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国内关于骨骼种族鉴定的案件将会增加,骨骼种族鉴定的案例,目前报告较少,现报道1例利用颅骨进行种族鉴定的案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骨案件现场往往仅能找到少量骨碎片及小短骨,由于这类骨骼体积小,难与动物骨骼区别,因此白骨化残骸首先要确定骨骼是否为人骨,快速的判断骨骼种属是个体识别的基础。笔者通过1例白骨残骸的鉴定,讨论人与动物小短骨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骨骼的STR检验作为尸骸个体识别的有效手段,在法庭科学中应用广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案件中只剩残肢的尸骸,无法辨认,给案件的定性带来很大难度。尸源的快速个体识别对案件定性至关重要,目前此类案件检验一般进行骨密质的DNA检验,但具有相对检验难度大、操作复杂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焚烧案件现场中肌肉组织往往难以留存,但是一般可能有骨骼存在。对残存骨骼进行DNA检验,确定尸体身源,进行个人识别对案件侦破具有重要价值。本案例中为一焚烧后骨骼,运用CTAB裂解、磁珠纯化、STR荧光复合扩增、ABI310测序仪检测,得到理想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2001年10月,山东省某市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焚尸现场经勘查仅提取到残存肱骨,在第一杀人现场提取到可疑血迹。要求进行DNA检验,确定焚烧尸体与现场血迹是否为同一人所留。对于骨骼检材,首先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用钻头钻取粉末,加入CTAB提取缓冲液裂解1,得到DNA提取…  相似文献   

5.
骨骼检验是法医学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检材.尤其是在高度腐败无名尸、重大灾难(如空难)、战事及反恐寻凶中认尸等情况,有时骨骼、遗骸则成为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相当重要的生物检材.近年来,本室曾先后受理、承办数例以可疑遗骸、骨骼为主要生物检材的法医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建立骨骼及牙齿DNA自动化提取的新方法。方法将33份骨骼及15份牙齿样本分别用冷冻研磨和手工处理两种方法研磨成粉,采用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提取DNA并定量。结果 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能够在3h左右完成骨骼、牙齿DNA的提取,两种方法处理的骨骼样本所得DNA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冻研磨处理的骨骼和牙齿样本均获得了较好的STR分型结果,且牙齿样本所得DNA质量浓度高于手工提取所得。结论应用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是自动化提取骨骼、牙齿DNA的一种新方法,可应用于法医实际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利用AutoMate Express~(TM)系统提取陈旧性骨骼DNA的方法。方法将骨骼用冷冻研磨机研磨成骨粉,经AutoMate Express~(TM)系统提取后,用Identifiler~Plus、MiniFiler~(TM)试剂盒扩增分型。结果10例保存在不同环境中、死亡时间在10~20年的骨骼样本利用AutoMate Express~(TM)系统3 h内完成DNA提取,有8例获得完整STR分型。结论 AutoMate Express~(TM)系统能快速、高效地提取陈旧性骨骼DNA,可应用于法医实际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自从 DNA 检测进入司法实践,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检验方法如血液(痕)、精斑、毛发、组织等的检验,但是骨骼(尤其是陈旧骨骼)DNA 提取一直是实际检案的难点,在炎热潮湿季节的尸体以及开棺验尸等案件中,由于骨组织耐腐败即成为唯一的物证,这对骨骼 DNA 的提取提出了实际要求。多年来许多学者和法医工作者在这方面作过探索和实践,摸索了许多骨骼 DNA 的提取方法,如:Kurosaki 1999年将骨组织放于液氮中冷冻处理后。研成粉末状,经 EDTA 脱钙,TNE、蛋白酶消  相似文献   

9.
根据骨骼进行个人识别是法医人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体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两侧借软骨与锁骨和第1至第7肋骨相连,参与胸廓构成。胸骨整体性较好,体积小,取材和处理方便,是利用骨骼进行个人识别的重要材料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法医学、人类学、解剖学工作者对胸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碎尸案件、无名尸案件和灾害事故中,胸骨的检验鉴定在个体识别方面发挥出日益明显的作用,有关胸骨个人识别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三根据胸骨推断性别早在19世纪,国外学者Hytr[1]就通过测…  相似文献   

10.
自DNA指纹技术和PCR技术问世以来,国内法医界已将DNA技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目前已经从DNA指纹技术发展到VNTR-PCR,STR-PCR,MVR-PCR分型技术和一DNA测序技术。随着DNA分型技术的日趋成熟,从人类残骸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将帮助法庭科学家解决一些历史案件中个人识别问题。由于骨骼和牙齿的DNA有外部硬组织的保护,在经过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比其他软组织对各种腐蚀有更高的抵抗性。因此在一些年代久远的案件中,以骨骼和牙齿作为检验对象将成为法医DNA鉴定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研究历史及理…  相似文献   

