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回顾《新青年》杂志的办刊历程,结合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新青年》的一卷一号至五卷五号,主要宣传民主主义启蒙思想,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第二阶段是指五卷五号至八卷一号,《新青年》逐步转向社会主义的宣传,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第三阶段是指1920年9月后,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挖掘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过程和《新青年》在各个阶段传播内容变化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为发端,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有七八十个年头了。从二三十年代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问题论争,到四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从六十年代“兴无灭资”,“反修防修”的”无产  相似文献   

3.
新近翻看一本中国近代史图册,看到“五四”群英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不禁为他们的年轻而讶异。 “五四”群英中最著名的如: 陈独秀,37岁。他创办的著名的《新青年》,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杂志,成为“五四”青年反帝反封建的重镇; 胡适,25岁,白话文运动的主将。持论稳健的他与极富革命性的陈独秀相配和,成为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4.
党史之最     
一、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 二、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 三、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于一九二○年八月在上海成立,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一”运动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是这一运动最卓越的组织者和最优秀的领导者。1920年5月1日,他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新青年》上发表的《“五一”May Day运动史》一文,是中国“五一”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吹响了中国“五一”运动的号角,指明了中国“五一”运动的正确方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揭开了中国“五一”运动史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6.
1992年1月,中央统战部将其主办的内部刊物《统战动态》和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主办的内部刊物《统战理论研究》合并,创办了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公开发行的工作指导性刊物——《中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共创建,是陈独秀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其主要功绩-(1)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影响整个青年一代,锻造出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3)创建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并促使各地党的早期组织建立。(4)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工人运动,奠定了中共成立的坚实基础。(5)未能出席中共一大,但仍当选为首任书记。陈独秀不愧为中共创建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关心和研究妇女问题、尤其是劳动妇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热情支持者和导师.因而,学习和研究李大钊关于妇女问题的言行,并对这些言行给予历史的、现实的评价和反思,对解决当前的妇女问题、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开拓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李大钊是1919年5月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一踏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大门,就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妇女问题的严重性,遂于这年的二月撰写了《战后之妇人问题》(《新青年》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青年》是二十世纪初很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从开始的彻底反封建主义开始 ,逐步提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 ,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后期 ,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正5月31日至6月1日,有幸以民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由省社会主义学院和南平市委统战部、南平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新思想同心闽北行"大型宣讲培训活动第3站在邵武为期两天的培训。省、南平市社会主义学院的教授们,围绕《新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新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新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纲》《新发展:加快南平绿色发展跨跃赶超》《新统战: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思  相似文献   

11.
建党小知识     
《人事天地》2011,(7):57-57
名称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前进方向。《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认识、新观点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投稿须知     
<正>《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本,112码,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共公平地遴选稿件。我刊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相似文献   

14.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  相似文献   

15.
张德广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载《红旗文稿》2008年第18期)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说,一方面中国全方位有声有色的广泛的外交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我们的行为,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另一方面,我们在外交实践中确实也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和新理念,如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革命根据地创办的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媒介和重要载体。学术界对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梳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用的学术成果,能够为今天报纸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正>《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我刊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编排。  相似文献   

18.
投稿须知     
<正>《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我刊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编排。  相似文献   

19.
投稿须知     
<正>《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本编辑部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我刊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编排,为使来稿符合规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学生的反清革命。1903年1月.湖北省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湖北学生界》月刊及此后参与创办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影响很大,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创办的同盟会刊物《明报》使“革命排满”及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