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医疗机构改革要以病人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贫困地区卫生医疗人才建设存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医疗卫生事业事关百姓福祉,而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基本保证。为加快推进建设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早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标,2018年,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兰娟 《今日浙江》2007,(16):17-18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并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加快建设卫生强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小倩  侯曼麒 《思想战线》2023,49(1):146-155
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政府历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本研究从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健康体系方面的诉求出发,对某城市公共服务平台2013—2019年的卫生健康类诉求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展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中国的期待。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平台接收的卫生健康类诉求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相关诉求数量占比最高,说明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健康服务的质量追求日益增长;医疗服务价格和可及性相关诉求数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体现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响热烈,体现了人们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启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中医药法》《疫苗管理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规,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7.
王娜  朱新武 《前沿》2013,(16):106-107
近年来,精河县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各项卫生指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等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受地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卫生医疗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仍不容乐观。本文基于精河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卫生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当作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指出"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全科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培养力度,鼓励高素质人才到基层服务。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相似文献   

9.
张弛 《传承》2010,(24):14-1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活动,通过立法保障、成立专属机构领导等方式建立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军民卫生意识和医疗水平,为苏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形成了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沙坪坝区位于重庆都市核心功能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区域卫生资源丰富,部队、市级、区属、民营医院云集,医学教育发达,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5所。近年来,沙坪坝区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突出抓好"基本医疗、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基本公卫"四个重点,探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沙坪坝区"三个转型"和"打造经济  相似文献   

11.
李兰娟 《今日浙江》2006,(12):50-51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出发,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卫生强省的战略部署,并组织实施了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在卫生强省建设中,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改革发展重点。重点之一:加强城乡基层卫生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的制度诱因。当前农村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不健全,网底…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3年内要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红 《前进论坛》2010,(4):59-60
近年来,湖北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坚持和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将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关注和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9,(1)
<正>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助力健康湖北战略的有效途径。我省于前期在枝江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了基层医改的"枝江模式",得到了  相似文献   

15.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切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救治、关爱措施,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09,(11):F0002-F0002,F0003,F0004
南开卫生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现代化水平,紧扣“全面推动南开卫生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的主题,瞄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何维 《前进论坛》2008,(4):10-11
村级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可为广大农民提供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农民门诊就诊量的53%发生在村级卫生室。贵州省实施“新农合”后,村级卫生室就诊率提高了30%.参合农民初诊和常见病复诊58.77%发生在村级卫生室。但是,中央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除将贫困地区部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规划外,其它都未纳入;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医疗卫生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郑肇基在医疗卫生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既存在认识问题又缺乏行为规范,从而是卫生工作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和难点。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以及医德医风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与未能正确适...  相似文献   

19.
郭兴华 《群众》2008,(5):33-34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明确任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全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疗设施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寻医就诊方便了,看病费用降低了”。这些为卫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的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得到迅速发展。回顾近十几年来江西省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七五”期间,主要进行了卫生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建立了以科室为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