11.
mtDNA测序技术在法医检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法医DNA检验中,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的尸体,软组织已遭到严重破坏,往往失去核DNA检验应具备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对硬组织,如毛发、骨骼、指甲等进行mtDNA序列分析,并应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及亲缘认定则具有独特的优势[1]。本文作者对检案中积累的毛发及腐败尸体的骨骼、指甲、血痕等进行mtDNA测序研究,并应用于案件鉴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法医学鉴定中,骨折是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体骨骼健康者因外伤而发生骨折较易诊断和鉴定,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外伤伤后骨折的案件一直是鉴定的难点,究竟是直接依据条款评定,还是不予评定亦或者依据条款降级评定,容易引起很大争议。因此,法医学鉴定人不断探索,希望能找到可量化伤病关系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更好地体现司法鉴定的公平、公正,为该类案件的司法审判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证据。基于此,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诊断指标和医学、法医学观点及法医学评定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同行对该类案件的鉴定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PCR RFLP技术检测mtDNA序列多态性的方法,调查武汉汉族人群mtDNAHVⅠ区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对PCR RFLP技术在毛干、指甲等生物检材的个体识别案件中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应用nest PCR技术和RFLP技术建立检测mtDNAHVⅠ区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调查150例武汉汉族人群无关个体,同时对实际案件中的毛干、陈旧骨骼、水浸血痕等不同种类、不同保存时间和条件的生物检材进行检测。结果RsaⅠ酶切检出4种表型,频率分别为0.760、0.167、0.066和0.007,遗传差异度(GD值)为0.393,随机匹配概率(P值)为0.607。应用PCR RFLP对毛干、20年陈旧骨骼、水浸血痕进行了检测以及在个体识别及母子关系亲子鉴定案例中应用。结论用PCR RFLP法检测mtDNA序列多态性在法医物证检验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量检材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医DNA鉴定中常见的微量检材,是指含有微量核DNA的降解检材(例如陈旧骨骼等)和附着载体上生物组织量少的检材。为了获得“大量”的检材DNA就必须增加检材用量,扩大反应体系。应用大反应体系提取微量检材DNA时,常出现提取溶液DNA含量过低,而不能获得DNA沉淀。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方法,就会由于提取操作不当而引起DNA损失,导致PCR反应失败,直接影响案件的侦破和法庭证据的科学性。本文应用正丁醇浓缩法成功地解决了微量检材DNA的提取问题,在实际的案件鉴定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材料与方法1.1微量检材所用微量检材均来自案件鉴定所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大鼠模型研究埋葬尸体骨骼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并以此推断死亡时间(PMI),为埋尸案件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参考。方法 将20只大鼠埋葬于深度20 cm的土壤中,分别于5个时间点(7 d、14 d、30 d、45 d、60 d)采集上肢肱骨及下肢股骨,对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死亡时间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 埋葬大鼠在60 d的分解过程中,上肢肱骨和下肢股骨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差异,不同时间点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在尸体腐败进程中,骨骼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呈现下降趋势。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PMI相关的89个OTU作为标记物并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其R2值可达86.3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11±1.81 d。结论 本实验基于埋葬大鼠模型所建立的骨骼微生物的死亡时间推断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为埋葬案件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碎尸和腐败尸体案件的检材以腐败肌肉组织、骨骼和牙齿为主,成功获得这类腐败、降解检材的STR分型对案件的侦办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QIAcube全自动核酸纯化仪和REPLI-g~Single Cell试剂盒的方法提取、纯化高度腐败降解组织DNA,以提高严重降解等疑难检材的STR分型成功率。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3份检材均来自实验室的检案。其中烹煮尸块的高压锅排气阀滤网内、外侧和绞肉机进料管T形口内侧壁疑似组织擦拭棉签各1份,共3份,塑料PV管内封装19个月的肌肉组织9份,尖牙1颗。  相似文献   

17.
陈旧骨骼DNA提取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法医实践中,DNA检验已成为个体识别鉴定的常规技术。现场提取的检材中,骨组织具有耐腐败特性,当其他检材完全腐败后,骨组织仍能够作为DNA检验的重要材料。但陈旧尸骨骨组织中DNA含量少且高度降解,给提取DNA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较高温度脱钙,在磷酸盐缓冲液条件下经SDS-PK、GuSCN消化裂解骨细胞,含DNA的裂解产物经硅珠纯化,从1~16年的陈旧骨骼中提取到高质量DNA模板用于STR分型,成功率为95.5%。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骨骼样本89根,来源于送检案件。其中完整长骨78根,断骨和骨片11根。现场条件有泥土掩埋、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区别骨骼残片是否为人类骨骼的方法。方法提取人体骨骼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等动物的骨骼标本制做骨骼组织学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录入电脑进行分析。结果内、外环骨板,骨单位,骨细胞的显微镜下的结构,人类与动物存在明显差别。结论根据骨骼的组织学特征可以区别人类与动物的骨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儿童骨骼的组织学特征,为儿童骨骼残片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儿童四肢长骨骨片,制作骨骼的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内、外环骨板,骨单位,骨细胞的组织学结构,比较儿童骨骼与动物及成人骨骼的组织学区别。结果儿童骨骼的骨单位形态与成人相似,骨单位间存在大量的内层骨板,与动物的骨组织特征相似。结论根据骨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儿童的骨骼残片。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亲子鉴定进行尸源鉴定,国内外已很常见[1~4],当父母或单亲与子女关系已确定时,鉴定无名尸体或碎尸与其有无亲缘关系,从而达到尸源认定的目的。其中,以父母关系确定,要求鉴定无名尸体或碎尸与父母间的亲缘关系多见[2,3]。但应用该原理对其他亲缘关系(隔代成员、同胞、旁系亲属等)进行尸源鉴定并不多见,本文在实际案件中成功利用同胞血缘关系鉴定尸源2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刘某(男,51岁,无业)2004年5月27日失踪。4d后,于某出租房内提取血迹及人体骨骼数根(已被煮过),案件调查认为,现场血迹及人骨可能是失踪人员刘某。由于刘某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