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8年开始,弥渡县新街镇的新胜村民委员会就先后被命名为县级“小康村建没先进单位”、“文明村”、州级文明村,2000年被省委表彰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总支部”,2002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日月村镇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委命名为“云南省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玉井乡店子村有很多荣誉.1989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5年,村党支部被临洮县委树立为全县"十面红旗党支部";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村党支部近二十年的努力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金牛踏歌来,春风传喜讯.2009年1月20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这标志着该镇两个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近年来,该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村镇建设先进乡镇、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乡镇、全区星级文明户创建十佳苏木乡镇、自治区五星级文明集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和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走进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全国文明村的大牌子首先映入眼帘。崭新的农民住宅楼与文化中心大楼交相辉映,平坦的柏油路、整齐的路灯与公路两侧农民住宅小楼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05年,毛公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首批文明村"。到2006年底,毛公村的社会总产值突破1.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毛公村的崛起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世龄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南苑村地处大余太镇西南端两公里处,属于独社村。全村总人口1026人,196户,有配套机电井34眼,7600亩水浇地,属井、库双灌区,有大小牲畜3900头(只),林地105O亩。村内现有标准较高的完全小学一所,有设备配套的医疗保健所一处。九六年,全村粮食总产607万斤,油料总产60万斤,国民生产总值842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人均砖木结构住宅17平米,拥有摩托车110辆。总、体发展水平居全镇前列。去年被命名为盟级"十星级"奔小康文明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今年三月,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示范…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1998,(4)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奇葩榆树市大坡镇西山村的变化本刊记者西山,东北大地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却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百花园里,闪烁着熠熠光辉。这个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吉林省、长春市文明村;1994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199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  相似文献   

7.
正"这次我能住上新房,要感谢党员明政的帮助哟。"5月16日,古蔺县二郎镇文明村四组贫困户明兴强在搬进新家的那一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文明村地处古蔺县二郎镇西南部,是2016年拟脱贫的贫困村。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明村党支部结合扶贫攻坚提出了"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文明花开"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在家党员,以抓学习教育、抓党性锤炼、抓结对帮带为载体践行"两学一做",引导党员树立先锋形象,以脱贫攻坚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效,确保贫困户脱贫有方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湾湾川村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以移风易俗活动为载体,强化文明村风建设。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爱家邦、建家园、传家风、睦家邻"村训。二是加强典型选树,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弘杨社会正能量。三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城乡共建工作为载体,强化美丽乡村建设。过去,湾湾川  相似文献   

9.
走进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全国文明村的大牌子首先映入眼帘。崭新的农民住宅楼与文化中心大楼交相辉映,平坦的柏油路、整齐的路灯与公路两侧农民住宅小楼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05年.毛公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首批文明村”。到2006年底,毛公村的社会总产值突破1.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毛公村的崛起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世龄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翼城县庄里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重点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和奖励,其中1995年、2001年、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先后授予“文明村”、“园林化文明村”、“文化活动先进村”、“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先进村”,1997年被临汾地委、行署授予“文明村”牌匾。他们实施建设“文明村”的基本作法和经验是:法德并举,建设清明的政治文明庄里村能富起来,得益于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长。以吉英礼为支部书记的“两委”班子,多年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做到“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岷县中寨乡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去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364.7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8.5个百分点,91.6%的群众稳定解决了温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乡96%的农户看上了电视,30%的农户装上了电话.目前,该乡创建成文明村3个、"十星级文明户"1815户,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乡",被地委、行署命名为"科技工作先进乡"、"地级文明乡".  相似文献   

12.
清水县金集乡潘山村原来是一个偏远落后的贫困村.六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为彻底摘掉穷帽子,尽快走上致富路,进行了艰苦的奋斗,把一个后进村建设成为县级文明村,1999年又被天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五好示范村".2000年人均产粮402公斤,人均纯收入1026元.群众说,这全靠党的政策好,全靠村党支部领导的好.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9,(5):42-45
金牛踏歌来,春风传喜讯。2009年1月20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这标志着该镇两个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近年来,该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村镇建设先进乡镇、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乡镇、全区星级文明户创建十佳苏木乡镇、自治区五星级文明集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盘山县太平镇新村村党总支以争创"五个好"为目标,充分发挥引领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着力构建优美和谐乡村,使该村逐步迈入省、市先进村的行列,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辽宁省环境优美村"。2011年,新村村党总支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5.
大城县祖寺村地处盐碱大洼地区,土地瘠薄.全村580户、2268人,13000亩耕地.祖寺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工业强村、农业富民、改善环境、全面发展"之路.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00元.连续多年被省、市命名为文明村和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和全市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村.  相似文献   

16.
酒泉市环保局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7年8月巩固创建成果工作通过省文明委复查后,局党组坚持"注重过程、创新载体、突出活动、求是双赢"的创建思路,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活动。2009年1月20日,  相似文献   

17.
大名县金滩镇北沙窝庙村位于大名县东北边沿,与山东省莘县接壤.该村属黄河故道,全是飞沙薄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过去贫穷落后,环境脏乱差,显得很不起眼.县委县政府号召"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来,唤起该村党员群众的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在创建活动中他们采取了借、贷、跑、集等措施,筹措资金6 0多万元,带领广大群众狠抓村里的硬件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促进了各业的发展.该村连续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文明村",连续8 年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组织",并被评为市级"红旗党支部",省级"脱贫先进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广龙同志在2002、2003年被县委评为"十佳红旗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重点,坚持"三个突出",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已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成为全市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突出结合融入,让"我们的节日"更具影响力一是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我们的节日"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载体,让核心价值观在耳濡目染中走进群众日常生活。节日  相似文献   

19.
吉安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作为出发点,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前不久,吉安县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首届"江西省文明城市"称号,永和镇锦源村、万福镇、永阳镇蒋坊村等村镇分别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省文明村镇、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吉安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被中央有关部委领导誉为"吉安模式".吉安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史博采》2004,(11):54
旧州镇东关村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沧县东南1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人口3729人,928户,耕地4775亩。2002年实现人均纯收入4272元。1994年成为全县首批小康村,1997年被评为省级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单位。1998年获得市级明星小康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2002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宣传示范村。几年来该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在加速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该村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一、抓经济发展,加快“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