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学理论》2015,(33)
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这一群体最大、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常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情绪暴躁,容易失控;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失范等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次是学校教育不足,再次是社会关爱缺乏。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2.
王焕霞 《学理论》2012,(23):67-6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在了解他们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是发挥政府教育保障与政策扶持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三是坚持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作用;四是坚持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0)
留守儿童一直是农村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最佳教育阶段年龄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将对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从小学教育的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期待引起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3)
随着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加快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黑龙江省又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大量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特殊形式转移向城市,因此对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家庭、学校、政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5)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上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力量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介入。应该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在调查基础上总结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直接导致了我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以湘西吉首市马颈坳镇的留守儿童为典型,以了解本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乡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乡村留守儿童在监护主体、学习成绩、心理健康、行为道德、日常生活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均面临着严重的成长问题。面对乡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家庭、学校和政府均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对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追行全面地审视,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行为干预手段,解决留守儿童成长所面临的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大中型城市谋生,于是"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这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并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健全体系。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在农村教育中不可忽视,针对留守儿童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我只是肤浅地谈了一些想法,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留守孩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在农村,由此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父爱母爱,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咬伤、溺水、跌伤、性侵害、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案件频发,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将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民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煎熬,于是在广大农村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深入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的途径,关系重大.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源上杜绝留守儿童产生,这是解决留守儿童一切问题的终极途径;多措并举,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过渡途径.  相似文献   

14.
翟继辉 《学理论》2010,(22):77-78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使他们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使他们的正常社会化受到阻碍。运用社会化相关理论,利用对黑龙江东宁县300名儿童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为比较对象,从社会化的主体——外出的父母、家中的监护人、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介,来分析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省贫困县域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调查和个案工作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珈含 《学理论》2013,(10):100-101
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来了三农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突出问题。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调查,对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等严重的问题,提出将医学生社会实践与留守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教育状况十分严峻。同时由于家庭和学业教育的不完整,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情感需求,导致其问题愈加凸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业教育现状,归结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政策与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存在一些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5)
以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太阳村留守及困境儿童为例,研究分析留守及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关注留守及困境儿童,为他们送去温暖;调查当地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研究儿童留守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根据一系列调查及分析,结合实例寻找出可行的解决留守及困境儿童生活及教育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1)
近年来,留守儿童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见诸报端的越来越多,威胁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潜在因素也越来越多,广大农民工追求经济利益进城务工改变自身经济状况的同时,大量制造着留守儿童,却又严重忽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致使这一问题越发严重,亟须解决。我省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上特殊的地理地貌,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