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主体认同需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方法上,坚持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相结合,产生教育方法合力;在途径上,坚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实质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奋斗目标,与"中国梦"高度一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诉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者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力量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要吃透理论,重在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具有极大的价值包容性,又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属性。就提出"中国梦"的社会价值而言,战略实践性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的阐释,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激发了走向伟大复兴新的自觉。当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有必要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探析"中国梦"背景下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将理想信念的塑造过程拓展为"课堂理论学习课互动活动一社会实践检验-成长成才激励"的现实路径,并分析当代青年理想信念塑造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梦"具有合目的性、合历史性、合规律性的特征,是新时期凝聚民族力、激发民族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道路"、"思想"、"行动"相结合的过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7.
认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检验和继续发展。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各种瓶颈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重视法治建设,迈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新常态。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根据中央四个全面思想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进程,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法治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程度。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当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准确把握执政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我们党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时候提出来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亲切的现实感。实现中国梦,全党必须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依靠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强国梦和富民梦的统一、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原则。"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中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中国梦"来引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处在诸多的"主义"和"道路"的抉择过程中,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中国梦"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青年大学生是"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军力量,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各种教育载体,发挥新媒体作用,坚持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构建家庭、社会、校园多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推进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的落地生根,使其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新引擎",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价值信仰和理想信念层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国梦"进行文化解读,为其寻求文化精神的支撑,是构建、丰富"中国梦"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追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追梦之旅,可以看出"中国梦"的"前世今生"一脉相承,内具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底色、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为"中国梦"提供了文化源泉。"中国梦"蕴含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文化寄托,是民族文化自觉复兴,民族自信不断恢复的体现。归根结底,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也是塑造和构建中国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5.
共圆中国梦,必须要全面认识、深入理解中国梦,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核心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为实现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实现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切实做好"中国梦"学习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的价值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追求中国梦,只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方面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论述指引全党人民凝神聚气并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中国梦"宣传教育,就是要宣传教育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文章旨在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结合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我们党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时候提出来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亲切的现实感.实现中国梦,全党必须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依靠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