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部外伤后听觉脑干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Fan L  Sun H  Zhu G  Shen Y 《法医学杂志》1998,14(1):4-5,3
对40例头部外伤后主诉听力下降者进行听觉用干反应测试并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头部外伤后听觉脑干反应与损伤部位及听力损失大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听力损失率为57.5%,听觉用干反应异常率为33.75%,外伤检查时发现中耳及内耳先天性畸形5%。头部外伤后听觉用干反应的异常类型无固定模式,而与损伤部位及程度有关。听觉脑干反应异常类型表现为有各波潜伏期延长,但中枢传导时间正常;Ⅰ波消失,Ⅲ~Ⅴ波间期正常;Ⅰ~Ⅲ波消失,Ⅴ波绝对潜伏期延长;单耳Ⅰ~Ⅴ波间期延长等。头部外伤后进行听觉脑干反应检测有助于确定听通路损伤的部位及听力损失类型。  相似文献   

2.
21例损伤后听力损失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主、客观听力检测方法在听力损失程度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对 21例头部及耳部损伤后损伤部位、听力检测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纯音测听法难以正确评估患者的听力下降情况。 ABR能测试 3kHz左右频率范围的听阈,能客观反映这一频率的听阈和听力损失的性质,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与纯音测听结果相结合,辅以 40Hz相关电位 (40HzAERP)的检查,以便评估出较为客观真实的听力损失程度。结论 ABR结合纯音测听法并辅以 40HzAERP的检查才能对 3kHz左右频率范围的听力损失程度作出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头部损伤在伤害案件中十分常见,我院自1984年至1991年鉴定的283例案件中,头部损伤就有100例,占35.33%。现就这100例头部损伤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部受力方式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关系分析,有助于解析致伤机制,可指导检验取材,并为案件定性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51例脑干损伤案件的头部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两者间关系,以期为法医学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头部是犯罪分子行凶打击的主要部位。据上海市公安局一组统计资料表明,791凶杀案例,颅脑损伤271例,占34.76%。直接打击在头部的凶器,棍棒占38%,斧背锤类占36.9%,拳击占12.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头部各部分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不仅致伤物直接打击在头部会引起颅脑损伤,有时打在下巴上,力可以通过下颌而传  相似文献   

6.
夏文涛  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迟少宇 《法医学杂志》2006,22(2):I0008-I0008,F0003
头部损伤在日常检案中较为常见。在现行鉴定标准中,有关头部损伤的条文较多,部分规定较为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引发争议。现在,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检案经验把自己对相关标准条文的理解向同行作一介绍。1头皮损伤《人体轻微伤的鉴定》3.1、3.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五条、第六条,《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三十八条,都是有关头皮损伤的条款。针对这些条款,有必要对一些医学和法医学基本概念取得准确、清晰的理解。1.1头皮损伤的一般概念1.1.1头皮擦伤又称为表皮剥脱;是指头皮表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剥离。1.1.2头皮挫伤多系头部遭受钝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铁路行车影响下形成的头部道碴创之形态特点,探索其与一般头部钝器打击创的鉴别方法。方法对1994~2008年间怀化、长沙铁路公安处管辖内发生的因铁路行车的影响形成了头部道碴创的损伤案例从创的分布特点、创角的锐利程度、创缘的挫伤、创壁的光滑程度、创的深度、颅骨的损伤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常见棍棒、锤类、石头等钝器打击头部形成的创相比较。结果与打击时受害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同,铁路行车影响下人体头部所形成的道碴创是在头部处于运动中形成;两者由于致伤机理不同,导致头部创呈现不同的特征。结论铁路行车影响下形成的头部道碴创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与头部钝器打击创鉴别。  相似文献   

