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安机关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提高执法公信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坚持正确的舆情应对原则和方法,打造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持续上升,给安保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首先,从安保环境、安保要人、安保执勤队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的影响;进而,深入探究了安保工作中存在的网络舆情风险因素,认为"安保主体和安保措施"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源头和根本;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五点应对措施,分别是树立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进一步改进安保工作形式、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五个方面,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力皲  邓瑶 《法制与社会》2014,(22):135-137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公民利用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逐渐加强,随之而来网络涉警舆情及舆情危机也越来越多。为有效防控和化解舆情危机,湖南长沙市公安机关陆续采取了建立公安门户网站、增强网络信息发布、严密网上监控、强化涉警舆情预警机制等措施,但仍不尽人意。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营造警、媒友好关系,来确保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雾霾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环境风险的重要体现,具有风险社会典型性特征。雾霾对于社会稳定存在着重要的潜在威胁,即可能引发社会公众的恐慌,增加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并且为社会动员提供重要的机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风险社会环境下,维护社会稳定需通过以下途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舆情;正确引导媒体,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公众环保参与和监督机制;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汪邻 《法制与社会》2015,(4):143-14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加.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多发频发,并呈现出多种新特征.通过合理分析当前网络舆情事件现状和网络舆情事件引导面临的困境,政府应不断提升公信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畅通网民利益诉求通道,合理引导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探索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以自媒体为主的信息的传播方式迅速普及.而高校因其网络主体文化层次高但社会经验缺乏,更易引起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高发、易发现象.怎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构建网络舆情预警公关模式,在预警阶段化解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于滔 《中国监察》2014,(3):37-37
正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热点敏感事件,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调查处置、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引导,牢牢控制舆情的主导权。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把握重点,精准抓好党风廉政网络舆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受重视程度不断高涨。本文首先通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思想,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运用到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然后根据热点事件的发展趋势,通过BP神经网络和Adaboost算法相结合的BP_Adaboost算法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模型,最后BP_Adaboost算法和BP神经网络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中BP_Adaboost能进行更加有效的预警。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网络社会,网络舆情是社会中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处置网络舆情,事关党的执政善政大事。针对目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中系统问题,在分析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系统特点,系统拓扑图、核心功能。使网络舆情更好地服务于检查院决策,科学汇集网络舆情,提供公共决策的信息保障、认真研判、监测网络舆情,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确保公共决策的正确方向。促进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形成,提高政府的行政回应性,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面向公众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侯雷 《行政与法》2013,(8):7-1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网络突发事件频发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也对地方政府管理者提出了,必须提升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的要求.为了有效化解网络突发事件,地方政府需要贯彻公开透明、及时处理、法治与疏导为主的基本原则,并从完善立法、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采用舆情监控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社会稳定预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远亮 《政法学刊》2007,24(3):58-62
社会稳定预警和公安机关社会稳定预警的概念、特点都有区别,公安机关应根据社会稳定预警的指标体系,确立选取原则,完善公安机关社会稳定预警的工作程序及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是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在新形势下,针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在遵循柔性管理、第一时间、主流引导和疏堵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决定着危机管理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预防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必须构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本文从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先进经验,探讨了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其生成机制主要有:网络舆论危机的暴发是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反映;网络与网民的自身特性容易导致非理性声音占领网络舆论的主阵地;民主意识的增强与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导致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导致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社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为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手段薄弱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5.
Public opinion may be ranked with those social phenomena that are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ory. One cannot name a branch of social science that has not studied one or another aspect of this phenomenon. It i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by philosophers, sociologists, and psychologists. Lawyers, too, have made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In Safarov's monograph attention is centered on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in state administration in developed socialist society. The author has set himself the task of def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developing, adopting, and implementing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nd of characterizing the manner in which it is actually identified and used in the work of administative agencies.  相似文献   

16.
创新执法质量监督机制科学评估依法行政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武 《行政法学研究》2009,(1):111-114,144
北京市公安局的执法质量评估预警机制是首都公安依法行政进程中的一项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创新。该机制以强化执法监督、推进首都公安依法行政、强调公安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为主要内容,紧密围绕公安法定职责,以执法质量管理为核心,引入现代执法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全局执法质量的等级化管理,对有效掌控全局执法态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评估考核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筑相应地社会机制予以保障。需要构筑构筑党的执政能力的持续提高机制;需要构筑社会诚信保障机制,特别是政府诚信保障机制;需要构筑民主的决策机制;需要构筑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员和执行机制;需要构筑民众社会心理的调适机制;需要构筑个体利益诉求和平衡机制;需要构筑公共利益的稳定增长机制;需要构筑公平公正创业和社会保障机制;需要构筑并完善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构筑多元化的有效舆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竹 《政法学刊》2007,24(3):63-67
在社会系统稳定因素及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指标权重模型,运用管理学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强军 《政法论丛》2014,(3):104-111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众基于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考量会对刑法有一定的期待,这种客观现实和合理诉求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尊重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而社会舆论的非理性、片面性等特点和刑法的残酷性、谦抑性等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应当超越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过度尊重和囿于社会舆论会导致情绪性立法,而过度超越社会舆论又可能造成对社会舆论的“傲慢与偏见”.为此,应当从切实坚守刑法发展的理性、坚持危害性原则、揭开社会舆论的面纱等方面实现刑法修正和社会舆论的合理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