国经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经济正出现好转,新一轮世界经济扩张是否到来?下面几篇文章主要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世界经济深层已极度失衡,美国通过不合理的全球金融体制和美元霸权,强制性地持续地使世界资金和资源流向美国,美国以损害世界经济维持自己的经济优势,在这种背景下的美国经济复苏是不可持续的。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危机。  相似文献   

14.
巴塔耶的神圣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期《文化理论》介绍的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巴 塔耶是个争议很大的思想家,也是法国当代思想的源泉,福柯、德里达、克里斯蒂瓦、鲍 德里亚、德勒兹都曾从他那儿吸取养分。巴塔耶从人性和兽性的角度出发,将世界分为 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认为在世俗世界的两端存在着两个类型的神圣世界,并对各个 世界的存在逻辑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巴塔耶把当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当成世俗世界的典 型进行了分析,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有限经济模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非生产性消费的 观念,也就是他的“耗费”理论。汪民安的文章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巴塔耶思想发展的 脉络。  相似文献   

15.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8):2-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世界原为佛教用语,译自梵文,世指时间,界为空间,世界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称。对世界的看法、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便是中国的世界观。中国的世界观是流动和变化的,各个阶段产生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不同理解。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天下,并非指整个世界,天下有地理上的和文化上的边界,虽然这个边界是模糊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交领域,实际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研究和谐世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采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践行共建和谐世界的问题;三是外促和谐世界与内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总体状况大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复苏,在某些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其基本特点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正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全球化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舞台;多样性和多元化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常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议题;实现现代化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社会主义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过程,思考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如火如荼革命阶段。二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曲折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陷入低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国取得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成功开辟了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振兴阶段。  相似文献   

19.
1991年3月25日,李鹏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国际风云骤变,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在世界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人们越来越关注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特别是世界新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是"英国学派"理论多元主义的体现,也是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二元对立的重要依据。从查尔斯·曼宁到巴里·布赞,几代"英国学派"学者对世界社会的探索推动了世界社会的概念化。"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有两种类型,即古典规范性解释和布赞的结构性解释,这两种解释分别存在缺陷。基于此,进一步反思世界社会产生所带来的深刻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文化根源和变革机制可以发现,"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构想是高度理论化和思辨抽象化的,并没有为人们提供世界社会的清晰形象和未来图景,世界社会被看作乌托邦也是有因可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