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蔚 《学理论》2012,(24):218-219
当前体裁及体裁分析理论的研究结果大量运用于英语写作和阅读中,但在英语口语方面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以体裁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其对口语教学测试的启示,从而揭示出体裁与英语口语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2)
体裁是商务语篇的具体组织形式,不但具有静态性,而且具有行为性和能动性等动态特征。它是连接静态文本和动态行为之间的纽带。基于类型学的体裁研究将保证体裁分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深化对语言自身的理解。立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探索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新世纪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数据参考和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3.
谢群  袁靖 《学理论》2013,(10):155-156
《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部署工作、总结成果的重要公文,具有明显的体裁特征,是政治语篇的重要代表。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着手,批判借鉴体裁分析的观点与模式,探究《报告》的语言选择特点以及结构特征,以期揭示政治语篇的体裁框架,为政治语体写作与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谢延秀 《理论导刊》2008,(3):123-125
"文体"包括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中国古代文体类别繁多,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文本的功用.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划分主要是借鉴西欧的观点.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文体总是处于不断的分化和融合的过程中,因此,文体划分应有斯标准和依据,文体划分应以文本的"大语境"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会与已知文本产生关联,在相关文化网络中发生联想,从而使其与前文本形成互文关系.对诗歌的解读也是如此,首先读者在同一语言中,然后在踌语言、跨文化的层面寻找互文关系.比较汉语诗词,发现其与英文诗歌传统虽有所不同,但在题材甚至是语言表现形式上,两者之间却多有相似之处.通过英汉诗歌跨文化互文性的欣赏和解读,读者不但可以体会译诗的奇妙,还可以让心灵在英汉诗歌共通的审美意境之中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6.
吕宗慧 《学理论》2010,(6):201-202
模因理论是应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揭示出语言的传播规律。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显示出语篇话语的多重交织特性。模目论与互文性的内在联系,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姜晓光 《学理论》2010,(6):188-189
互文性自提出以来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被引入到语篇语言学中,越来越多地用于语篇分析理论及实用性语篇的研究上。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英语阅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形式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不同文本内在的微妙联系显现表达,互文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体现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一种延续。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重要的价值,一直是翻译中的心头之"患"。因此,将互文性理论作为切入点引入古典诗词翻译,有助于弥补一定的文化缺失现象,同时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成语典故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知识,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义。通常有以下几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化替代、套译等,它们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互为补充,译者应把几种方法辩证地加以灵活运用,使文通意顺。  相似文献   

10.
于亚欣 《各界》2006,(12):54
《摇篮曲》体裁的声乐作品有很多,在声乐专业学习者中广为演唱,此类作品虽篇幅短小,却不易唱得有意境。文章从表”情”的角度分析了它的创作特色,对如何演唱好这类作品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异质性的事实本身致命地打击了理论的"抽象同一性".单向度的理论舍弃了丰富的社会内涵,从而破坏了理论创新的基本机制.马克思自身在人类解放的理想中,面对"脱节的时代"不断走出前人的理论"襁褓",而创新机制在于对当时时代的现实把握.当今在中国转型时期,身处全球化时代,理论界出现了大量的"面向文本"的"主体迷失"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事实本身视角与文本视角的"互文性"阅读的方法是必要的,而且"面对事实"是更高的创新"法度",但并不是要否定"面向文本"的价值,而是将面向事实作为了理论研究的皈依.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是人才、技术、信息和党员高度集中的地方,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中的新生力量,在社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网络不仅给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试从独立学院开展电子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电子党务工作实践经验、电子党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独立学院开展党建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塞万提斯戏仿骑士小说塑造了堂吉诃德--世人眼中的"疯子".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上校以及<上校无来信>中的主人公身上,可以洞察到堂吉诃德那神圣的"疯癫".三个人物都是为正义和荣誉而战却最终失败的英雄,他们的伟大建立在疯癫和理想主义的基础上.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表明人类一直在与自私贪婪、冷酷无情、争权夺利做斗争,而世界恰恰需要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来拯救.  相似文献   

14.
吕尚 《学理论》2008,(2):95-96
《楚辞》的特点及其注本 《楚辞》是战国时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这种新的诗歌体裁的特点:篇中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宋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名,名楚物。”每篇都富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2)
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形式主义文论家,但也是一位卓越的散文作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同时也创作了一系列陌生化散文小说。他的作品创作与理论研究始终是相互渗透、相互对应的,在小说的体裁、结构、叙述角度,人物形象等方面体现了诸如"加密"、"解密"、"偏离"、"讽拟"、"位移"等大量的陌生化手法。以什氏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以他20年代创作的《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为例,分析和阐述什氏散文小说中的陌生化手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子社区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建设电子社区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建设电子社区应 从政府网络、信息港、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整体规划等方面入手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贾文峰 《学理论》2009,(17):258-259
将体裁写作教学法与分项评分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元认知意识,优化教师的书面反馈,准确定位写作难点,有效提高写作成绩。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
脏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言语交际中时有发生。提到脏话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不良的低级行为,是粗俗的并且有贬义的言语。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脏话所表达的含义却并非如此。因此,对于脏话的评价还应考虑其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分析英汉语言在不同体裁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对公民的私权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于是电子证据这一以高科技电子介质为载体的证据形式也随之进入新刑诉法的司法视域中,对我国原有的证据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在对电子证据进行搜集和取证的同时,如何判断其真实性及法律效力,就成为目前公安司法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策网络的研究边界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策网络的提出,揭示利益联盟及信仰联盟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公共政策是包括政府和社会的各类行动者互动的结果。这种研究思路承继政策过程“互动”和“不可预知性”的思想,强调政策过程中的政治性。政策网络内在的稳定与动态、互倚与自主、排它和包容等双重属性,决定了政策网络是需要管理的。政策网络的管理是组织间关系的管理,旨在达成互利互惠和良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