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七师一三○团的职工业余文化创作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农场业余文化创作队伍自发形成。1966年春,《新疆文艺》副主编梁家祺、著名作家王玉胡、权宽浮来一三○团举办业余创作培训班,10余名青年作者参加了这次培训,《新疆文艺》为这次培训活动发了一个专辑,揭开了一三○团职工业余文艺创作的序幕。著名长篇小说《苍天在上》的作者陆天明这时开始崭露头角,他采写的消息《要打翻身仗思想先革命》刊登在《跃进之声》的头版头条。上世纪80年代后,一三○团的群众业余  相似文献   

2.
創作,是各种表演艺术(戏曲、音乐、舞蹈等)的第一关,也有人叫它做“艺术生产的第一車間”。要繁荣艺术,必須抓創作。抓創作,一方面要更好地把专业队伍組織好:另一方面,就要关心和发展业余創作。业余創作可以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及时提供大量的材料。群众自己编写、自己演唱,这是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现象。北京最近几个月以  相似文献   

3.
《前线》1964,(2)
建设彻底革命化机关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重大问题。它是巩固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贯彻觉的群众路线,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避免产生官僚主义和避免革命机关蜕化为资产阶级的官僚机构的一项重要保证。这个问题,对于整个的社会主义时期,都是极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指导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等文献选载──文艺工作者要首先做到革命化(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周恩来文艺工作者要实现文艺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首先要把自己锻炼改造成为一个革命派,即首先要进行人的革命,然后才能出现艺术的革命。你们可能问我,...  相似文献   

5.
中共革命转入农村之初,乡村工人是苏维埃最可靠的群众力量,尤其是贫雇农、手艺工人的普遍入会。从根本上改变其经济关系与生活条件不仅是打破传统社会规则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农村革命基础的紧要工作。伴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乡村动员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增产运动。此后苏区社会的革命劳动伦理之所以能够快速取代旧社会规则,其根源在于实现了乡村动员与生存诉求的高度契合。集中以赤色工会所属会员为主体,革命化生产关系的持续发展,推动了会员劳动观念的更新。经过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再造,中共不仅成功扭转了工农群众的社会地位,建立了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也完成了革命化的乡村社会变动。  相似文献   

6.
《前线》1964,(5)
到工农群众中去,过好生产劳动关对于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化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辨别知识分子是不是革命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願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願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知识青年规定的革命化的标  相似文献   

7.
正在革命风暴中诞生的中央苏区文艺,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红色文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极力反对传统文化中的旧文化、封建文化、地主文化和封建礼教等内容,另一方面主张利用传统民间文艺形式进行革命化创作,并开始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相融合、外国文艺与中国实践需求相融合的文艺创作方式。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与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经过五十年的历史检验,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东方红》以人民革命的光辉历史和毛泽东思想为主题,坚持革命化、民族化和群众化相统一的创作原则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优秀人才,奠定了新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思考和研究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对今天的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福建省漳州市诞生过一个革命文艺团体——“芗潮剧社”。她是地下党领导的一个公开的革命群众的业余文艺团体。当时,民族危急,“芗潮剧社”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龙溪民众救国服务团”不仅以其艺术活动吹响了闽南进步话剧运动的冲锋号,而且成为活跃在闽南的一支革命的突击力量,为闽南革命斗争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孽生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封建经济的陋俗文化,在中央苏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大敌,必须加以肃清。反陋俗文化是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历史任务,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先进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培养和造就工农革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建设革命的人民军队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惟有肃清陋俗文化,方能建设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和阶级觉悟,建立一支能够完成革命任务的人民军队,从而推动其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干部直接联系农民群众,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村基层干部是否具有革命化的思想作风,能否坚决依靠广大贫下中农,以身作则地团结和带动群众,积极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对于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革命化的思想作风,要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中加以培养和锻炼。因此,必须注意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抓活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革命人生观,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促使他们不断革命化。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1976年是"文化大 革命"的第10个年头。经 过了10年的认识和社会 实践的检验,中国人民 已经彻底认清了江青反 革命集团所搞的"文化 大革命"究竟是什么内 涵了。10年来,江青反革 命集团打着"群众运动" 的幌子"运动群众",打 着"文化革命"的旗号毁灭文 化,高喊"革命"的口号"借革命 以营私"的本来面目和反动实 质,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已经 暴露无遗。因此,面对"四人帮" 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阵 阵恶浪,中国人民勇敢地发出 了正义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做“三个代表”的论述,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以文学艺术活动为中心内容的、非职业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群众性、业余性、自娱自教性等特点,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先进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既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社会中,群众文化往往呈现出形式多样、色彩纷呈、参差不齐、良莠难分…  相似文献   

14.
"这些节目很精彩很令我感动,有的节目完全可以上春晚.小品《两个人的车站》比春晚的节目都要好,说明创作者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这些作品."2016年12月13日晚上,市民李女士在成都市锦城艺术宫观看首届"群星璀璨"群众文化精品展演时兴奋地说,"这台节目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印象,原来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是退休大爷大妈跳跳坝坝舞,还是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杭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利用率不高并存,农民文化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且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受到削弱;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数量较少、活动不多,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受到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保障不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应当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农村文化事业;壮大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发展农村文化示范户;举办农村文化演出洽谈会和扶持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的各类文化经营活动以促进杭州的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10):43-43
<正>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切实把服务民生、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文艺创作贴近民生工作。积极鼓励业余创作骨干参与文艺创作,并与民生部门紧密联系,通过召开双阳区戏剧创作座谈会等形式,既为作者提供反映民生的创作素材,又对民生部门的工作进行文艺宣传,创作了一批以鹿文化、旅游文化和普法宣传为主题内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剧目,以专场演出和送戏下乡的方式在区内公演,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增加文化大院活动新平台。与吉林卫视乡村频道、都市频道合作,以双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团结群众、实现统一的民主建国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创业“赶考”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10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9,(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作为一场社会性的革命,民众参与是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动员农民群众,把他们引导到社会革命的道路上来,就成为土地改革运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