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学理论》2017,(11)
"分工"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连接和支撑着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成为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源泉。通过对分工内涵的界定、分工与生产力及所有制关系探索、分工的发展阶段的梳理、分工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剖析等论述,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提炼出一组唯物史观的物质范畴:分工、交往活动、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并阐述了以生产力发展程度为基础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力为基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产力发展引起并制约着分工的发展,分工有自然引起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不同发展程度的分工和生产力水平又会有不同的交往形式.以下将对其之间的关系做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是生产力,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都是好的和有存在、发展必要性的生产关系;凡是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都不是好的生产关系。所有制和分配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有条件的,不能无条件地照般。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与人的自由发展历史相统一的重要论断,然而他对该论断的论证中还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不相统一的理论矛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系统化,确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内在包含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确认主体与客体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主体生成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为彻底地论证"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与人的自由发展历史相统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志山 《理论探讨》2003,1(6):28-32
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理论中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际上内涵着人类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社会关系的理论底蕴。由于分工意味着生产条件和劳动者在不同生产领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它"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马克思对分工所作的社会关系分析,其基本意涵在于:从分工与生产劳动特别是异化劳动的内在联系、分工与所有制形式的内在联系、分工与社会关系共同体、分工与世界历史的内在联系等角度来加以考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社会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4)
马克思在深入剖析黑格尔经济理论和批判其国家哲学的过程中,理性、正确地窥探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真正关系,在充分吸收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新地使用人的本质理论对其国家哲学的分析框架进行了革新,在唯物史观前提下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论科学地阐释了其国家思想的本质、实质以及未来发展态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马克思国家哲学的演进脉络和主要内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理解为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不能简单地从生产力是否发达、先进来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研究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既要研究生产力发展状况,也要研究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生产力向前发展了,而是生产关系变得"落后"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社会分工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其中,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虚幻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分工尚不发达的所有制;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分工发达的所有制;共产主义的所有制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基础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看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普遍交往和生产力的论述体现了全球化的思想.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世界普遍交往与合作的结果.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将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经重点探讨过分工的问题。他们的分工理论各有侧重,研究探讨马克思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当前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形态》第一次全面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完成了对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为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创作《资本论》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以及由此装备起来的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  相似文献   

12.
黄东明 《学理论》2010,(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发展,与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关系束缚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当多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思想发展中、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迁中得到了拓展、深化、变革和修正。其中几个重要的思想的演变包括:“意识形态”内涵变迁;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资本批判与“共产主义”建构。对照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思考来反思目前中国与世界的状况,将使我们大受裨益、深获启迪。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他们的理论时,很多地方都仔细地论述了分工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他们的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分工问题的论述尤其精辟。其中,既论述了分工的本质特征,也论述了分工的必然发展趋势,即分工的生产形式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的集体的生产形式所代替,并且指出,只有在这种集体的生产形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文本。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架,这一构架特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为我们反思意识形态、实现社会历史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走向,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走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是在生产力发展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这为社会发展确立了方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需要展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还要展现这一文本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研究中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阿尔都塞在其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尤其是他从生产条件再生产的视角研究意识形态。从生产条件再生产的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就是考察意识形态在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凸显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向度。  相似文献   

17.
王汉华 《学理论》2013,(13):70-71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共产主义途径的思想即通过消灭劳动、消灭分工和消灭私有制;同时也对共产主义理论内涵特征以及我国现阶段状况的两点思考。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和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8,(11)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汇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那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不仅表现马克思经意识形态纳入"观念上层建筑",并阐述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且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学的批判和资本主义拜物教这一意识形态"替身"的深刻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进一步实现了由"外在"的批判转向"内在"精细的分析,意识形态也从高高在上的天国被拉回到世俗世界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收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MEGA2第一部分第5卷的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版的编译和研究工作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译必须要考虑与其它相关文本的关系、文本写作时间、收录位置、收录版本等问题,以避免产生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