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在网络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著作人的权利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扩张。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限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在网络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著作人的权利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扩张。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限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原有著作权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顺应这种数字环境的挑战,我国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解决了诸如数字作品在网络上使用的传播权保护和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等问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采用“法定许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莉莉 《唯实》2016,(5):36-3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终端的全球性使得著作权侵权后果易蔓延且查证困难,这些特性导致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更易受到侵害,因而著作权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越发显著。据此,我国学界有观点认为应当扩张现行刑法保护著作权的边界,包括取消侵犯著作权罪的"营利目的"主观要件,以及将著作权人保护作品的自救手段即技术保护措施纳入刑法保护范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湛中乐 《前线》2013,(3):39-40
网络立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络确实非常便利,但带来的问题也很多,包括侵犯著作权、侵犯个人隐私、威胁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宣扬黄赌毒等不健康信息、传播计算机病毒、开展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等。可以说,网络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现实社会中需要的秩序和治理机制,在网络上同样需要。  相似文献   

6.
网络著作权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为加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020年《著作权法》和2020年《刑法》依据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变化,对法律条文作了多处修改:2020年《著作权法》通过定义作品和完善作品种类、调整广播权的适用范围与规定惩罚性赔偿等方式对网络著作权加强保护;同时,将行政处罚扩展为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加大网络著作权保护力度。2020年《刑法》也对与网络著作权密切相关的侵犯著作权罪进行了完善,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2020年《著作权法》中的民事维权、行政执法与2020年《刑法》中的刑事制裁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网络著作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 ,数字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原有的著作权法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为了迎接数字技术的挑战 ,我国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 ,解决了如数字作品在网络上使用的传播权保护和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等问题 ,文章为此提出了数字图书应采用法定许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廖艳  张泽 《求实》2009,(Z2)
引言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状况、面临的新问题、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形态等各种问题的论述,提出相应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措施的对策,以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而期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不断完善,达到规范网络秩序,保证计算机网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爬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获取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网络爬虫相关的课程。然而,网络爬虫的过度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例如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著作权和知识产权、数据操纵和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对数据源网站的影响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爬虫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对策略。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爬虫在教育和研究中的伦理挑战。通过深入研究网络爬虫伦理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为大学网络爬虫课程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昕 《实事求是》2008,(2):79-81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网络传播方式的代表产物之一。数字图书馆在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的同时,也使得著作权保护和信息的传播利用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妥善处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著作权问题。加强技术运用与监管非常重要。访问控制技术、软件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防火墙技术、信息确认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能够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著作权是以传统的著作权为基础,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无国界性,致使网络环境中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复制行为、超链行为、网上浏览等都给网络著作权人构成一定的侵害。保护网络著作权应充分利用现行法律法规并及时解释和修正;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同时,网络著作权人还可以采取控制接触作品、控制使用作品、保证支付报酬等技术措施,从而尽可能保证网络著作权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院校网络教学中,通过网络传播教学资料,应当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网络教育资源如果属于职务作品,可由作者与所属高等院校约定著作权的归属;高等院校职务作品的认定,要对校外科研作品与校内科研作品进行区分。高等院校出版者对重大科研作品应取得专有出版权。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一个富有活力、全新的传播方式,它的发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章从网络传播特征着手,探讨它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加强对网络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促进网络传播这一新生事物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普及率不断攀升,其快速、便捷、不受地域限制等多方面的优势,也使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社会生活及法律领域带来了巨大及深远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也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使传统的作品存在及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著作权制度所构建的利益平衡在网络环境下被打破,给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以期对网络著作权进行良好规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保护网络著作权的需要。据此,文章对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及合理使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达到网络环境下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新的利益平衡,使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刘桉呐 《世纪桥》2014,(9):30-32
"共享"正是微博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也是微博世界中的游戏规则。但是,微博的共享性却与著作权的专属性有着本质上的冲突。由于微博用户的日益多元化与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微博著作权的保护更加成为一大难题。本文在简要介绍微博的起源、特点与保护客体后,讨论了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问题,进而基于不同角度提出微博著作权的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6.
1.作品数字转换的著作权问题 作品得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传播的前提是必须具有二进制编码形式,也就是将作品数字化。作品数字化是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其他人如果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把作品数字化,则属于侵权行为。 法学界一般认为,将作品数字化是现代著作权法已经授予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但是观点有二,一  相似文献   

17.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各种信息借助校园网络媒介在校园内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对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可控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翟霞 《理论学刊》2002,(5):101-101
网络在数十年的时间内风行全球 ,成为融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传播媒体。网络信息表现出的高速、准确、完美的复制性能 ,以及对使用者来说表现出的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的特点 ,在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的同时 ,也为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带来全新的课题。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 ,难以适应对近几年飞速发展的网络业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 ,一些涉及网络传输权的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 ,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这种状况对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十分不利。直到现在 ,在网…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如:虚假信息泛滥,侵权现象严重,犯罪现象难以杜绝等。当前,应从强化网络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完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网络传播行业自律治理模式等方面对网络传播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侵权行为法中有关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科学界定,有助于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及著作权共同侵权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著作权共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及过错、合理审查注意义务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