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世杰 《理论探索》2005,3(1):12-14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 ,他不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杰出倡导者和实践家。其学风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即“老祖宗不能丢” ;二、要抓住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 ,要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 ;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五、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即“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其历史贡献是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追求公有制经济纯而又纯的格局,允许其他形式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现了分配制度的多样化;对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最根本的突破,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的在农村政策和农村改革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系列最新理论成果,这就是先后提出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标准以及科学发展观标准。每一个标准都蕴涵着真理、价值和实践的深刻的内在统一,它们逻辑地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李赣骝 《团结》2001,(3):10-12
辛亥革命至今已经近百年了。九 十年前武昌城内的炮声,宣告的不仅是一个旧世界的崩坍。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随着历史的进程而越来越深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事业越发展,它的伟大意义就越突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7,(9)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由邓小平同志任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相似文献   

6.
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中,既有其伟大的理论建树,也包含其独特人格魅力对同时代人及后人的影响。正是由于杰出人物特有的人格魅力,才使他的观点、主张更易为人所信服,即使在执行贯彻其意图时遇到困难也不动摇,直到胜利。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自己晚年表现出的虚怀若谷、坦诚直率的心胸性格以及对人民事业至高无尚的追求,他的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以及稳健睿智的思维特点,为邓小平理论赋予深厚的精神感召力。一、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人都知道,邓小平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7.
苏健 《学理论》2015,(8):10-11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旅途上不懈地跋涉着,晚年的马克思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路途上,将目光的着眼点转向了东方社会,并在研究俄国农村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惊人地发现了存在于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之间的,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农村公社这一原始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6)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恩格斯在19世纪最早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其中经济的因素和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历史合力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历史的进程又是人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走向自由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以一种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着,人则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生成展现历史观,同时人对"历史合力"有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的历史人文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新时期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应深化对“和谐社会”的历史人文内涵的理解和借鉴,并赋予其时代的现实意义。“和谐社会”要建构“正名”的价值评判标准、倡导“中和”的内在文化要求和“合一”的理想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0.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大批老干部被打倒,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春,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和职务。1975年1月,邓小平又任党的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后,由于周恩来有病住院,邓小平受毛泽东的委托,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一、整顿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主持下,国务院从1975年2月到10月,先后召开了解决全国铁路问题的工业书记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会上邓小平多次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整顿的思想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朱春俐 《各界》2009,18(12)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自邓小平30年前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遵循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在发展成人教育,扩大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电大在新时期还应通过强化系统建设,努力推进"名师"工程,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进一步壮大广播电视大学事业.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在历史转折时期,邓小平掀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绝对论倾向,最终恢复和实践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它对于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解放思想纳入党的思想路线中,为与时俱进地发展党的理论体系做出了贡献;找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传统政治总是处于“内圣外王”幻觉的笼罩之中,一心想培养造就出英明无比的领导人。但“内圣外王”幻觉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重重矛盾,它把天下兴亡的功过是非一概归到个人名下的做法只会接二连三地带来悲剧和苦难。邓小平则主张,第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能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第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第三,要用包括能及时纠正错误、能正常移交权力、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等内容的和平渐进方式完成改革开放大业。非常明显,邓小平的政治理论在根本上是与“内圣外王”幻觉大相径庭的,“内圣外王”幻觉从此走向终结,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景观正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及其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余凡爱国主义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三卷,引文只注页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篇幅和地位,是蕴含其中的宝贵思想财富,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选》三卷报告会上指出:“学习新一卷《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包括改革的必要性、目的、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遵循的原则。他的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一、伟大的转折确立了伟大的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对伟大的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独创的贡献。而伟大的转折对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和维护邓小平的领导威信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就是说 ,伟大的转折确立了伟大的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首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解决了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 :“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17.
谢勇 《民主》2014,(7):11-12
<正>在第六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临近结束之时,陈燕楠教授在课堂上的一次提问,引发了笔者对几天来学习收获的思索:昔日延安的整顿学风,对于今天我们的学风有何教益?如果说我们今天也有一个整顿学风的问题,那么与当年延安的学风整顿又有何同和不同?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是一个学习型政党,这一方面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崇尚"三人行必有我师",另一方面也直接导源于我们这个民族自近代以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9,(18):6-7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他的一切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他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卓琳就是这样一位默默站在他身后,不断给予他力量和扶持的伟大女性。  相似文献   

19.
动力论是历史观的主体内容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的历史动力论,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所概括出来的能动地指导现实实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思想,而且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但两者无论就哲学本体论方法论的指导、还是历史观的侧重点及功能作用诸方面来比较,又有所不同。一、毛泽东:“农民革命动力论”与政治革命观毛泽东主要生活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他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对敌斗争的残酷无情,使他不能不在近代中国错综…  相似文献   

20.
能否规避"历史周期率",是一个关系国家存亡与兴衰的根本性问题.毛泽东为新中国规避"历史周期率"指明了一条民主建国之路,邓小平则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监督执政的视阈,探究"历史周期律"的规避路径,构建起破解"黄炎培难题"的理论体系框架,为今天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