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萧强 《当代贵州》2013,(35):57-57
1936年1月,红二、红六军团重入贵州,占领石阡。2月上旬,根据形势的变化,转移到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区域创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1936年1月,红二、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等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又一次进入贵州石阡(1934年10月,由任弼时、贺龙、萧克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首次转战石阡,并在此进行了长时间休整,曾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1934年1月13日在县城天主教堂召开的党的活动积极分子会议;二是1934年1月19日在县城天主教堂召开的二、六军团军委及总部负责人会议.这两次会议对指导各部在石阡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推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毕节市林口镇往北约20余里的地方,有一个偏僻的山寨,或许是因为它的静谧,这里雄鸡报晓,三省可闻,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便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鸡鸣三省村.  相似文献   

4.
1934年下半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严重危害及其军事上的战略错误,红军苦战不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准备,并于1 934年7月23日电令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部队首先退出湘赣苏区,转战湘黔边,一则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再则进抵湘西,与黔东特区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合后改为红二军团)会合,创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有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红军,它在贵州西部地区的行动曾被毛泽东称赞为"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移动其位置.经常采取巧妙的办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这就是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战略轻骑兵"光荣称号的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犯了一系列"左"倾错误,中央红军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未能粉碎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是光辉的一页.1921年7月,从南湖驶出的革命航船,途经许多暗礁险滩,几近搁浅.1935年1月,这艘航船在遵义选择了正确的舵手,从此拨正航向,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8.
乌江,史称黔江,是贵州第一大江,由西至东横贯全省,两岸悬崖陡壁,水急险滩,以天险著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2月底,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准备北渡乌江.此时,蒋介石一面命中央军两个纵队及广西军阀廖磊部由南向北尾追,一面急令贵州军阀王家烈在乌江北岸堵防.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为了贯彻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关于北渡乌江的决定,中革军委决定以中路瓮安江界河渡口为突破点,分3路从西起开阳茶山关东至余庆回龙场100公里长战线上实施强渡,从而拉开了抢渡乌江战役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六军团军团长肖克 红六军团政委王震1936年2月上旬黔西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黔西北地区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有效地开展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由于红军在黔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娄山关位于黔北大娄山脉中段,处遵义桐梓两县之交界,是川黔交通的重要关口,其地势险要,山路崎岖,海拔1440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1.
木黄,这个原本很不经意的小地名,在地图上都难以查找,因为有了红二、六军团 长征中的会师,使得它浓墨重彩,在中国革命长征的史册上挥洒了极为厚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挥师西进,向贵州腹地进击,把蒋介石围堵红军的十几万大军甩到了湘西,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出发,经古镇鸭溪、枫香,过了花茂,就到苟坝了。69年前中央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将这里称之为狗坝。 五月的苟坝风光如画,满目金色,成片的麦穗在风中摇曳起伏,似滔滔的海浪,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条清澈的小溪在金色中静静地流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赤水河源远流长,她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流淌着美酒的芳香,流淌着无数神奇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纠集湘、川、桂、黔等各省军阀及国民党中央军共150多个团,40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压来,企图将中央红军"聚而歼之".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出发,经古镇鸭溪、枫香,过了花茂,就到苟坝了.69年前中央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将这里称之为狗坝. 五月的苟坝风光如画,满目金色,成片的麦穗在风中摇曳起伏,似滔滔的海浪,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条清澈的小溪在金色中静静地流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在贺龙、关向应同志的率领下,在贵州沿河、印江、德江、松桃等县,成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组建了黔东纵队、黔东独立师等,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迎接红六军团的到来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1936年2月下旬,鉴于敌军力量增多,红军在黔大毕继续活动形势不利,红二、红六军团决定放弃毕节县城,撤离黔西北,进行转移。2月27日,红军进入乌蒙山区,由于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反动武装围追堵截,红二、红六军团决定在乌蒙山区与敌军展开回旋战。从3月2日至29日,乌蒙山回旋战历时近一个月,红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在运动战中调动敌人、疲惫敌人,打击敌人,摆脱了强敌的围攻。乌蒙山回旋战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的一次成功战例。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红四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36年2月以来,中国工农红军二、红六军团在地广人稀的乌蒙山区展开了近一个月的千里回旋战,基本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此时,红军仍然距离敌人很近,随时都有重新落入包围的可能,而且原计划到安顺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打算也不现实,必须在运动中继续调动敌人.因此,1936年3月24日,红二、红六军团开始向东南方向转移,于28日到达盘县、亦资孔地区,决定在南北盘江一带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由于与中央失去电信联系,红二、红六军团对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发生的情况一概不知.  相似文献   

19.
1936年2月上旬黔西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黔西北地区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有效地开展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由于红军在黔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使得从南京飞抵贵阳"督剿"的蒋介石和国民党贵州当局十分不安.2月下旬,蒋介石命令顾祝同指挥国民党中央军五个纵队,加上川、滇、黔军阀部队共81个团的兵力向黔大毕地区扑来,企图将红二、红六军团压至毕节的狭小地区围而歼之.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石阡会议的决定,从1936年1月20日起,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由黔东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向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实行战略转移.红军在余庆龙溪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后,向南挺进,连克黔南、贵阳等地的一些县城和农村,于2月2日强渡乌江支流鸭池河成功,2月3日攻占黔西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