8.
笔者收集1998~2013年间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54例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案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案例的损伤形态学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部外伤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其法医学鉴定屈建业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还会增加。根据高血压发病的可能的病理机制和头部损伤的关系,笔者对特定的58例头部外伤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发现其中8例出现了Ⅰ期高血压症状。并探讨头部外伤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坠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地区最近十年来记录有坠落距离的246例高坠案件,对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杀高坠的高度显著高于意外高坠的高度(25.70m:13.98m);所有高坠中,头部损伤概率较高(75.2%),颈部损伤概率较低(6.5%);意外高坠的头部损伤概率高于自杀组(89.4%:75.2%)。结论意外高坠的死者比自杀高坠的死者更缺乏四肢对于头部的保护;过低的颈部损伤发现率提示国内法医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在高坠案件中的对于颈部损伤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学伤害案件中,头部常是主要的打击目标。在我国,致伤物以钝器最为常见,钝器中以棍棒和锤类为多见。钝器外力作用于头部,轻则造成头皮软组织的损伤,重则造成颅骨损伤、颅内出血及脑挫裂创等。由于颅骨不易受尸体腐败的影响,能将暴力所致的伤痕较长期保留下来,因此,在头部损伤案件中,对颅骨损伤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法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以两个分题:(1)颅骨钝器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2)颅骨钝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从生物力学和形态学方面进行以人颅骨为材料、以铁棍和铁锤为致伤物的实验性研究,重点探讨头颅在外力的打击下打击冲量作用的变化以及与损伤形态的关系,以丰富法医学的理论基础并供法医工作实践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中,头部受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下头皮裂伤,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案例较多见,其中个别案例头部虽受较大的钝性外力作用造成颅脑严重损伤致死,但头皮肉眼观未见损伤,其成伤机制值得分析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不断提高法医学损伤鉴定水平,现对我们工作中遇到的CT检测出无明显临床体征的硬脑膜外血肿的损伤程度的鉴定问题予以探讨。一、关于颅脑损伤中的硬脑外血肿当头部遭到钝器打击后,轻者可出现脑震荡,头皮裂伤,头部皮下血肿;重者表现为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而硬膜外小血肿,仅有头痛,呕吐或短暂的意识障碍及逆行性遗忘者,往往不被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张国华  李德祥  汪德文 《法医学杂志》1994,10(3):132-132,119
拳击致脑干微小挫伤2例张国华,李德祥,汪德文(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脑干损伤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损伤,尤其摩托主驾驶员头部的损伤。而头部遭受拳击致脑干中心性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者,供同行们参考。1案例例1王某,男,28岁。1992...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在交通、工伤事故、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中都很常见。以往由于颅脑损伤的诊断技术甚为复杂,还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与危险,因此对无神经定位症状与体征的头部外伤患者一般都不作脑部的特殊检查,以致不少轻微头部外伤所致的非功能区单纯脑挫伤也因此而被忽略和遗漏。近年来头颅CT检查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应用,使我们在检案中发现一些有关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的若干问题,通过文献复习结合本所的  相似文献   

16.
头部外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之一 ,但因头部外伤引起的外伤性糖尿病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是比较少见的 ,现报道如下。 1案例   某女 ,19岁。某年 7月 22日在马路上行走时被摩托车撞伤 ,头部受力。伤后意识不清约 20min,之后自感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 1次,以颅脑损伤住院治疗。诉既往身体健康 ,无糖尿病和肾病史 ,无糖尿病和肾病家族史。检查 :T36.5℃ ,P90次 /min,R20次 /min,BP14/10kPa。左额部软组织肿胀约 2.0cm× 2.0cm,左眼睑青紫肿胀 ,左面部软组织肿胀约 4.0cm× 3.0cm。头部 CT片示 :左额极处硬膜外有一梭形高密度影 ,…  相似文献   

17.
1案例某女,l岁,被他人打伤头部.2小时后人院,头部*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见图】),2天后突然出现昏迷,双瞳孔直径均为2IYllll一光反射迟钝,左下肢肌力0级,巴氏征m.头部CT示:右顶顶叶大面积梗塞(见图2).经治疗一月后,左下肢肌力恢复至三级.2讨论2.互关于外伤性脑梗塞的机制,目前倾向于:(1)血管痉挛:暴力作用于头部,颅脑强烈震动,脑血管受牵拉、扭曲,强烈的刺激使血管痉挛,血管闭塞.(2)血管壁损伤:颅脑外伤时,暴力损伤血管壁,特别是内膜损伤,易导致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3)血管壁损伤,壁内出血,…  相似文献   

18.
<正>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头部受钝性外力作用引起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脑白质多发性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42%,死亡率达42%~62%[1]。在法医检案中,交通事故、高坠和暴力所致颅脑损伤常发生DAI。也有报道,婴儿头部受到摇晃后发生DAI。如何能确切并尽早地对DAI定性并探明其形成机制,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1动物模型1.1旋转负荷动物模型 Gennarelli[2]将狒狒头颅于冠状面在11~22ms内旋转60度后,在胼胝体、内囊、脑干上端与大脑白质区检见轴索损  相似文献   

19.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它是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一过性大脑功能障碍,脑部无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外伤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神志恍馆或昏迷,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损伤前后一段时间的情况,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造成的大脑功能障碍通常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及损伤程度较轻。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八条规定,即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构成轻伤。在脑震荡的法医学鉴定中存在很多矛盾,给纠纷调解、案件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是法医检案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机械性颅脑损伤又是颅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从头部的生理及解剖特点来看,它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分布着许多重要的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最丰富的部位,血液的需求量很大,但动静脉的压差却很悬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